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1 00:53:07阿舍仔

說策略,策略說。(2006/04/21)

策略‧策略,何謂「策略」,在英文稱為Strategy,聽起來蠻有學問的,粗看也沒有什麼奇怪之處,有些人也常常將「策略」掛在嘴邊,脫口而出,動不動就說「策略」,講「策略」,好像「策略」是一帖萬靈丹,端出「策略」這兩個字問題就迎刃而解,但若仔細審視其所謂的「策略」真的會覺得不知所云為何,為何「策略」這樣用的,不知為何這樣講就稱為「策略」,如果白目一點直問之,講的人也會支吾其詞,或者說一堆令人難以信服的說詞,說不定還會認為你程度太差,連這樣的問題也在問,是不是故意在挑釁踢館,相信很多人應該有這樣的經驗吧!只好一直將「策略」放在心中,苦思「策略」,終日為「策略」所苦,終究還是在問何謂「策略」。

「行銷策略」、「廣告策略」、「商品策略」、「分析策略」、「經營策略」、「通路策略」、「定價策略」、「競爭策略」、「市場策略」、「行銷策略」、「研究策略」、「溝通策略」、「媒體策略」、「品牌策略」 、「選擇策略」 …等等,可說是一大堆「策略」,可說是「策略」滿天飛,會議桌上,企劃案中,到處都在用「策略」,似乎只要把「策略」兩個字寫上去,就可以是某某「策略」,若是這樣的「策略」,看起來「策略」還真的是非常好用,雖然還是不知何謂「策略」,但可用來嚇唬,表示還是很有「策略」的,不是隨便弄一弄而已。

很多人都在研究「策略」,其中不乏「策略」專家,也有很多的書在探討「策略」,其中最為有名的中文書,當以「策略九說」最著稱,此書可說是博大精深,有價值說、效率說、資源說 、結構說 、競局說、統治說、互賴說、風險說、生態說,洋洋灑灑共九說,這麼厚的一大本,看了也是似懂非懂,看完後還是要問,何謂「策略」,為何作者說「策略」有九說,而不是十說,或是八說,又為何這九說是「策略」,也許作者可再寫一本「策略九問」,諸多像這樣的疑問,真是不解與疑惑,其根源還是在何謂「策略」,若沒有把「策略」的定義搞懂,保證一定看不懂,所以搞懂「策略」最為基本要務。

關於何謂「策略」,最有名的範例,當屬三國演義中的隆中對策,劉備三顧茅廬,諸葛孔明為其定策,相當精彩,有興趣者可再翻閱三國演義,細細玩味,筆者在網路上亦找到一些對此隆中策的描述,轉載如下。

諸葛亮:“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佔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雲南和陝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裏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

最後,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後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佔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

由以上的三國小說範例,歸納「策略」有4個重要的要素,1.確認獻策的對象與此對象的企圖,2.分析大局與大局的發展,3.提解決方案,4.執行。這4個要素的掌握才是最重要,或許也不需拘泥於「策略」這兩個字,為何謂「策略」所困,策略九說這麼好的一本書,為何看不懂,原來是少了第1、2項和第4項,當然光看第3項會看不懂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