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9 23:54:59玫瑰先生
走味的咖啡(二)
走味的咖啡(二)
這個事件,透露出的是雲林縣的假民主政治。一些不夠了解雲林縣的人,試圖用一般政治事件的邏輯去分析這件事,恐怕是格格不入的。當台灣逐漸走向民主化,慢慢地有一些成果出來,當然也有很多適應不良的現象,在此之際,我很懷疑,在雲林這塊土地上,究竟民主化了沒有?
過去幾年,我總感覺雲林人好像「脫隊」了!不但沒有跟上腳步,甚至,連踏出去都沒有。我是七年級生,但我是親眼目睹過「作票」、「賄選」的。小時候閒來沒事,跑到投票所看開票,每次要開票前就停電,然後一個300人的村子可以開出500票,幾個選務人員五個手指都沾了印泥,看來是按了好幾次的「Do Re Mi」。我永遠都會記得,我父親要說服奶奶,不要投拿錢來的候選人,只見她想了想,說:「阿人家就拿錢來了,不投不好意思啦!」當然,這麼誇張的情節現在是看不到了。不過,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要在雲林選上一席民意代表,有$就萬事ok。這種印象,確實讓雲林蒙上很大的陰影。
你說,2004年的今天,雲林的政治生態有沒有改變?有時候會覺得很無奈,當媒體在討論台北、台中、高雄,這些城市的發展的時候,雲林人可以期待什麼?我受過教育,有基本的民主概念,但是看到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上,始終沒有開出民主的花朵,我很不解,為什麼大家都知道黑金不好,大家都知道官商勾結不對,大家也都知道地方政治有多少的黑幕,這麼多年過去了,台灣經過了政黨輪替,雲林縣還停留在那個階段。民主了嗎?有能力用選票決定地方的未來了嗎?有道德勇氣作自己的決定了嗎?那些選舉時候大筆花錢,選後再大幹一票的民意代表,賺飽了嗎?
我想,政治除了「是非」之外,有很多見仁見智的價值觀存在。然而,一個價值觀的形成必定是有它的背景存在。因此,當兩個不同的價值觀有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去「理解」,去「體諒」,去思考是什麼樣的時空背景,造就了什麼樣的價值觀。從這裡,我想紀錄幾個現象。
雲林縣是目前台灣少數沒有經過「政黨輪替」的縣市。長期以來,地方的政治勢力分野鮮明,角力也十分激烈,但其中爭的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在雲林縣,民進黨在這些年以來始終沒有辦法突圍,將主流的地方勢力給推翻。也因此,雲林縣被視為國民黨的大票倉。然而,在兩千年的總統大選中,民進黨的陳呂配在雲林得到47%的選票。過去民進黨在雲林不管推出什麼樣的候選人,都沒有辦法拿下這麼高的得票率。但是在這之後,2001年的縣長選舉,張榮味依舊以61%的得票率當選縣長。這種現象有些奇怪,是嗎?接著,2004年總統大選又如何?綠色執政的陳呂配得票率60%,贏了泛藍的連宋配8萬多票,最後兩組人馬的差距只有2萬多票,這也就是為什麼,除了槍擊案以外,還有人認為雲林縣是2004總統大選,陳水扁得以連任的關鍵一環。
到底,雲林人在想什麼?地方政治長期為泛藍勢力所壟斷,何以在兩次總統大選中,多數人選擇了泛綠政權?特別是在2004這一次,在雲林縣20個的鄉鎮裡,陳水扁在19個鄉鎮拿到過半的選票。到底,雲林人想要什麼?有幾個選前的現象,我在此為這塊土地作個紀錄。
2004這一次選舉,不論執政或在野,都存在著某些盲點。因此,「爛蘋果」理論浮上檯面,既然兩邊都一樣爛,那還有什麼好選?於是,由鄭村棋發起的「廢票聯盟」就出現了。我自己沒有投票權,但是我聽到「廢票聯盟」的理論,讓我感到很迷惑。不久,作家吳晟發表了一篇〈鄉下人的選擇〉,我在裡頭找到一些我自己想說的話。吳晟說,民選總統的權利,是多少民主鬥士用青春換來的,現在就這樣放棄選擇的權利,真的對嗎?再來,對於鄉下人而言,被泛藍政權欺壓了太久,剝削了太多,不是泛綠政權有多好,只是,在他們的記憶裡,只有泛藍政權對他們的迫害。泛綠在政黨輪替之後作得再差,你說,鄉下人有可能把票因此投給泛藍嗎?當然,主張兩邊一樣爛的人馬上會提出質疑:不投給泛藍那就一定要投泛綠嗎?
我在前面提到「理解」和「體諒」的觀念。也許,對主張投廢票的人而言,從他們的背景出發,可以得到投廢票的結論。但是,用這一群人的價值觀,去指責或指導另一群人的價值觀,會不會太過高傲了?有沒有想過,像在雲林這種地方,這裡的人這們多年來被泛藍政權搞成這副德性,你說,當有一天這些人醒過來了,他會怎麼看待泛藍政權?你說,不要只看到泛藍的缺點,泛綠也不過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想想看,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背景,你會怎麼想?長期以來我被一顆大石頭給壓住,正想要推開它的時候,你叫我不要動,因為推開它之後會有另外一顆石頭壓下來。那麼,你要我站在原地被壓死嗎?
觀察一下雲林的政治生態,體會一下雲林人的立場,你會發現,雲林人正在作的,是要推開正壓在身上的那顆大石頭。也就是,終結黑金政府,終結官商勾結,終結府會一家。雲林人醒得很慢,真的很慢。2000年總統大選,透露出雲林人想要翻身的跡象。2004年,在我看來,雲林人的意識被喚醒了,最終泛綠以8萬票勝出。槍擊案對選舉結果有所影響,但雲林縣這8萬票的差距,卻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這是「鄉下人的選擇」。
可是,雲林人怎麼會突然醒過來了?我的觀察是,民進黨了解到雲林的政治生態,相較於地方選舉,在不「買票」的情況之下,民進黨有機會在雲林拿下高票。因此,陳水扁本人在競選期間,多次來到雲林拜票,也舉辦了數不少的造勢晚會。再來,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媒體,在這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汪笨湖的〈台灣心聲〉。台灣心聲的戶外開講,大概在雲林辦了2~3次,有一次來到虎尾,在我家旁邊的體育場,據我所知,當天是盛況空前,場面驚人。汪笨湖跟他的節目作了什麼?我想,他確實喚醒了雲林人的「意識型態」。透過他草莽的作風,鄉土的語言,很多所謂「鄉下人」才慢慢了解自己手中的一票,代表什麼意義,進而去行使自己的權利。
我在雲林長大,我認為人民的意識被喚醒是好的。但是,有能力喚醒人民意識的人要很小心,一旦「操弄」起意識,對台灣的民主是傷害很大的。特別是,我一開始提到,雲林是民主過程中「脫隊」的一員,加上過去被地方政權欺壓這麼久一段時間,很可能讓情緒引導意識,如果沒有民主素養的存在,這樣的集體意識恐怕也是相當危險的。
這個事件,透露出的是雲林縣的假民主政治。一些不夠了解雲林縣的人,試圖用一般政治事件的邏輯去分析這件事,恐怕是格格不入的。當台灣逐漸走向民主化,慢慢地有一些成果出來,當然也有很多適應不良的現象,在此之際,我很懷疑,在雲林這塊土地上,究竟民主化了沒有?
過去幾年,我總感覺雲林人好像「脫隊」了!不但沒有跟上腳步,甚至,連踏出去都沒有。我是七年級生,但我是親眼目睹過「作票」、「賄選」的。小時候閒來沒事,跑到投票所看開票,每次要開票前就停電,然後一個300人的村子可以開出500票,幾個選務人員五個手指都沾了印泥,看來是按了好幾次的「Do Re Mi」。我永遠都會記得,我父親要說服奶奶,不要投拿錢來的候選人,只見她想了想,說:「阿人家就拿錢來了,不投不好意思啦!」當然,這麼誇張的情節現在是看不到了。不過,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要在雲林選上一席民意代表,有$就萬事ok。這種印象,確實讓雲林蒙上很大的陰影。
你說,2004年的今天,雲林的政治生態有沒有改變?有時候會覺得很無奈,當媒體在討論台北、台中、高雄,這些城市的發展的時候,雲林人可以期待什麼?我受過教育,有基本的民主概念,但是看到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上,始終沒有開出民主的花朵,我很不解,為什麼大家都知道黑金不好,大家都知道官商勾結不對,大家也都知道地方政治有多少的黑幕,這麼多年過去了,台灣經過了政黨輪替,雲林縣還停留在那個階段。民主了嗎?有能力用選票決定地方的未來了嗎?有道德勇氣作自己的決定了嗎?那些選舉時候大筆花錢,選後再大幹一票的民意代表,賺飽了嗎?
我想,政治除了「是非」之外,有很多見仁見智的價值觀存在。然而,一個價值觀的形成必定是有它的背景存在。因此,當兩個不同的價值觀有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去「理解」,去「體諒」,去思考是什麼樣的時空背景,造就了什麼樣的價值觀。從這裡,我想紀錄幾個現象。
雲林縣是目前台灣少數沒有經過「政黨輪替」的縣市。長期以來,地方的政治勢力分野鮮明,角力也十分激烈,但其中爭的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在雲林縣,民進黨在這些年以來始終沒有辦法突圍,將主流的地方勢力給推翻。也因此,雲林縣被視為國民黨的大票倉。然而,在兩千年的總統大選中,民進黨的陳呂配在雲林得到47%的選票。過去民進黨在雲林不管推出什麼樣的候選人,都沒有辦法拿下這麼高的得票率。但是在這之後,2001年的縣長選舉,張榮味依舊以61%的得票率當選縣長。這種現象有些奇怪,是嗎?接著,2004年總統大選又如何?綠色執政的陳呂配得票率60%,贏了泛藍的連宋配8萬多票,最後兩組人馬的差距只有2萬多票,這也就是為什麼,除了槍擊案以外,還有人認為雲林縣是2004總統大選,陳水扁得以連任的關鍵一環。
到底,雲林人在想什麼?地方政治長期為泛藍勢力所壟斷,何以在兩次總統大選中,多數人選擇了泛綠政權?特別是在2004這一次,在雲林縣20個的鄉鎮裡,陳水扁在19個鄉鎮拿到過半的選票。到底,雲林人想要什麼?有幾個選前的現象,我在此為這塊土地作個紀錄。
2004這一次選舉,不論執政或在野,都存在著某些盲點。因此,「爛蘋果」理論浮上檯面,既然兩邊都一樣爛,那還有什麼好選?於是,由鄭村棋發起的「廢票聯盟」就出現了。我自己沒有投票權,但是我聽到「廢票聯盟」的理論,讓我感到很迷惑。不久,作家吳晟發表了一篇〈鄉下人的選擇〉,我在裡頭找到一些我自己想說的話。吳晟說,民選總統的權利,是多少民主鬥士用青春換來的,現在就這樣放棄選擇的權利,真的對嗎?再來,對於鄉下人而言,被泛藍政權欺壓了太久,剝削了太多,不是泛綠政權有多好,只是,在他們的記憶裡,只有泛藍政權對他們的迫害。泛綠在政黨輪替之後作得再差,你說,鄉下人有可能把票因此投給泛藍嗎?當然,主張兩邊一樣爛的人馬上會提出質疑:不投給泛藍那就一定要投泛綠嗎?
我在前面提到「理解」和「體諒」的觀念。也許,對主張投廢票的人而言,從他們的背景出發,可以得到投廢票的結論。但是,用這一群人的價值觀,去指責或指導另一群人的價值觀,會不會太過高傲了?有沒有想過,像在雲林這種地方,這裡的人這們多年來被泛藍政權搞成這副德性,你說,當有一天這些人醒過來了,他會怎麼看待泛藍政權?你說,不要只看到泛藍的缺點,泛綠也不過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想想看,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背景,你會怎麼想?長期以來我被一顆大石頭給壓住,正想要推開它的時候,你叫我不要動,因為推開它之後會有另外一顆石頭壓下來。那麼,你要我站在原地被壓死嗎?
觀察一下雲林的政治生態,體會一下雲林人的立場,你會發現,雲林人正在作的,是要推開正壓在身上的那顆大石頭。也就是,終結黑金政府,終結官商勾結,終結府會一家。雲林人醒得很慢,真的很慢。2000年總統大選,透露出雲林人想要翻身的跡象。2004年,在我看來,雲林人的意識被喚醒了,最終泛綠以8萬票勝出。槍擊案對選舉結果有所影響,但雲林縣這8萬票的差距,卻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這是「鄉下人的選擇」。
可是,雲林人怎麼會突然醒過來了?我的觀察是,民進黨了解到雲林的政治生態,相較於地方選舉,在不「買票」的情況之下,民進黨有機會在雲林拿下高票。因此,陳水扁本人在競選期間,多次來到雲林拜票,也舉辦了數不少的造勢晚會。再來,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媒體,在這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汪笨湖的〈台灣心聲〉。台灣心聲的戶外開講,大概在雲林辦了2~3次,有一次來到虎尾,在我家旁邊的體育場,據我所知,當天是盛況空前,場面驚人。汪笨湖跟他的節目作了什麼?我想,他確實喚醒了雲林人的「意識型態」。透過他草莽的作風,鄉土的語言,很多所謂「鄉下人」才慢慢了解自己手中的一票,代表什麼意義,進而去行使自己的權利。
我在雲林長大,我認為人民的意識被喚醒是好的。但是,有能力喚醒人民意識的人要很小心,一旦「操弄」起意識,對台灣的民主是傷害很大的。特別是,我一開始提到,雲林是民主過程中「脫隊」的一員,加上過去被地方政權欺壓這麼久一段時間,很可能讓情緒引導意識,如果沒有民主素養的存在,這樣的集體意識恐怕也是相當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