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0 20:21:54阿舍仔

<社會議論>氣象局,預報要有策略思考才好!(2009/08/10)

 

莫拉克颱風在中南部不少地區的累積雨量,都破2000毫米,可是氣象局一開始卻預測,中南部雨量只有800毫米,這幾天一路上修了7次,嘉義山區才上修到2900毫米,馬總統把矛頭指向氣象局預報不準,不過,氣象局也很委屈說,預報有瓶頸,災情慘,不能都怪在他們頭上。馬總統扳起臉來,氣象局挫咧等,這是6日,氣象局對莫拉克總雨量的預測,雨都下在嘉義以北地區,桃竹苗最高有1000毫米,中南部只有800毫米,可是到了10日最後一報,嘉義山區總雨量上修到2900毫米,這一路至少上修7次,嘉義雨量預測值,前後差了3倍多。真的是天有不測風雲嗎?來看看CNN的預測,都是在6日預測的,為何人家說是超級颱風,氣象局卻估雨量只有1000毫米,真的技不如人嗎? (摘自雅虎奇摩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10/11/1ooth.html )

 

從以上這則報導,相當地明顯,我們的氣象局對這次八八水災,難辭其咎,當然氣象的預報是很難百分之一百說得準,即使是再先進的儀器,也不可能萬無一失,但氣象局的主事者當有這樣的概念,尤其是面對這樣大的颱風,其影響是非常的大,只因我們很多的因應措施都是根據氣象局的預報,所以,像這次這樣的莫拉克颱風,包括行徑,包括會帶來多少的雨量,應該要採取這樣的預報態度,即使是發出假警報,那也是沒有關係,因為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要非常地謹慎,不是嗎?我們氣象局應該不會不懂統計學吧!在很多領域都會用統計學,在做統計檢定的時候,會有這樣一個專有名詞,叫作Type I  error,犯第一類型錯誤的機率,也就是說當我們從數據中判定此一事件不會發生,但實際上卻發生了,這種機率可容忍是多大,一般在社會科學的研究是0.05,也就是說預測100次可容許5次的錯誤,但在人命關天的醫學領域中,就不是0.05,而是0.01,甚至於更小,就是這個意思。

 

例如這次颱風的降雨量之預測,預測不準的比率可能要像醫學那樣,這是氣像局在預報重大颱風氣象該有的態度,說得更白話一點,也不消用那麼深奧的統計學術語,就是「寧可錯殺千萬人,也不願放過任何的一個可能性」,報錯就報錯,假警報有何關係,也沒有什麼面子問題,還是說氣象局老是報不準的假警報,相信社會大眾一定會有所諒解的,氣象局應該向我們各縣市政府,只要有颱風就是偏向於放颱風假阿我們不也常常是也無風也無雨的在放颱風假,這不是皆大歡喜嗎?倒過來看,若該放假而不放假,萬一有人員因颱風天上班上課而有什麼閃失的一定會被指責,就是你們氣象局現在所說的「不可承擔之重」,關於這一點,看來氣象局好像還沒有想通,都已經犯了這麼重大的過失,還開記者會回應馬總統之指責,還在ㄠ!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災害都已經造成了,現在追究氣象局的責任似乎也是於事無補,但未來我們的氣象局應該還會有機會做這樣的判斷,只是萬一我們的氣象還是這樣的態度,說什麼氣象局的報導不準,跟風災雨災嚴重性不能成正比看待,還說什麼颱風的雨量預測之準確度只有30%,全世界各國預測颱風雨量的也只有我們台灣和美國,氣象局這種說法就不知是真還是假,也許氣象局講的這些都是事實,但在人命關天的情況之下,氣象局是不是可以修改一下預報的策略,在統計上也有個區間推定的技術,其實也是假設檢定的另一種型式,在玩統計的時候,區間推定常會這樣說,測量值落在正負幾個標準差之內的可能性為95%,也可以說落在正負更多個標準差之內的可能性為99%,總而言之,氣象局應該要改變預報氣象策略,尤其是預報氣象的態度,不可小看自己只是小小的一個氣象局而已,事無關緊要的,當好好修正之,報不準沒關係,但要想辦法讓大家能多一些警覺,不要死守著專業,或者說什麼預測設備不好,專業的運用是預報策略的思考,不是氣象的專業知識而已,氣象局再不有新的思考模式,未來我們社會的損失就會像這次八八水災這樣,真的很嚴重

秀娟 2009-08-11 10:06:20

我在日本的氣象公司上過班。這件事情我很久以前就問過氣象局。在台灣氣象不管水利,也不管國土。所以氣象局它只能管會有多少降雨。無法預測會造成多少的土石流。但是話說回來,事前的防災這件事其實不能只依賴氣象局的風量及雨量的預測,也要讓政府(中央到地方)能夠一起來合作才行。現在災害己造成了,政府及民間要做的是災後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