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6 10:10:2066.5極地之光

淡水線V.S北淡線

大家都知道,台北捷運淡水線是原本台鐵北淡線(淡水支線)改過來的。
台鐵北淡線營運路線:台北==雙連==圓山==士林==石牌==王家廟==北投==新北投==忠義==關渡==竹圍==淡水

最早台鐵北淡線(下起簡稱北淡線)發車站並不是台北而,車站數也沒那麼多,早期是由大稻埕站(今中興醫院附近)發車沿途設:圓山、士林、北投、江頭(關渡)及淡水,1915年8月間,大稻埕廢站,新增北門(鄭州路.忠孝西路口)、大正街(長安東路.承德路口)、雙連、宮之下(今劍潭青年活動中心附近)、唭哩岸,北門於1923年拆撤,本線回歸台北起站,因故又稱北淡線。當時北投也不是直接接新北投,是由北投延一條長1.2公里的支線抵新北投,民國77年為解決北淡線虧損,捷運將替代淡水線,同年7月25日北淡線發出末班車,火車到淡水從此走入歷史。

九年後(民國86年間)台北捷運淡水線第一階段淡水-中山段完工通車,共計19站(新增中山、民權西路、劍潭、芝山、明德、奇岩、復興崗、紅樹林等8站),淡水線之所以只花9年,有一半要感謝台鐵原有的鐵道,目前淡水線幾乎是原封不動,淡水站就是當年淡水車站原址,另外原本的石牌站原址改建今明德站(當初石牌並非位於今石牌),民權西路以南改建地下化。翌年(民國87年)第二階段中山-台北車站通車,並向南連接新店線北段(古亭~中正紀念堂),同年中和線亦通車。

淡水線資料來源:遠足文化出版 戴震宇著 台灣的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