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3 19:12:25-怪叔-
台灣地理筆記
第一章 序論
一. 區域地理
à十大要素:人文 經濟 交通 聚落 政治
地形 氣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一) 地理學三大傳統
1.空間分析(自然)
2.人地的傳統 (人文)
3.區域à區域複合體分析(自然 人文)
(二) 地理區à區域地理研究的空間單位
Ex 中國6大地理區
1. 機能區:以人文為基礎à都市核心理論
2. 均質區:以自然為基礎à石灰岩地形
(三) 區域特色à環境保育à永續發展
Ex北 中 南 東4大地理區
二. 台灣得區域劃分
(一)位置
1相對位置:東亞島弧(中國大陸東南方)
2絕對位置:北緯22-25度 東經120-122度
(二)地形:新摺曲山脈(山高谷深 多火山 地震)
1山地(1000m以上):以中央山脈為主 雪山 阿里山 海岸山脈
2平原(200m以上):嘉南平原 屏東平原 蘭陽平原 花東縱谷
3台地(1000m以下):林口 大度 八卦 彰化
4盆地:台北 台中 埔里
5丘陵(1000m以下):桃園 新竹 苗栗
(三)氣候
1 北緯23.5以上為副熱帶季風(冬吹東北季風 夏吹西南季風)
2 北緯23.5以下為熱帶季風(夏雨集中)
(四)水文à「荒溪型」河川(南部)
1 坡陡流急
2 含沙量大
3南部河川有枯水期(春冬之際)
4時空分布不均
三. 中國大陸的區域劃分à六大地理區
(一) 位置:歐亞大陸中心
(二) 地形:1西高東低、呈3級階梯
2面積最廣:山地 高原
3平原à東半部à人口密集農業興盛、沿海經濟發達
(三) 氣候:1季風氣候à雨量500mm以上EX:東半部
2乾燥氣候à雨量500mm以下EX:新疆
3高地氣候à7月20度以下 高度3000以上EX:青藏高 原
(四) 水文
1內流河:乾燥區(內陸)
2外流河:濕潤氣候區(海洋)
第二章 台灣北部區域
一.範圍:大甲溪以北(基隆 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宜蘭)
二.自然環境
(一)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
(二)丘陵台地:桃園 新竹 苗栗
1. 茶
2. 台地à古河階+沖積扇—地形抬升à台地(農業發展)
(三)平原:宜蘭平原(蘭陽溪)à沖積扇 山麓(地下豐厚à湧泉帶)
(四)盆地:台北盆地(淡水河流域)à人文精華區
(五)氣候:副熱帶季風à山區雨水較多
1. 雨量:夏雨集中(對流雨+颱風)山地>平地
2. 氣溫:山地<平地
三.人文特色
(五) 歷史的演變
1. 早期-平埔族
2. 早清-漳州 泉州移民
3. 晚清-稻米 茶 樟腦 硫磺
4. 19世紀-艋舺 大稻埕
5. 20世紀-全台的核心區
(六) 水稻農業
1. 分布:宜蘭平原 台北盆地 桃園台地 竹苗丘陵
2. 水的利用:地下水(沖積扇) 開圳引河水 埤塘 梯田
3. 聚落的興起:新莊 艋舺 大溪 淡水à淡水河流域
(七) 經濟體系的建立
1. 茶葉樟腦取代甘蔗à北部重要性取代南部
2. 就業機會增加(社會增加)à人口多(自然增加)
3. 日治:「工業日本 農業台灣」à利用基隆港出口à交通建設日趨完善
4. 國民政府:定都à「台北」
四. 大台北都會區
(一) 工業發展(工業化à都市化)
1. 進口代替
2. 出口擴張
3. 聚集經濟
(二) 都市擴張
1. 西區(同心圓)à東區「多核心理論」à交通建設
2. 台北市+北縣+基隆縣+宜蘭(台9線)+桃園
(三) 都市分工à區域均衡發展
1. 台北市:金融 貿易中心
2. 基隆市:海運中心
3. 桃園:空運中心
4. 新竹:科技中心
5. 宜蘭:農 漁 觀光中心
第三章 台灣中部地區(台中 彰化 雲林 嘉義 南投)
一.範圍:大甲溪以南
曾文溪以北
中央山脈以西
二.地形:
(一)東半部:中央山脈加丘陵
(二)西半部:
1.台中盆地:斷層陷落à大肚溪沖積
2.大肚、八卦台地:河階à地形抬升
3.彰化平原:濁水溪以北
4.嘉南平原:濁水溪以南
(農業精華區)
5.濱海地區:潮埔(鹽分高)
三.氣候
(一)全年偏高溫(生長季長)
(二)雨量: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三)降雨分部不均
1. 夏季:西南季風,位於迎風波à雨量豐沛
2. 冬季:東北季風,位於背風坡,雨量稀少
四.水文
(一)濁水溪以北(大甲溪 大肚溪):農業用量少,量多且穩定à集約型(水田)
(二)濁水溪以南(曾文溪 八掌溪):夏乾冬雨à洪枯變化大à利用價值低à粗放型(旱作)à除嘉南平原(稻 蔗)
(三)地下水
1北: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豐沛
2.南:嘉南平原,地層薄,水量少
(四)水利建設à農業需求
1. 清代:埤(水塘)圳(引水道)ex葫蘆敦圳:大甲溪
八寶圳:濁水溪
2. 日治:公共,埤圳à現代化ex嘉南大圳
3. 光復:建水庫ex增文水庫,烏山頭水庫
à開發地下水
五. 農業活動
(一) 日治
1. 水資源不足à嘉南大圳à「三年輪耕制」
2. 稻米、甘蔗改良à增加產量
(二) 光復
1. 稻米、甘蔗轉型à花卉、園藝型作物
2. WTOà精緻型休閒觀光發展
第四章 台灣南部區域
一.位置範圍à增文溪以南(台南 高雄 屏東)
(一)區域特色
1. 台灣最早墾殖處
2. 區域核心:台南(清)à高雄(日治)
二.地形
(一)山脈:中央山脈的餘脈à斷層崖
(二)平原:面積最大(嘉南平原+屏東平原)à河流沖積旺盛
(三)河流:山谷口(山麓沖積扇à地下水)à下游出海口(河口三角洲)à外海(沙洲)
(四)海岸:
1. 沿海沙洲à沙岸à養殖漁業(鹽田)
2. 潟湖(台江內海)
3. 南端:山湖礁海岸
三.氣候à23.5N以南à熱帶季風氣候(夏乾冬雨)
四.台南的發展
(一)商業性墾殖:安平港
1. 茶葉 甘蔗(荷屬東印度公司)à出口日本
(二)府城台南:文化 經濟中心
(三)台南沒落
1. 安平港泥沙淤積à港口機能下降
2. 高雄的發展à台南次都會區
五.高雄的發展
(一)打狗港(潟湖改建)的興起à補烏魚
(二)日治港口現代化建設:工業化(石灰岩à水泥工業)
(三)光復
1. 民國50年代「加工出口區」
2. 民國60年代「重化工業」à十大建設
à都市化的興起
(四)高雄都會區
1. 正:南部經濟的核心區
2. 反:空氣污染(重工業)+水污染(人為污染)
第五章 台灣東部區域
一.位置範圍:中央山脈以東(花蓮 台東)-太平洋
(一)區域特色
1. 位置阻隔à後山
2. 板塊交接à多地震 溫泉
3. 自然資源少污染à觀光資源豐富
二.地形
(一)山(占47﹪)多平原少
1. 花東縱谷à斷層陷落
2. 海岸平原à海流沖積
(二)斷層海岸:高山谷深海相鄰à少灣澳 漁業發展欠佳EX:清水斷崖
(三)河川:花蓮溪 秀姑巒溪 卑南溪
à洪(夏季)枯期顯著 礫石明顯—荒溪型河川
三.氣候
(一)迎風坡à多豪雨
(二)夏季「背風坡」à颱風過後多焚風
四.經濟發展
(一)清代
1.「封山政策」à漢人少開發
2.族群多樣
(1)平原:阿美族 卑南族
(2)山地:泰雅 布農 魯凱
3山活方式:狩獵 採集(原始型農業)
(二)日治
1. 殖民式經濟「甘蔗 樟腦」
2. 花蓮>台東(花蓮港)
(三)光復
1. 開拓邊際土地(原本沒被開墾的土地被開墾了)
(1)沖積平原:水稻
(2)旱地:甘蔗 雜糧
(3)山坡地:茶 果樹
2. 石灰岩à水泥工業à花東工業化階段
3. 交通阻隔+人口外移--.都市化程度低
五.現代發展
(一)觀光資源
1. 溫泉
2. 河流地形à太魯閣峽谷
3. 海岸地形à海蝕地形
4. 自然生態à國家公園 風景特區
(二)人文資產
1. 原住民文化
2. 史前遺跡:長濱文化
3. 觀光農場:瑞穗
一. 區域地理
à十大要素:人文 經濟 交通 聚落 政治
地形 氣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一) 地理學三大傳統
1.空間分析(自然)
2.人地的傳統 (人文)
3.區域à區域複合體分析(自然 人文)
(二) 地理區à區域地理研究的空間單位
Ex 中國6大地理區
1. 機能區:以人文為基礎à都市核心理論
2. 均質區:以自然為基礎à石灰岩地形
(三) 區域特色à環境保育à永續發展
Ex北 中 南 東4大地理區
二. 台灣得區域劃分
(一)位置
1相對位置:東亞島弧(中國大陸東南方)
2絕對位置:北緯22-25度 東經120-122度
(二)地形:新摺曲山脈(山高谷深 多火山 地震)
1山地(1000m以上):以中央山脈為主 雪山 阿里山 海岸山脈
2平原(200m以上):嘉南平原 屏東平原 蘭陽平原 花東縱谷
3台地(1000m以下):林口 大度 八卦 彰化
4盆地:台北 台中 埔里
5丘陵(1000m以下):桃園 新竹 苗栗
(三)氣候
1 北緯23.5以上為副熱帶季風(冬吹東北季風 夏吹西南季風)
2 北緯23.5以下為熱帶季風(夏雨集中)
(四)水文à「荒溪型」河川(南部)
1 坡陡流急
2 含沙量大
3南部河川有枯水期(春冬之際)
4時空分布不均
三. 中國大陸的區域劃分à六大地理區
(一) 位置:歐亞大陸中心
(二) 地形:1西高東低、呈3級階梯
2面積最廣:山地 高原
3平原à東半部à人口密集農業興盛、沿海經濟發達
(三) 氣候:1季風氣候à雨量500mm以上EX:東半部
2乾燥氣候à雨量500mm以下EX:新疆
3高地氣候à7月20度以下 高度3000以上EX:青藏高 原
(四) 水文
1內流河:乾燥區(內陸)
2外流河:濕潤氣候區(海洋)
第二章 台灣北部區域
一.範圍:大甲溪以北(基隆 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宜蘭)
二.自然環境
(一)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
(二)丘陵台地:桃園 新竹 苗栗
1. 茶
2. 台地à古河階+沖積扇—地形抬升à台地(農業發展)
(三)平原:宜蘭平原(蘭陽溪)à沖積扇 山麓(地下豐厚à湧泉帶)
(四)盆地:台北盆地(淡水河流域)à人文精華區
(五)氣候:副熱帶季風à山區雨水較多
1. 雨量:夏雨集中(對流雨+颱風)山地>平地
2. 氣溫:山地<平地
三.人文特色
(五) 歷史的演變
1. 早期-平埔族
2. 早清-漳州 泉州移民
3. 晚清-稻米 茶 樟腦 硫磺
4. 19世紀-艋舺 大稻埕
5. 20世紀-全台的核心區
(六) 水稻農業
1. 分布:宜蘭平原 台北盆地 桃園台地 竹苗丘陵
2. 水的利用:地下水(沖積扇) 開圳引河水 埤塘 梯田
3. 聚落的興起:新莊 艋舺 大溪 淡水à淡水河流域
(七) 經濟體系的建立
1. 茶葉樟腦取代甘蔗à北部重要性取代南部
2. 就業機會增加(社會增加)à人口多(自然增加)
3. 日治:「工業日本 農業台灣」à利用基隆港出口à交通建設日趨完善
4. 國民政府:定都à「台北」
四. 大台北都會區
(一) 工業發展(工業化à都市化)
1. 進口代替
2. 出口擴張
3. 聚集經濟
(二) 都市擴張
1. 西區(同心圓)à東區「多核心理論」à交通建設
2. 台北市+北縣+基隆縣+宜蘭(台9線)+桃園
(三) 都市分工à區域均衡發展
1. 台北市:金融 貿易中心
2. 基隆市:海運中心
3. 桃園:空運中心
4. 新竹:科技中心
5. 宜蘭:農 漁 觀光中心
第三章 台灣中部地區(台中 彰化 雲林 嘉義 南投)
一.範圍:大甲溪以南
曾文溪以北
中央山脈以西
二.地形:
(一)東半部:中央山脈加丘陵
(二)西半部:
1.台中盆地:斷層陷落à大肚溪沖積
2.大肚、八卦台地:河階à地形抬升
3.彰化平原:濁水溪以北
4.嘉南平原:濁水溪以南
(農業精華區)
5.濱海地區:潮埔(鹽分高)
三.氣候
(一)全年偏高溫(生長季長)
(二)雨量: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三)降雨分部不均
1. 夏季:西南季風,位於迎風波à雨量豐沛
2. 冬季:東北季風,位於背風坡,雨量稀少
四.水文
(一)濁水溪以北(大甲溪 大肚溪):農業用量少,量多且穩定à集約型(水田)
(二)濁水溪以南(曾文溪 八掌溪):夏乾冬雨à洪枯變化大à利用價值低à粗放型(旱作)à除嘉南平原(稻 蔗)
(三)地下水
1北: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豐沛
2.南:嘉南平原,地層薄,水量少
(四)水利建設à農業需求
1. 清代:埤(水塘)圳(引水道)ex葫蘆敦圳:大甲溪
八寶圳:濁水溪
2. 日治:公共,埤圳à現代化ex嘉南大圳
3. 光復:建水庫ex增文水庫,烏山頭水庫
à開發地下水
五. 農業活動
(一) 日治
1. 水資源不足à嘉南大圳à「三年輪耕制」
2. 稻米、甘蔗改良à增加產量
(二) 光復
1. 稻米、甘蔗轉型à花卉、園藝型作物
2. WTOà精緻型休閒觀光發展
第四章 台灣南部區域
一.位置範圍à增文溪以南(台南 高雄 屏東)
(一)區域特色
1. 台灣最早墾殖處
2. 區域核心:台南(清)à高雄(日治)
二.地形
(一)山脈:中央山脈的餘脈à斷層崖
(二)平原:面積最大(嘉南平原+屏東平原)à河流沖積旺盛
(三)河流:山谷口(山麓沖積扇à地下水)à下游出海口(河口三角洲)à外海(沙洲)
(四)海岸:
1. 沿海沙洲à沙岸à養殖漁業(鹽田)
2. 潟湖(台江內海)
3. 南端:山湖礁海岸
三.氣候à23.5N以南à熱帶季風氣候(夏乾冬雨)
四.台南的發展
(一)商業性墾殖:安平港
1. 茶葉 甘蔗(荷屬東印度公司)à出口日本
(二)府城台南:文化 經濟中心
(三)台南沒落
1. 安平港泥沙淤積à港口機能下降
2. 高雄的發展à台南次都會區
五.高雄的發展
(一)打狗港(潟湖改建)的興起à補烏魚
(二)日治港口現代化建設:工業化(石灰岩à水泥工業)
(三)光復
1. 民國50年代「加工出口區」
2. 民國60年代「重化工業」à十大建設
à都市化的興起
(四)高雄都會區
1. 正:南部經濟的核心區
2. 反:空氣污染(重工業)+水污染(人為污染)
第五章 台灣東部區域
一.位置範圍:中央山脈以東(花蓮 台東)-太平洋
(一)區域特色
1. 位置阻隔à後山
2. 板塊交接à多地震 溫泉
3. 自然資源少污染à觀光資源豐富
二.地形
(一)山(占47﹪)多平原少
1. 花東縱谷à斷層陷落
2. 海岸平原à海流沖積
(二)斷層海岸:高山谷深海相鄰à少灣澳 漁業發展欠佳EX:清水斷崖
(三)河川:花蓮溪 秀姑巒溪 卑南溪
à洪(夏季)枯期顯著 礫石明顯—荒溪型河川
三.氣候
(一)迎風坡à多豪雨
(二)夏季「背風坡」à颱風過後多焚風
四.經濟發展
(一)清代
1.「封山政策」à漢人少開發
2.族群多樣
(1)平原:阿美族 卑南族
(2)山地:泰雅 布農 魯凱
3山活方式:狩獵 採集(原始型農業)
(二)日治
1. 殖民式經濟「甘蔗 樟腦」
2. 花蓮>台東(花蓮港)
(三)光復
1. 開拓邊際土地(原本沒被開墾的土地被開墾了)
(1)沖積平原:水稻
(2)旱地:甘蔗 雜糧
(3)山坡地:茶 果樹
2. 石灰岩à水泥工業à花東工業化階段
3. 交通阻隔+人口外移--.都市化程度低
五.現代發展
(一)觀光資源
1. 溫泉
2. 河流地形à太魯閣峽谷
3. 海岸地形à海蝕地形
4. 自然生態à國家公園 風景特區
(二)人文資產
1. 原住民文化
2. 史前遺跡:長濱文化
3. 觀光農場:瑞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