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2 14:16:52阿舍仔

高鐵和台鐵,誰賣貴了?(2007/03/22)

台鐵自強號從台北到高雄一趟要845元,而高鐵非商務車廂卻要1490元,相差640元,若純粹就價錢而論,那還用思考,簡單算術算一下,當然是高鐵比較貴。但是問題思考沒這麼簡單,也就是說消費者的考量並非完全是價格多少的問題,應該會稍為複雜一點,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籠統地說,趕時間的人就多花點錢去搭高鐵,重視價格不趕時間的人就去搭台鐵的自強號,反正各取所需,也沒什麼可說的,更何況消費者也不能表示什麼,因為在台灣想要搭火車這種交通工具的話,也只有這兩種選擇。話雖如此說,從市場競爭的觀點視之,高鐵和台鐵誰賣得比較貴,還是很重要,賣得比較貴的一方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市場的競爭力,所以評估一下誰賣得比較貴就很重要。

雖然這種評估應該可以找到很多種,然後探討那一種才是消費者心中所考量的,可將諸多考量綜合算出一種心理的價值,相信消費者應該是依此心理價值作消費決策,選擇搭台鐵或搭高鐵。在此我們先用個簡單的方法比較,試著算一下何者賣貴了。我們可以這樣進行比較,同時考慮時間和價格的問題,暫不考量服務品質,或是生活價值觀等這些變項。依現行的運行票價系統,選出兩者比較接近的進行比較,從高雄到台北的自強號一趟,停靠很多站的那一種,搭一趟需要280分鐘(4小時40分鐘)845元,而高鐵也是那種每站都停靠的那一種,搭一趟要130分鐘(2小時10分鐘)1490元,就價格來說,搭高鐵的費用是搭自強號的1.76倍(1490/845),而搭自強號所花的時間卻是搭高鐵的2.15倍(280/130),由這兩個指標我們就可以探知誰賣貴了。

從1.76倍和2.15倍這兩個指標來分析,顯然台鐵是賣貴了,理論上而言,若台鐵和高鐵的時間價格效益相當,這兩個指標應該要很接近,大約相等。所以,若台鐵的自強號從845元降到692元,少153元即可讓搭高鐵的費用和搭台鐵的費用相比(1490/692),其比值提高到2.15倍,或者說我們要求台鐵的自強號要開快一點,從台北到高雄一趟所花的時間應該從280分鐘降到229分鐘(3小時又49分鐘),少掉51分鐘,以使得搭台鐵所花的時間和搭高鐵所花的時間相比的比值降到1.76(229/130)。

從另一個相反的角度分析,也可以這樣思考,若台鐵的自強號行駛的速度和票價不變的話,高鐵也可以考慮調高售價,讓搭高鐵的費用和搭台鐵的費用相比之比值為2.15,這時的高鐵一般車廂應該為1820,比1490高330元,當然這只是用高鐵比台鐵的情況可如此思考,從整個市場和消費者對價格接受度的考量,應該是沒有再提高票價的道理。也許高鐵再加快行駛速度也可以,不一定要提高票價。

經以上這樣的分析比較,就很清楚可以看出在市場競爭上,當台鐵遇上高鐵,相對而言台鐵是處於競爭的劣勢,若台鐵對此還未能有所警覺以謀求改善,諸如提升服務品質,加快自強號的速度,或者降低經營的成本,讓台鐵能夠降價,不然等那一天讓高鐵的營運漸趨於正常化之後,搞不好高鐵還會再降價也不一定,這時台鐵從台北到高雄的自強號大概就要考慮停開了。

俗語說,有競爭才有進步,市場的競爭又何嘗不是如此,當台灣只有台鐵的時候,台鐵幾乎可以說,放眼天下唯我獨尊,如今又有了高鐵,迫於在市場謀求生存的需要,當是台鐵脫胎換骨的最佳契機。高鐵的加入,雖然對台鐵會造成威脅,但其所帶來的市場商機,台鐵若能有所振作,當可同沾利。
2007-03-29 09:32:09

我也是覺得高鐵沒有便宜到哪去,還要再轉搭別的交通工具到市區,真麻煩!除了只用時間來比較的話,是稍嫌粗略了一些,要不要再加上座位舒適度比較一下啊?自強號的座位大多囉~

Agree to 雁東來 2007-03-28 21:58:42

時間成本不是這樣算的
1sec vs 3 sec 與 1min vs 3 min
與 1year vs 3year 都是3倍,只用3倍的價格來衡量並不合適。
請考慮 concord 協和號客機與一般大西洋航線,或是光碟機倍速。
試想如果高鐵和台鐵北高線的速度已達只有2分10秒與4分40秒之差,有人會花1.76倍價錢去節省2分30秒嗎?
邊際效用遞減...

陳靛 2007-03-28 21:17:00

基本上 如果考慮到站的繁榮性
那怎麼考慮當初台鐵設站的時候也是窮鄉僻壤的呀
只是人家已經經營那麼多年
台灣進步的同時當時是從交通便捷的地區開始呀
試想 如果今天台鐵要新設一個站
難道會考慮在最繁華的地方嗎?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呀
所以
現在要去比較台鐵高鐵誰賣貴
很難公平計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