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9 01:34:59豫人

魅力商店的魔法系列-願景與定位(二)

●你真的了解顧客嗎?

  客戶要選購什麼商品?在相同商品,他是如何決定?在多元化的商品,其實消費者,常有頭暈目眩的感受,但他們又是如何決定最後要購買商品?原定內心的預算,真的與最終買下來的售價會是相同?以下有幾個案例,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品牌決定一切嗎?
讓我看看以下這個案例:
圖1,是眾所皆知的「可口可樂」易開罐裝,如果在以下幾個通路銷售,你們認為售價是多少?





[圖1]易開罐可口可樂


在量販店:如家樂福、Costco、大潤發等,會賣多少錢?
在超市:如Welcome惠康超市,會賣多少錢?
在便利商店:7-Eleven、全家,會賣多少錢?
在三星級飯店,房裡的冰箱,會標價多少錢?
在四星級飯店呢?
在五星級飯店呢?

我們了解,在量販店可能一罐賣15元,超市則可能賣18元,便利商店則一罐賣20元,三星級、四星級及五星級,可能售價己經變成25、35、40元。
相同品牌?不是售價要相同嗎?怎麼會有差價?我們都相信五星級房間裡的可樂跟量販店賣的可樂,喝下去的感覺會相同的,絕不可能五星級的可樂,喝了以後會活蹦亂跳,量販店喝下去就是沒什麼味道?
所以,商品本身並沒有定價!品牌只是決定售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同商品,創造不同價值
二十幾年前,許多手錶還是用「發條」,也許有人會問錶店的店員:「這個錶會準嗎?」
現在,如果你去買錶,問店員說:「這個錶會準嗎?」你想,你會得到什麼結果?這是因為時代變遷,商品的成熟度,己經受消費者肯定,原來有些人想要的量足、耐用、準確,而現在消費者要的可能不同了!


圖二、圖三都是手錶,圖二是CASIO,圖三是Rolex。

圖二.CASIO手錶     圖二.Rolex手錶



二十幾年前,CASIO電子錶剛問世不久,台灣一支電子錶,最便宜賣二、三千元;Rolex手錶,當年有10萬-100萬元不等的手錶;時過境遷,當今的CASIO手錶,最便宜可能只要二、三百元即可以買到,但Rolex的售價卻仍然屹立不墜,原因呢?

勞力士(Rolex)的創辦人是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創辦於1905年,勞力士因為有高超的技術質量,於1914年得到矯天文臺(Kew Observatory)的A級證書,這是英國知名天文臺從未頒發過的最高評價,這是它的精確度得到了承認,也是世界大事。但真正使勞力士錶的市場價值屹立不搖的是,另一個原因。
勞力士能在今天的世界錶壇享有盛名,這與安德烈‧海尼格(Andre J. Heiniger)的靈感和熱情分不開。海尼格也是現任勞力士總經理,在他任內設立了勞力士企業精神獎(Rolex Awards),這獎項每三年頒發一次,目的在獎勵那些在應用科學、創造發明、探索研究、科學發現和環境保護方面有傑出貢獻的人士,也因此,所有傑出而成功的人士,都以能獲得勞立士企業精神獎為殊榮,所以幾年來,Rolex的廣告代言人,都是成功而傑出的人當代言人,就是這個原因,讓Rolex在市場的尊榮地位一直屹立不搖。
還是一樣,商品本身並沒有售價,售價來自商品要傳達的概念,一種主張,所以,相同商品,可能創造不同價值。


●符合或創造主要客層的需求才能有卓越成績

2002年12月「台北市銀行」,為了使經銷樂透及刮刮樂的經銷業績做的更好,舉辦了一場研討會,席間有一位,每天可以做60000元的經銷商,分享了他如何做到這麼高業績的心得。
「我賣透樂及刮刮樂,盡可能不到高收入的社區或商圈,反而,每天在菜市場及上班族出入的商圈銷售,自然就可以創造這麼高的營業額!」
這個真人真事的故事,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相同商品,在不同客層,所激發的共鳴或吸引力絕對不同,像刮刮樂及樂透,對許多上班族而言,總抱持「花個小錢,買個發財夢」,所以,每期做個小投資,那匯集出入人潮,人人都是為了買一個「發財夢」,當然這位聰明的經銷商,也就業績亨通!相對地,在高收入社區的消費者,也許對這「發財夢」的吸引力相對減低,結果業績當然會較差。
所以,開店從選址、商品策略到銷售方法,都應從商店定位時,決定主力客層,針對客層的消費習慣及需求展開對應的作為,針對主力客層用心觀察,用耳傾聽消費者聲音,然后以符合及創造需求的思維展開造店,才是最大競爭武器。

●商店的任務是什麼?
我常在輔導商店業者或演講場合,問這些開店的朋友!「你們認為,開店的任務是什麼?」
有人說:「開店是為了賺錢!還是賺錢!」
    「商店的任務就是把商品銷售出去!」
    「商店的任務就是讓客戶滿意。」

我也許不能否認,開店賺錢是最重要的目的。
不過,賺錢是「因」或「果」呢?
如果,你進到一家商店,看到圖這雙眼睛,你心裡會有什麼反應?
 
圖四、一雙都是錢的眼睛



有些店職員,為了公司設定的營業目標,在這個壓力下,所有服務及銷售動作,也都向錢看齊,於是,客人進門先打量衣著、穿戴,再決定是不是要主動招呼?!有些店員,對顧客決定要買的商品,因為獎金或售價不同,一味推薦顧客買不想買的商品?!這些反應,就像極了圖四的那雙眼睛。

圖五,是另一雙隱含愛心的眼睛,當你看到時,也許會覺得莞薾一笑,但圖片及符號給你的感受都己經給你答案了,若寫在店員臉上,那客戶心裡有什麼感受?
所以,開店賺錢是必要的生存法則,但「賺錢」不是「因」而是「結果」?因此,我們要先正確的投入「因」才會有豐收的「成果」,不是嗎?

圖五.一雙隱含愛心的眼睛


●商店任務在實現客戶快樂、希望與夢想

每個消費者都需要擁有一個愉快的消費經驗,更進一步希望他的希望會實現(如更漂亮、更帥氣、更成功、更受歡迎),夢想會成功(再瘦一點有多好、擁有更好的設備、另外一半拿到禮物會更高興)。
所以,精品服飾店或名牌商品都是找偶像當代言人,目的在哪裡?每個人都希望跟偶像一樣受歡迎,跟偶像相同漂亮、相同地酷...。
在序論開頭,我就寫了一個親身經驗,便利商店的店員,同樣可以實現顧客的快樂、希望與夢想,因為當客戶感受你幫他實現了,會開始快樂地跟好朋友分享,這就是成功的口碑。
有一次,我們全家三人,去台北京華城的喜滿客影城看電影,這影城有一個叫「VIP廳」,售價較高幾拾塊,但進場因為跟「一般廳」分離,所以不用擠人潮,裡面座位很寬敞。
呵!我在這裡可不是要幫他做廣告,而是發生一件很糗,但很有人情味的事情!
我們買完票,一進門可以憑票兌換爆米花,一杯飲料,於是,我、我太太及女兒三人拿著爆米花、飲料魚貫而入,哪知沒上幾個階梯,我女兒,人一絆倒,手上爆米花也灑滿了紅色的地毯上,像天女散花似的格外明顯,那時,我第一個反應,現在人還不多,等人陸續進場,踩了滿地爆米花,黏在上面很難清理。
我立即回兌換的櫃台,手上還拿著幾乎己空了的爆米花桶子,想通知他清理:
「先生,我女兒的爆米花,不小心弄倒了%^$#」
哪知,吧台裡的先生,沒等我講完,微笑地搶在前:
「來,我再拿一桶給你,沒關係!」
我臉一熱,深怕他誤以為我是個貪小便宜的人:
「先生,我沒這意思,再跟你要一桶!我只是怕爆米花灑滿地毯,後面的人若踩上去,你們等一下很難清理,我只是想通知去清理!」
那位先生,還是很有耐心,帶著微笑,安慰我:
「沒關係,我立即找人去掃!這桶還是補給你!」
當我走回座位時,心想:「早知道,就多說幾桶!」,呵,當然是開玩笑的。
自從,發生這件事,因為吧台的服務人員,被授權可以當機立斷,在合情合理情形下,盡可能補送一桶給顧客!雖然,站在賣場的另一個角度看來好像補這一桶是多一份「成本」。不過,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當我在許多演講場合的推薦及用 來當案例,不也是一種廣告嗎?
那場電影,我們全家帶著快樂的心情,看完整場電影,出場時,還特地去跟他微笑。

因此,商店定位的優先順序在:
1.先找出你要服務的主要客層。
    並找出這個族群的特性、需求、價值觀及消費方式。
2.再來找出他們最迫切需要的服務。
3,從上面二個定位再找到,你倒底該提供什麼商品?是什麼品質?什麼樣的售價的商品呢?

不要忘了,這個定位依然必須符合在企業最高指導原則:「企業經營理念」。
「魅力」就是一種吸引力,這種吸引力有時很難用文字或理性來形容不是嗎?之所以會吸引你,就是一種個性,一個精神,一種流行及一種歸屬感。
如果你想開一家有魅力的商店,或國際級的連鎖店,我強烈建議你該好好思考,你的經營理念是什麼?未來三年五年你想擁有麼樣的願景?你該如何找出商店在市場的定位?如果你都有了答案,我相信你必然己站上成功的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