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7 20:31:55JamesGenie

The Second Year - Part 1

Wow~今天是我來瑞典滿兩年的日子
總覺得該寫些什麼來紀念一下

在這一兩個星期,又有一批新的台灣學生來Stockholm讀書
身為資深留學生的我,總是會去幫忙接機,安頓新生的生活瑣事
這跟兩年前那初到瑞典的我,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還記得剛到瑞典的第一個月
生性緊張、戒慎恐懼的我,總不敢一個人到處亂跑,參加活動也是早早離開
在家裡與室友(土耳其來的G和奈及利亞來的E)的交談也不是很多
但隨著時間的磨練,我學會放開心胸,開始嘗試和這個與台灣不同的世界來互動

記得當時在Ericsson的同事J
也許是怕我們這群外鄉來的小蘿蔔頭會不適應這新環境,總是邀請我們一起去吃中飯
coffee break的時候也會來敲我們的門,叫我們一起出來聊聊
J是個很不一樣的瑞典人,身材和長相都很有福氣
現在想想還真的有點像彌樂佛,他很幽默、愛開玩笑
但不知道是我英文還不夠好,還是文化差異的關係
總是不知道他的笑點在哪,只得跟著笑
後來發現,雖然瑞典已經很冷了,但瑞典人還是會講冷笑話的

另外一個同事A
第一次跟他打招呼,是因為看到他手裡拿著一張剛印好的「中秋節快樂」
才發現他曾到過台灣工作好一段時間,前妻還是個台灣人呢
後來有一個專案跟他一起合作,發現他做事很實在,但有點慢
不過,慢條斯理本來不就是瑞典人的特質之一呀

在Ericsson工作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我從一開始讚嘆它的事業規模與分工專業
到最後開始埋怨它的組織混亂與效率散慢
但這一年讓我學了好多,體驗了好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擁有自己私人的大辦公室
第一次對上司做presentation
第一次參與跨國跨公司的協調會議
第一次在專案的努力中感受到被肯定和重視
第一次在厚臉皮的亂發Email只為了找出合約背後的負責人
第一次和同事在coffee corner玩飛鏢
第一次參加公司辦的慶祝晚宴和Party
第一次因為競爭了解到辦公室政治的產生
第一次了解到外來移民在他鄉的奮鬥過程
第一次…………

而這一年混合三大洲(歐亞非,雖然土耳其G有時也聲稱他是亞洲人)的同居生活
更是讓我成長許多,尤其是在語文的駕馭和人際的互動上
三個人住在一起,總是會產生些小摩擦
往往沒有誰對誰錯,總是因為不同文化造成的誤會所產生的
但這也代表了,我們三個人之間常有許多溝通和議題上的討論
話題從電視使用上的問題到二次波灣戰爭的正當性都有
一開始,我鮮少有機會發言,因為我連聽都得聚精會神才行
3-4個月後,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一邊洗碗,一邊聽E和G的爭論
6-7個月後,發言對我來說已經不是難事,但是他們較強勢的溝通模式卻往往讓我有言難發
我開始觀察我室友和其他人的溝通模式,發現台灣人的確是比較「禮貌」
但這種東方式的禮貌在瑞典似乎不太管用,別人也不見得會appreciate
最後我開始模仿他們的溝通模式(還有插話技巧)
所以就算吵架~我也不見得會輸了
這樣的成長,讓我在之後的碩士課程中的討論與專案裡受益良多

其實會來KTH(皇家理工學院)也不是意料中的事
原本的志願是到挪威Bergen(整個北歐最著名的觀光景點)攻讀系統動態學碩士
當時對這領域極有興趣,所以從頭到尾我也只申請這麼一家學校
直到有天跟朋友聊天,他建議我:既然手上的資料文件都已經齊全,和不再多申請幾間
我想想有道理,所以也申請了現在這個資管碩士
很幸運的,我兩個offers都有拿到
但是隨著時間的沉澱,自己對系統動態學的熱誠不再如此高昂
也發覺若自己讀了這麼一個學術理論的課程,對之後的生涯發展也許是個侷限
外加挪威超高的物價以及時間(挪威要讀兩年、瑞典一年半)
最後我決定繼續留在瑞典Stockholm來完成我的碩士學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