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6 13:32:39紅塵佛子

金碧峰禪師 (轉自網路)

                                    

金碧峰禪師自證悟實相後,能放下對諸緣的貪愛,唯獨對一只皇帝御賜的玉缽愛不釋手,每次入定前,一定要先仔細地把玉缽收好,然後才安心地進入禪定境界。

 

 一日閻羅王因為他陽壽已盡,應該到地獄把業報還清,便差無常鬼差要來捉拿禪師。但金碧峰禪師預知時至,想和閻羅王跟鬼差開個玩笑,就進入甚深虛空定境界,不來不去、四大皆無,與法界同體。幾個無常小鬼來到他的住處左等右等、上看下看,整個三界之中就是找不著金碧峰禪師,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到金碧峰;眼看沒有辦法向閻羅王交差,就去請教當地的土地公,調查調查,請他幫忙想個計謀,找出金碧峰禪師。

 

土地公想了想,說道:「這位金碧峰禪師是位明心見性證悟的聖僧,禪定功夫了得,平常也修持些密咒,想必現在正入於禪定之中。但平時最喜歡的就是他那只玉缽,假如你們能夠想辦法拿到他的玉缽,他起心動念,就會出定了。」

 

無常們一聽,就和土地公商量了一個對策,請土地公派幾隻老鼠去找到禪師的玉缽,並將玉缽整的乒乒乓乓的響。金碧峰禪師一聽到他的玉缽被搖得乒乒乓乓地響,心念一動,就出定來看個究竟。無常鬼差見他出定,就紛紛拋出奪魂鎖套住了禪師的脖子,就拍手笑道:「你死期到了,竟然還讓你拖了這麼多天,害我們沒法子回去向閻王老爺交差。好啦!現在請你跟我們去見閻王老爺吧!」

 

金碧峰禪師一聽,知道凡是「一起心動念即落入因果」心生慚愧。於是便求無常鬼差行行好先把奪魂鎖解開讓他辦一件事,事情辦好他立刻跟他們去見閻羅王。無常在百般叮嚀他不許耍花招後,金碧峰禪師暫獲頸上的自由。於是金碧峰禪師立刻一手高高的將玉缽舉起,說道:「玉缽啊!玉缽!想不到我和你之間還有因果!」說完便將玉缽摔的粉碎,再次結跏趺坐深入禪定,緩緩住於虛空,身呈半透明狀,留下一偈曰:

 

  若人欲拿金碧峰,猶如鐵鍊鎖虛空;

 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當下住入「無住涅槃」境界。

 

金碧峰禪師能和業力挑戰,能和閻羅王開玩笑,是自仗有「自受用三昧」境界,在自受用三昧裡,他能滅除時空、人我、生死等一切對待境,證得人空、法空、我空,不受後有。假如對缽起了愛憎執取,在境界上生起了涉境心,起心動念即落入因果,生死就會現前,無常小鬼就可捉拿。所幸金碧峰禪師已了生脫死、禪功深厚,立即入於三昧境中不執不染,安住自性不來不去,與法界同體無形無相,所以他能自豪的說:「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修行恐落斷常坑」,凡修行學佛的行人需自「明信因果」深入「了徹因果」,於行持中建立一切善因果,離避惡因果,而不是斷滅因果。凡未證言證者,或拿幾句高僧見性話禪機,或藉用數句經藏法義,即妄言空論一切皆空的話,皆易落入斷見或常見而偏識障道。

 

正如永嘉大師證道歌中云:「了得業障本來空,未了先須還宿夙債。」了即是確實證到、住於實相無相的法身境中,而非口頭理論,否則如未實證那因果必然分毫不爽,待無常因果來時依然要受業償報。已明心見性者,亦只是證得「素法身境」,尚須依此深入「清淨法身」、「圓滿法身」,就是圓滿法身已證得有餘依涅槃之聖者,也還有此肉身住世,也還落入因果之中。

 

所以,凡修行者必先從建立基本道德品質為首要,落實於五戒、十善、三聚淨戒、六度、四無量心的實際行動中,日日自觀心念、修正行為慚愧自居;並深入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逐步進取,於日常中常養素法身,遇緣對境不執不染,漸次深入,才能從堅實的地基建立起萬丈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