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7 15:18:49JACK

快樂財 由小興趣發展大財富

快樂財 由小興趣發展大財富
‧今周刊 2006/01/05
二○○五年有許多民眾明顯感覺到,財富縮水了!日子越來越難過!賺錢真的需要這麼痛苦嗎?根據《今周刊》調查顯示,有超過五成的人認為,靠興趣賺錢最快樂!看看這些鑽研興趣、快樂生財的人,他們賺的正是「快樂財」!
【撰文/董珮真】

這輩子,你想賺到多少錢才能過得幸福快樂?根據《今周刊》與奇摩網站(Yahoo!)所做的「財富與金錢觀」調查顯示,有兩成的人認為,要賺到一千萬元以上才快樂,有一成七的人希望能賺到五千萬元,還有高達近三成的人認為,要賺到一億元才快樂。

但是,你賺到錢了嗎?你有足夠的錢過愜意的生活嗎?二○○五年通貨膨脹率一路升高,物價指數也創新高,實質利率卻是負成長。尤其在勞退新制實施後,民眾整體的薪資所得反而下降。

錢多就好?三五%中獎者快樂不長久

根據近日一項調查顯示,就有六成的民眾表示,過去三年非但沒有賺到錢,收入和財富反而「縮水」了,還有高達三成以上的民眾,自認是「窮人階級」,認為未來生活條件與品質會變得更差,日子會過得不快樂。

「我們賣的不是彩券,而是夢想!」這是德國最大的西德樂透彩券企業的說法。所以自開辦至今四十五年來,每逢周末,就有四百萬人在密切注意開獎。人人都希望得到這筆彩金,使夢想如願以償。但中大獎不盡然是福氣,隨著大獎而來的,卻可能是種種煩惱,東德的研究甚至指出:「有三五%的中獎者,在一年之後就變得不快樂了!」

金錢,真的能帶給人快樂嗎?根據《今周刊》所做的調查顯示,有三成六的人認為經常會!有二成七的人認為偶爾會!但是一問到快樂是否能用金錢買到?僅止於一成五的人認為經常會;卻有將近兩成的人認為,快樂完全不能用金錢買到!

在這次調查當中,有高達七成九的人認為,金錢與快樂是有關係的;而在德國的民調當中也指出,有八成的德國人認為「快樂生活」的條件,就是「不需要為錢煩惱」。不過,要和金錢保持中庸合度的關係,卻很不容易:錢太少,連覺都睡不好;錢太多,快樂也難以長長久久。

寫作達人 J.K.羅琳成為全英最富婆

白手起家的大富翁,通常都是受到內在動力的驅使而成功!從小,「寫作」對羅琳(J.K. Rowling)來說,就是最大的喜好。當她寫出第一集草稿時,身為單親媽媽的她,只能靠社會救濟金過活,她的房間沒有暖氣,冷到不行,《哈利波特》還連續被三家大出版社拒絕。

但幾年之後,羅琳卻以七千五百萬歐元的年收入,領先英國女王和瑪丹娜,成為最富有的英國女性。如今,羅琳已經成為史上第一位以寫作致富的億萬富婆。

根據《今周刊》調查顯示,有超過五成的人認為,「靠興趣賺錢最快樂!」因為有興趣,賺錢也可以賺得很快樂。「人有興趣,就會鑽得深!」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認為,「鑽得深,就會做得久!」看看這些賺「快樂財」的人,幾乎個個都是在他們執著的領域當中的「達人」!而他們當初在鑽研興趣的時候,完全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快樂生財」!

咖啡達人杜文忠以手藝贏得六位數待遇;偉士達人楊超傑設計配件外銷海外;帥奇錶達人常力行能買下北市老公寓…

成為達人 成就及富足感能無限延伸

金錢究竟能帶給你哪種感受?在我們的調查當中,認為是「滿足感」者有三成二、帶來「安全感」者有二成九、有「成就感」者有一成三、「價值感」則為一成二。

老子曾經說,「知足者富」;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則說:「要估算一個人的財富,不是看收入,而是看需求!」在十八世紀,法國農民只要每周日有一鍋雞肉可吃,就自覺很富足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人只要有一部自己的金龜車,開到義大利或是法國度假,就象徵著富裕。

感覺上的富足,跟我們擁有的股票張數、房地產,或黃金不見得有關係。存摺上的數字並沒有生命,就算數字再高,從中也不一定能得到財富與富足的感覺。西藏精神導師達賴喇嘛曾經說過:「如果你自覺心靈有某種匱乏,那麼就算你過得再好,也是不快樂的!」

在《HAPPY MONEY》一書當中,作者也指出,人類的滿足感,往往受到四種基本需求所左右。第一種需求是安全與支配,第二種是人際關係,第三種是自身價值感,第四種是獲取樂趣。

這四種需求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會有不同的比重,有的人覺得,戶頭裡有一筆錢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則熱中於及時行樂,不想操心未來。各種需求的強弱程度則因人而異。一旦這四種基本需求都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就會出現自由自在的財富滿足感。看過上述那些「快樂生財」的故事後,相信你也會有同感。

上一篇:放膽談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