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死生生之後,才悟雲淡風輕----轉自網路
我曾在上海瑞金醫院斷斷續續住院長達半年之久,半年之內接觸了大概三五十個病友。開始住院那陣兒,癌痛難忍,自顧不暇,後來不是那麼痛了,就開始在病房聊天。
我讀了兩個碩士、一個博士的課程,社會統計、社會調查這兩門課,我不知道前後重複修了多少遍。幼功難廢,故技不棄,自覺不自覺地在病房聊天時,我就會像個社會調查人員一樣,以專業、縝密的思維開始旁敲側擊問一些問題。
這是自發的科研行為,因為我一直想搞明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癌症。有時候問到興頭上,甚至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潛伏”在癌症病房裡的青年研究學者。然而無比諷刺的是,我不過是一個“潛伏”在青年研究學者中的癌症病人。
長期潛伏所做的抽樣調查,讓我有足夠的自信去推翻一個有關乳腺癌病人性格的定論——乳腺癌病人並不一定是歷經長期抑鬱的。可以肯定地說,乳腺癌病人裡性格內向陰鬱的太少太少,相反,太多的人都有重控制、重權欲、爭強好勝、急躁、外向的性格特徵。
而且這些病人都有極為相似的家庭經濟背景:她們中很多人都有家族企業,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廠裡,老公像皇帝身邊的答應,她們一朝稱帝,所有事都是自己說了算。家庭經濟背景其實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來瑞金醫院治病的人,尤其是外地人,沒有強有力的經濟背景,是不太會在這個醫院久住長治的。
身邊病友的性格特點不禁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性格。我很喜歡自己的性格,即便有次酒桌上被一個哥們兒半開玩笑地說我上輩子肯定是個山東女響馬,也並不以為然。
我從來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好,生病後才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性格確實有問題:太過喜歡爭強好勝,太過喜歡凡事做到最好,太過喜歡統領全域,太過喜歡操心,太過不甘於碌碌無為。
簡而言之,是我之前看不穿。
我曾經試圖用三年半時間,同時搞定一個挪威碩士學位和一個復旦博士學位。然而博士畢竟不是碩士,我拼命努力,最終沒有完成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惱怒得要死。
現在想想,就是拼命拼得累死,到頭來也只是早一年畢業。可是,地球上有哪個人會在乎我早一年還是晚一年博士畢業呢?
我曾經試圖做個優秀的女學者。雖然我極不擅長科研,但是既然走了科研這條路,就要做出個樣子。我曾經的“野心”是兩三年搞個副教授來做做,於是開始玩命發文章、搞課題,雖然對實現做副教授的目標後該幹什麼,我其實非常茫然。
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標的事情拼了命撲上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傻子幹的傻事。得了病我才懂得,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的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功名利祿。
我天生沒有料理家務的本事,然而我喜歡操心張羅。尤其生了兒子當了媽之後,心思一下子縝密起來,無意中成了家裡的CPU。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應該找什麼人去安排等等,統統都由我處理決斷。
病前一個月搬家,老公光頭像夢遊一樣一無所知,感慨怎麼前一夜和後一夜會睡在不同的地方。
病後,我才突然發現光頭並不是如我想像的那樣,是個上輩子就喪失了料理日常生活能力的書呆子。離開我地球照轉,我啥都沒管,他和兒子都活得好好的,無非是多花了幾兩銀子而已。
可是銀子說穿了也只是銀子,CPI上漲,通貨膨脹,我就是一顆心操碎了,三十年後能省下多少呢?假如爹媽三十年前有一萬元,基本上堪比現在的百萬富翁,可是實際上現在的一萬元錢還買不了當年五百元錢的東西。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裡逃生、死死生生之後,我突然覺得一身輕鬆。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成”事“淡”事,我不再有對手,不再有敵人,我也不再關心誰比誰強,課題也好,任務也罷,暫且放著。
世間的一切,隔岸看花,雲淡風輕。
作者:于 娟
于娟,女,32歲,祖籍山東濟寧,海歸,博士,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一個兩歲孩子的母親,乳腺癌晚期患者。
2009年12月於娟確診患乳腺癌後,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並發出“買車買房買不來健康”的感歎,引起網友關注和眾多媒體熱議。
于娟於2011年4月19日淩晨去世,眾多網友在網上進行追悼。
一個年輕生命,在生死的邊緣,用生命寫下病中日記。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權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寫作。
所有的浮躁沉澱了,所有的偽裝剝離了,所有的喧囂遠去了,所有的執著放下了。只有一個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
在這個故事裡,很多讀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與命運抗爭,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于娟語錄:「我相信,我會成為奇跡。」、「無所謂病痛,人沒有不能承受的痛苦,還活著,我就已經很知足了。」、「活著就是王道」。
健康、幸福的生活觀念,於娟通過反省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告誡讀者特別是年輕人不要任意揮霍健康,任意揮霍幸福,要感恩生活,善待生命。
于娟語錄:「買車買房買不來健康」、「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
正確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觀。死亡教育在西方許多國家非常重視,一些大學開設有專門的死亡教育課程,大眾對這一話題較為敏感。于娟呼籲要理性看待死亡,然後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2011年4月19日淩晨3時,「復旦大學抗癌教師」于娟去世,留下70多篇「癌症日記」。她的「癌症日記」將出版成書。按照于娟的遺願于娟骨灰下周將送回老家山東安葬於公益能源林。于娟追悼會定於2011年4月23日上午十點在上海寶山殯儀館舉行。
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
一位母親、女兒和妻子的生命日記。
上一篇:為生命讓路----轉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