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必依論》科解(二):良心的發現----轉自佛教正法中心
阿王諾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依教:識得行境內跡時,回頭依怙登彼岸(P.73)
二、簡別:(P.73-75)
(一)世間以良心作仲裁人之好壞曲直是非評據,凡有良心者皆屬好人
(二)佛法以戒律來權衡人之善惡道德高尚與否,認有良心者非定好人
三、行境:
(一)入道初心:內心純淨,對師恭敬,守持戒規,奉行佛法(P.75-77)
(二)學佛過程:日漸變質,私欲滋長,我執貪著,造業犯罪
1. 違背師說例:(P.80-84)
金剛上師壇場諄諄教誡,他卻拋置雲外,戒規全忘
金剛上師告誡修習忍辱,他卻受辱不忍,於境生瞋
金剛上師說要寬以待人,他卻受氣嘀咕,背地報仇
金剛上師說修四無量心,他卻翻臉咆哮,怒目圓睜
金剛上師告誡不要殺生,他卻教別人殺,自鳴得意
金剛上師告誡待人和藹,他卻冷嘲熱諷,鄙夷羞辱
金剛上師告訴要做功課,他卻一曝十寒,敷衍塞責
金剛上師告誡不打妄語,他卻暗較心眼,謊言連篇
金剛上師說要愛護眾生,他卻見打隨喜,見戰興奮
金剛上師講應正知正見,他卻邪見滿身,招搖撞騙
2. 良心的發現:(P.84-109)
愚癡蓋障自欺欺人,利用上師為所欲為
壇場立誓出爾反爾,我行我素無所顧忌
受師教化靈犀展現,難過懊悔聲淚俱下
堅持數日時有警覺,再過一陣恢復老樣
好意提醒不以為然,甚至惱羞反唇相譏
藐視佛法知戒犯戒,追逐名利貪得無厭
心靜之時或記師教,似乎覺醒再求懺悔
重複程序靈魂麻木,佛法教誡無動於衷
惡劣行徑令人寒心,逐步走向墮落深淵
褻瀆佛法自食其果,如夢方醒悔改晚矣
四、慎持:(P.109-113)
(一)誠信佛法因果業報,生起覺醒
(二)發願真正持戒合法,學佛如初
(三)擇準真正金剛上師,如法依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文化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