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感想
有時,當自心被世間法糾纏困縛住時,會覺得學佛、修行好難。
如果沒有一顆堅定的心,堅固的意志,很難相信自己可以把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越深入修行,就知道想要成就的難度有多高。
做一個合格的佛弟子,身、語、意得照著佛陀的規矩來,絕不能照著自己的習氣跟性子來,否則休想取得半點成就。
不照著佛陀的規矩來做的佛弟子,修的是「世間法」,不是「佛法」,也不該名為佛弟子。
在修學的過程中,隨著知見的增長,自我的觀照力也就越來越細微,一方面會發覺自己離成就的路還很遙遠,另一方面卻又覺得自己在朋友群中有點像異類,有時不禁莞爾!
雖說這部份不至於造成困擾,不過有時咱說的,他人可能體會不到或聽不懂,或看到他人像見到自己,像看到外星人般地表情時,確實是有點想仰空長嘆之感,究竟誰可憐?
不過對自己而言,我想這應該算是好事。至少腦子還知道自己該修正些什麼缺點,使自己更趨近於佛菩薩、祖師們做過的事、走過的路。總好過終日汲汲於名利,徒把陽壽混完,到頭來一場空要好得多。
上師說過:「修行是一條孤獨而漫長的路!」咱已有體會。
人,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修行這回事,跟「錢到用時方恨少」,有點類似。
修行若等到只剩一口氣快掛了,這時才想要懺悔、想要發願、想要精進,已經來不及了。
許多修行路上的人、事、物看得多了,話也就自然越來越少了,講多也沒有用,一切還是得靠各人自己去體會這場生命之旅。
就個人的了解是如此.
比如說:很多佛子皆想"成佛"
這種"想"成佛本身就是一種妄想.
在釋迦牟尼說出"佛"之前
世上並無所謂的"佛"存在
既然沒有佛
釋迦牟尼一何修行來"成佛"?
佛是一種覺悟的"狀態"
不是一個世俗的一種頭銜或名稱
畢竟所有"名相"都是虛妄
所以禪宗才會說"心即是佛"
時時觀照自己心的起心動念
讓念念中接處於"覺悟"狀態
那就是一種"佛"的境界
所以說"覺"就佛,迷就是眾生
成就本身
就若無的解讀是一種"目標的達成"
而不是一種"心境清明"的狀態
既然是目標的達成
自然就是一種生滅囉!
以上意見,謹請不吝指教.
釋迦牟尼佛之前沒有佛?
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幾尊佛? 請上網查一下
另.羅漢都有若干果位 菩薩也有十地以上的差別.....
名相.雖是表法.但也缺少不了.
佛陀講經說法.得讓眾生知道修行證悟有層次上的差別
請參考這篇文章 :
http://mypaper.pchome.com.tw/jack021708/post/1320627956
修行絕不是一悟即至佛地
悟.只是知道了哦 原來是這樣
若真想要證果登地.還是得步步進取實證
至於壇經所講的:
"覺"就佛,迷就是眾生.....
那是指證悟的人..能"住入"到那個"覺"的狀態中如如不動了
並非一開悟就完事了
悟 見 定 慧 空..這是有次第的
得證得空性.住在其中.深入空境....
不是說幾句佛學的名相.文字.或個人見地就表示自己"證"到了
這個說起來太深奧.何況我只是個凡夫.說那麼多也沒有用
但經典都有的.您可自己查閱
觀世音菩薩講心經.其中一段說:....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這就是聖者的境界.凡夫要修證的目標 2015-01-28 10:55:37
成就乃是一種"生滅",以生滅為因,難結不生滅的果.
套句金剛經的語法"成就,非成就是名成就"
以上觀點,謹請參考.
若無敬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