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4 12:17:39玫瑰先生

書說/名探法醫高大成科學辦案

書說/名探法醫高大成科學辦案

高法醫最近的人氣實在不低,選台器轉個幾下就可以看到他。不過,可以感受得到他想傳達的某些訊息。其中,對於「犯罪心理」、「法醫常識」、「社會正義」大概是我感受最強烈的幾個主題了。
 
  高法醫是中山畢業的,我在基礎醫學大樓時常看到一塊牌子「中部法醫辦公室」,我以為高法醫就在那裡面,但事實上他好像不在中山了。在高大成之前,另一個名法醫大概是楊日松,同樣引起了一股「法醫熱」,大家著迷於法醫在辦案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詭譎的現象。我沒有參與到那一股熱潮,這一次買了高法醫這一本書,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走入了醫學的領域,二方面是受到槍擊案之後,台灣社會風氣的影響,再來就是,受到高法醫個人魅力的吸引。

  我將前兩個因素合併起來講:說實在話,319槍擊案給台灣人民很多的衝擊。政治層面不是我要談的,我要說的是,透過這一次槍擊案,有很多過去我們未曾關心過的領域,在這個大事件之後浮出檯面。其實,只要新聞夠大,通常都能帶來同樣的效果。921地震之後,我們才搞清楚「地震震度」跟「地震規模」的不同;SARS來了之後,我們才知道「感染科」幹什麼用的;相同的,319槍擊案也引出了一些領域。首先,最明顯也最需要紀錄下來的,是一種心態。還記不記得,在槍擊案發生之後的一個禮拜,台灣島上有幾萬個「柯南」,幾萬個「金田一」,幾萬個「福爾摩斯」?頓時間,人人都享受起當偵探的樂趣了。只消一張照片,一個鏡頭,一句話,一張嘴,可以說是「證據在手,樂趣無窮」啊!

  那一段期間的社會心理,就留待社會觀察家去評論,我只能稍作紀錄。我還記得那幾天,我遊走在藍綠陣營之間,看看這些偵探家用什麼角度辦案,結果很明顯,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偵辦方向。藍營已「假戲真做」為出發點,尋找破綻;綠營在沒有辦法證明「不是假戲真做」的前提下,只能見招拆招,藍營提一個疑點就解釋一個。當時候,也有幾個朋友當著我的面問我,「你不覺得某某人提出的疑點很可疑嗎?」或是,「太多巧合了,這件事一定有問題。」事情經過了這麼久,我們一起回頭去想想看,當初台灣民眾受媒體引導的思考,真的符合「邏輯」,符合「科學辦案」的精神嗎?

  我認為不符合。因為兩個陣營的支持者,打從心底就有一個預設的立場。當然,科學方法中的「假設」非常重要,只是,當這個假設是一種「信仰」,一種「情緒」的時候,想要用科學方法去證實這樣的假設,就不倫不類了。這也莫可奈何,因為這個案子牽扯到政治層面,原先就呈現對立的兩個族群,立刻就產生兩種對立的情緒,更不用說是兩種不同的假設了,站在兩種不對等的立場上,誰也沒辦法相信誰的推理,自然,台灣社會出現了「不信任」感。
  
這種不符合科學精神的全民辦案,在李昌鈺出現之後,有一種「撥亂反正」的效果。從李昌鈺身上,確實看出了「專業」。我們才曉得,原來不是看了幾百集的柯南就可以當起大偵探。從李昌鈺發表的言論,和他進行調查的各種動作看來,科學精神是冷靜地重建現場,蒐集所有對案情有幫助的資訊,而不是看到黑影就開槍,看到一個證據編一個故事。李昌鈺除了警界辨識的訓練之外,還有生化博士的背景,從他身上,台灣人應該重新思考,「科學教育」是否成功。我們每年出產多少的資優生?我們很自豪的說,台灣學生到國外留學,物理化學贏外國學生一大截?為了入學考試,台灣的科學教育訓練學生在10秒之內做好一題計算題?為了出賣分數,台灣的補習班教你用捷徑去理解牛頓、愛因斯坦的思維?結果,台灣人「科學素養」提昇了多少?319槍擊案,除了政治以外,還有一些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言歸正傳,319讓我們重新去認識「科學辦案」,包括鑑識、法醫學、槍枝、還有最後的驗票程序。如果冷靜下來,這可以視作一個教育的機會。所以我說,高大成法醫這一本書,在這個時刻出版,在我看來,教育的意義不可忽略。書裡頭高法醫將他思考問題的軌跡寫得一清二楚,整個辦案過程中的細節也都交代得很清楚,在這些背後,是醫學的專業訓練,還有經驗的累積,當然也包括先天的直覺(intuition)。

會買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是出於高法醫個人的魅力。吳淡如說高法醫是他認識的醫師中最風趣,見識最廣的。如果最近你有看電視,也多少會看到高醫師在分享他的經驗。我覺得高醫師有一種親和力,跟過去對法醫的印象不同。就好像他是你的家人,吃飯的時候在跟你講他今天解剖了一具屍體之類的話。同樣地,你在書中也會看到高醫師用很親切的語言,去重建他辦案當時的心境。他是台南人,在書中也參雜許多方言,跟他在螢光幕前的語言表達很一致,讀其文如見其人。

  這本書裡大概有30個案例,高醫師用說故事的方式紀錄下來。我覺得,很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除了法醫專業的介紹之外,對於「心理」與「正義」高醫師都用心良苦。每一個案例背後,是怎麼樣的背景,在犯案的時候,罪犯又是什麼樣的心理,高法醫都有很精闢的分析。像是自殺的人多半會換上新的內衣褲;割脕的時候通常會有「遲疑割」,以及其他相當細膩的心理分析。除此之外,高醫師對「正義」的堅持也是讓人覺得可愛又可敬的。我想,透過這些案例,高醫師在提醒大眾注意整個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轉變。兇殺案已情殺、財殺、仇殺為主,這三大類的案例背後,幾乎沒有不可解決的問題。有時候,只是因為情緒襲來,就造成永久的悲劇。我在想,高法醫想說的是,多關心身旁的人,情緒來的時候適度抒發,建立正面積極的思考,把逐漸扭曲的人際關係給修復好,才能減少類似的案例產生。
  
情緒不是不能有,要來得是時候,去得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