063葬,睡在棺中床上
063葬,睡在棺中床上
紅衣黑彩人面魚紋細泥紅陶盆
口徑
半坡類型,6000多年前。
(此盆出土時覆蓋在一位女性孩童骨骼上,是種二次葬的現象,是屍體埋於地下若干年後,收撿白骨而安置於一容器,再次埋入土中。這種習俗常見於新石器的遺址,不久前台灣還保留此種習俗。或叫洗骨葬,因為骨頭可能還附有未腐爛乾淨的肉,要加以清理才再次埋葬。)
之前已介紹過,中國古代,因為有種信仰,要在病床上往生,靈魂才能前往投生,重新出世做人。所以有習俗,一生了病就要作最壞的打算,讓病人躺臥在特製的床上,以免錯失死亡的禮儀。所以,如果要強迫作夢以求得神的指示,也要躺臥在床上,就算處理不當而意外死亡時,也能合於禮儀死亡,沒有遺憾。那麼,死亡的遺體如何處理呢?
甲骨文的葬字,就作一個人躺臥在棺內的床上之狀()。顯然,不但病危時要睡在床上準備接受合於禮儀的死亡時刻,埋葬時也要採取同樣的措施。考古發掘,漢代之前的棺材式樣,如附圖所示,就作木棺內有懸空的床架之狀。南北朝的時代就把床架下移至木棺外而成為承棺架或石屏的形式。之後又省去床架而呈現今日常見的棺木形式。
(附圖):湖北江陵縣九店東周墓,木棺內架設床的樣子。
人死亡時要睡在床上,埋葬時也要躺臥在棺內的床上。如果有意外發生,沒能死在床上,那要如何處理呢?甲骨文的「死」字有兩個字形,一作等形,表現一個人跪坐在已腐朽的白骨之旁,有哀悼的意味。此字形有時加有朱(鼄)的聲符,或以為是殊字,殊有不得好死的意義。一作等形,表現一個死人埋在棺中之形。這兩個死字的意涵在商代似乎有點分別。前者罕見,屬不正常的情況。後者常見,為正常的情況。
甲骨卜辭有,「…王占曰﹕有祟,其亦有來艱。五日丁卯子□,不。」因為有了外敵來侵犯的災難,導致某人殊而不死。從字形看,是埋在棺內,是屍體已化成白骨。從卜辭的情境看,是正常的死亡,用棺材埋葬。却是死在外地,可能要等屍體化為白骨之後再加以處理。有卜辭問不就地埋葬而以驛傳的方式運回安陽來的例子。
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若能死得正常,合禮儀地加以安葬,就沒有什麼遺憾了。如果死的不得其所,不事時候,似乎就讓親人有點悔恨的感覺了。《禮記‧擅弓上》,曾子曾經顧慮死時不合睡在床上的禮儀。甲骨文有「吝」字,作一個文形的人在一個坑陷上之狀()。甲骨文的文作一個人的胸上有各種形狀的刺紋之狀( )。它可能是古代葬儀的一種形式,用刀在屍體胸上刺紋,讓血流出來,代表放血出魂以便前往投生的觀念。它被用於讚美施行過釋放魂儀式的高貴死者,如金文銘文常見的前文人、文父、文母、文祖、文妣等。「文」從不使用於形容活人的稱呼,後來才引伸至有文彩的事務,如文才、文章、文學等。很可能吝字的創意在於表達,某人因某種緣故,不能正常地躺在棺內床上加以安葬,只能以刺紋的屍體埋在坑中的方式加以安葬,故覺得婉惜。
上一篇:062夢,神的啟示
下一篇:064尸,祖先蹲坐的形象
補述上面;
說的不知是不是古代社會中引領家屬找到親人骸骨回來安葬的人"或能力"
許教授別這麼說,我只是心生好奇
睿字"形、義"間的邏輯實在太詭異了
特地去找了頭上有歺的字,多半都是叡的衍生
壑䜭
叡睿濬璿壡
(還有嗎?)
突然想到電影"送行者",一個與死亡有關,協助往生者美麗離去的職業
胡亂猜想,以"眼睛能看得深遠,好像看得到手撿殘骨的壑底深遠處"去看"睿"一字,說的不知是不是古代社會中引領家屬找到親人骸骨回來安葬的人?
如果目是貝的訛變...是文化斷層使然嗎?令人想不透這其中故事...
壽終正寢
古人要死得正寢也不容易
古代快死的人才能臥躺床上
現代人天天臥床
隨時可死
難怪劍客最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