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7 02:07:54阿舍仔
文化研究的套套邏輯思考?(2008/09/25)
研究,基本上就是要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簡單地說,就是問為什麼,大概就是這樣子而已,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時候也會問到讓人感到很無聊的「問」,問得被問的人都有可能會翻臉,這種無聊的程度,就像那三歲孩童的問,那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為什麼會有小雞,不就是雞蛋孵出來的,那為何又會有雞蛋,是母雞生的蛋啊!好吧,那母雞又是怎麼來的,當然是從小雞長大變成的,繞了一圈終於又回到原點了,阿那小雞是怎麼會有的?這時被問的人可能就會有些不耐煩了,因為被問倒了,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然,也只好說,不是說是從雞蛋生出來的嗎?就是這樣子,看似很無聊的問,但這是大哉問也!雖然回答陷入那套套邏輯繞圈圈,但想要找那答案,恐怕也是在那無涯之處,到目前為止應該還是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說是物種演化而來,也只能說暫時有此一說罷了。
這就是研究的精神,在任何的領域中的研究,似乎也都有這樣的問題可問,問到那最基本之處,那種解答恐怕也都只是一種可能性,但也會因此開創出一種新的探討研究方向,這種現象有個例子,那數學上的微積分,學過的人就知道,只有在「連續」的那一點上才可做微分和積分,但什麼是「連續」,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連續」是不存在,那微積分不就完蛋了,還學什麼微積分,而確實也是如此,那「連續」的定義說法,若是任一兩點之間有無限多個點,這樣的定義說法,還是沒「連續」啊!所以,就有那很「白目」的悖論(Paradox),如果空間的存在是「任一兩點之間有無限多個點」,那一支拉滿弓的箭根本就射不出去,因為箭射出的下一點,這中間要通過無限多個點,所以會射不出去到達下一點,但實際上那箭當然是射得出去,顯然用「任一兩點之間有無限多個點」來定義「連續」,在邏輯上是不嚴謹的,那怎麼辦?「連續」要如何能說清楚呢?據一些相關研究的說法,就是為了要研究處理何謂「連續」而有那數理邏輯的發展。
當我們在問什麼是文化的時候,似乎也是遇到這樣的困難,通常會以「文化是什麼」作為解答,這就好比那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樣,陷入一種「無解」的狀況,也像那射不出去的箭那樣變成似是而非的悖論,所以「文化」才會有那麼多的定義,還真的讓人眼花撩亂,而且莫衷一是,這些定義看起來都有那麼一點點道理,但也都禁不起那更為基礎的一問,還是說不清楚「什麼是文化」,而是以「文化是什麼」作為解答,先不論「什麼是文化」,就是開始談論「文化是什麼」,什麼什麼文化就是這樣子,原住民文化就是這樣子,是可以把原住民文化的內容說得很清楚,當然那為何這些就叫作原住民文化,這樣一問,就可知道,研究原住民文化,如果說那「什麼是文化」無法說清楚,那就會陷入那研究邏輯的思考問題,解不開來。
為處理此一問題,筆者乃提出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將文化定義成一種基礎的結構空間,我們就是活著在這樣的基礎結構空間,也是在這樣的基礎結構空間中產生我們的思想,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於行為和態度,而這些思想、價值觀、生活習慣…等,又會融入成為文化基礎結構空間的一部份,這也就是為何「什麼是文化」和「文化是什麼」基本上是混在一起,例如:語言文字,是文化基礎結構空間的一部份,同時也是那文化基礎結構空間的展現,以上這樣的文化研究觀點,將為文化研究開啟一種新的研究探討的方向,而不會讓文化研究只限於在研究「文化是什麼」這樣而已,運用這樣的觀點,用以研究探討文化的形成和演變,則將更為清楚,而那「什麼是文化」的探討研究,也不是只有定義而已,而是那文化研究的一種新論觀點。
這就是研究的精神,在任何的領域中的研究,似乎也都有這樣的問題可問,問到那最基本之處,那種解答恐怕也都只是一種可能性,但也會因此開創出一種新的探討研究方向,這種現象有個例子,那數學上的微積分,學過的人就知道,只有在「連續」的那一點上才可做微分和積分,但什麼是「連續」,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連續」是不存在,那微積分不就完蛋了,還學什麼微積分,而確實也是如此,那「連續」的定義說法,若是任一兩點之間有無限多個點,這樣的定義說法,還是沒「連續」啊!所以,就有那很「白目」的悖論(Paradox),如果空間的存在是「任一兩點之間有無限多個點」,那一支拉滿弓的箭根本就射不出去,因為箭射出的下一點,這中間要通過無限多個點,所以會射不出去到達下一點,但實際上那箭當然是射得出去,顯然用「任一兩點之間有無限多個點」來定義「連續」,在邏輯上是不嚴謹的,那怎麼辦?「連續」要如何能說清楚呢?據一些相關研究的說法,就是為了要研究處理何謂「連續」而有那數理邏輯的發展。
當我們在問什麼是文化的時候,似乎也是遇到這樣的困難,通常會以「文化是什麼」作為解答,這就好比那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樣,陷入一種「無解」的狀況,也像那射不出去的箭那樣變成似是而非的悖論,所以「文化」才會有那麼多的定義,還真的讓人眼花撩亂,而且莫衷一是,這些定義看起來都有那麼一點點道理,但也都禁不起那更為基礎的一問,還是說不清楚「什麼是文化」,而是以「文化是什麼」作為解答,先不論「什麼是文化」,就是開始談論「文化是什麼」,什麼什麼文化就是這樣子,原住民文化就是這樣子,是可以把原住民文化的內容說得很清楚,當然那為何這些就叫作原住民文化,這樣一問,就可知道,研究原住民文化,如果說那「什麼是文化」無法說清楚,那就會陷入那研究邏輯的思考問題,解不開來。
為處理此一問題,筆者乃提出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將文化定義成一種基礎的結構空間,我們就是活著在這樣的基礎結構空間,也是在這樣的基礎結構空間中產生我們的思想,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於行為和態度,而這些思想、價值觀、生活習慣…等,又會融入成為文化基礎結構空間的一部份,這也就是為何「什麼是文化」和「文化是什麼」基本上是混在一起,例如:語言文字,是文化基礎結構空間的一部份,同時也是那文化基礎結構空間的展現,以上這樣的文化研究觀點,將為文化研究開啟一種新的研究探討的方向,而不會讓文化研究只限於在研究「文化是什麼」這樣而已,運用這樣的觀點,用以研究探討文化的形成和演變,則將更為清楚,而那「什麼是文化」的探討研究,也不是只有定義而已,而是那文化研究的一種新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