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3 19:10:28-怪叔-
地理通論筆記
地圖與地理網線
一.地圖判讀
(一) 圖名
(二) 圖例à代表符號
(三) 方位à上方大多是北方(不一定要有)
(四) 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於實際距離分之圖上距離
2.小地圖大比例尺、大地圖小比例尺
(五) 等高線
1.相同高度的點聯成的封閉曲線
2.坡度百分比等於兩地高度差分之兩地水平距離*100﹪
(六) 類型
1.普通地圖à各種要素編入圖中
2.主題地圖à著重於某項主題
二.地圖網線和定時定位
(一) 圖網à縱橫交錯的直線à大比例尺
1.讀法:先橫再縱
2.經緯度à小比例尺
(1) 本初經線:東西半球分界
(2) 赤道:南北半球分界
(二)時區
1.15度一小時
2.計算方式
(1) 東加西減
(2) 24小時制
(三)方位
1. 北0度 東90度 南180度 西270度
2. 順時針
氣候概說
一.氣溫
(一) 緯度
1.0度—23.5度:熱帶à7月20℃以上
2.23.5度—60度:溫帶à1月0℃以下
3.60度—90度:寒帶à7月0℃以下
(二) 高度à垂直遞減率
1.乾空氣:上升100公尺下降1℃(背風坡)
2.濕空氣:上升100公尺下降0.6℃(迎風坡)
(三) 距海遠近
1.海:比熱大à吸放熱慢
2.陸:比熱小à吸放熱快
(四) 風
1.陸風:冬寒夏熱、年溫差大
2.海風:冬暖夏涼、年溫差小
(五) 洋流
1.暖流:較暖(低緯-->高緯)
2.寒涼流:較冷(寒流:高緯到中緯 涼流:中緯到低緯)
二.氣壓、風
(一) 氣壓:空氣的重量(hpa)
1.地勢高:空氣密度小à氣壓低
2.高溫:空氣密度小à氣壓低
3.低溫:空氣密度大à氣壓高
(二) 等壓線:相同氣壓的各地連線
1.中心高:高氣壓中心ex:西伯利亞
2.中心低:低氣壓中心ex:太平洋
3.等壓線越密à氣壓梯度大à風越大
(三) 氣旋、反氣旋(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1.低氣壓:氣旋(北逆南順)
2.高氣壓:反氣旋(北順南逆)
(四) 行星風係à受日照、科氏力影響(假設:1.地軸不頃斜2.地表無海陸差異3.各地高度一致)
1.極地東風60度以上
2.西風帶40度—60度
3.東北信風0度—北緯0-30度(貿易風)
4.東南信封0度—南緯30度
5.赤道無風帶(ITCZ)
三.降水à500㎜以下乾燥,500—1500㎜濕潤,1500㎜以上多雨
(一) 分布
1. 全年有雨:赤道(對流雨)
2. 全年少雨:極圈、23.5度、大陸內陸
3. 夏季降雨:其他
4. 冬季降雨:地中海
(二)變率
1.小:降水穩定,收成可靠
2.大:水旱災多,收成欠佳ex華北平原
(三)強度:單位時間的降水量
(四)類型
1.地形雨:位於迎風坡à地形抬升
2.對流雨
(1)又稱:熱雷雨、雷雨、雷陣雨、西北雨
(2)熱帶及溫帶夏季
3.鋒面雨
(1)梅雨、氣旋雨
(2)冷暖氣團相遇
4.颱風雨:熱帶氣旋(L)
(五)影響因素
1.行星風系季移:莽原、季風
2.距海遠近
3.盛行風向
4.地形
5.洋流
季風氣候
一.成因à海陸分佈不均、地球自轉
二.特徵à隨季節交替
三.南亞地區à北緯30度以上吹北風、以南吹西北風,南偉30度以上吹東南風、以南吹南風
(一)熱帶季風
1.分布:台灣南部、海南島、中南半島、菲律賓
2.全年高溫
3乾濕季分明
4.年降水量大
(二)副熱帶季風
1.分布:台灣中北部、長江中下游、日本南部、朝鮮半島南部
2.夏熱冬溫
3.無明顯乾濕季
(三)溫帶季風
1.分布:華北、東北、日本北部、朝鮮半島大部分區域
2.夏熱冬寒,溫差大
3.乾濕季分明
4.雨季短
四.南亞地區
(一) 熱帶季風:印度半島
1. 涼季:11月—2月(旅遊佳期)
2. 乾季:3月—5月
3. 雨季:6月—10月
五.西非地區:幾內亞灣(ITCZ南北移動+柯氏立)
(一) 終年高溫
(二) 夏吹西南風,冬吹東北風
(三) 夏雨冬乾、乾濕分明
(四) 雨量向內陸漸減
乾燥、寒帶、高地氣候
一.乾燥
(一)特徵:乾燥、日溫差大、降雨變率大、強度大、雨時短(對流雨)
(二)年雨量250㎜以下:沙漠(乾燥型),年雨量250㎜—500㎜之間:草原(半乾燥)
二.熱帶乾燥
(一)分布:北緯30度—南緯30度(撒哈拉-13、納米比-13、砢拉哈里-12、西亞-1、塔爾-1、澳洲中西部-123、墨西哥北部13、南美西岸-123)
(二)成因
1.馬緯度無風帶,夏沉氣流,不易降水
2.信風帶背風側
3.涼流
三.溫帶乾燥
(一)分布:戈壁-1、塔克拉瑪干-12、中亞-1、美西-3、巴塔哥尼亞-3(南半球唯一的溫帶沙漠)
(二)深居內陸
(三)成因
1.深居內陸
2.四周高山
3.西風背風側
四.寒帶
(一)高緯地區à低溫(南北極)
(二)特色
1.各月0℃以下à終年冰凍—冬長而寒
2.針葉林(7月10℃以上)à苔原(7月0℃以上)à凍原(低—高)
3.年溫差大、降水少
4.森林線:7月20℃以上
5.南極冷於北極
(1)海陸型質(南極大陸)
(2)地勢不同(南極高原>4000m)
(3)洋流(北極有北大西洋暖流)
五.高地
(一)特色
1.氣溫隨高度變化à垂直分布
2.氣壓隨高度變化à高山症
3.山谷逆溫(上暖下冷)
4.焚風(背風坡)
4. 高山:鋒利、陽光強、冰雪反射à雪盲症
水文
一水循環
蒸發à逕流à蒸發à凝結
二.水平衡
(一)蒸發等於降水
(二)蒸發大於降水:10N-40N、10S-40S(缺水區)
(三)蒸發小於降水:10N-10N、40N-90N、40S-90S(剩水區)
三.地面水:暫存於陸上之水à湖、河
四.地下水:地面下之水à坎兒井、自流井
五.海與洋
(一)海:無獨立洋流、鹽度變化大、地形較封閉
(二)洋:有獨立洋流、鹽度固定千分之35
六.洋流à表層海水長年固定方向流動
(一)暖流:低緯到中高緯
(二)寒流:高緯到中緯
(三)涼流:中緯到低緯
(四)補償流:流向源頭(涼流、赤道逆流)
七.節約用水
地形概說
一.地形
(一)構造
(二)營力
1.內營力ex:火山運動
2.外營力ex:風蝕、風化
(三)時間
二.內營力:範圍大
(一)摺曲
1.向斜,背斜
2.摺曲山脈(3000m以上為新摺曲)
(二)斷層
1.地壘(聚合)
2.地塹(張裂)
3.裂谷
三.外營力
(一)風化
1.化學ex:高溫多雨區
2.物理ex:高緯少雨區
(二)崩壞
1.潛移(慢)
2.土石流、山崩(快)
(三)侵蝕à改變地貌
(四)堆積à同上
河流地形
一. 河流作用
(一)侵蝕:加長(向源)、加深(下切)、加寬(側蝕)
(二)堆積à下游
1.流速減慢
2.流量淺少
3.物質增加
二.侵蝕基準和均夷作用
(一)侵蝕積基準面
1.臨時基準面:湖、瀑布下方潭面、主支流交會處
2.終極基準面:海平面
(二)均夷狀態:所搬運之物質接能順場入海à均夷河「均夷剖面」
三.侵蝕輪迴和回春作用
(一)幼年期à壯年期à老年期
(二)老年期à幼年期:回春作用(地形抬升、基準面下降)
四.河蝕地形
(一)峽谷:兩岸谷地陡峭
(二)瀑布:水位落差、軟硬岩層、斷層
五.河積地形
(一)山麓沖積扇à湧泉帶
(二)氾濫平原à天然堤防
(三)三角洲à沼澤區
六.侵蝕堆積共同地形
(一)曲流
1.侵蝕力強à凹岸
2.堆積旺盛à凸岸
3.牛阨湖
(二)河階(地層越下越舊、地形越下越新)
1.地盤抬升
2.下蝕力強
七.河川襲奪
(一)河面低搶河面高
(二)改向河:上游改向,下游斷流、堆積盛
(三)襲奪河:向源加長、侵蝕盛、流量大增
海岸地形
一.作用
(一)波浪、潮汐
(二)海蝕:灣
(三)海積:沙洲、灘
二.分類
(一)沉水海岸:(陸地下沉、海平面上升)EX:大陸島、谷灣、峽灣
(二)離水海岸:(陸地抬升、海平面下降)EX:沙洲、海蝕平臺、海階
(三)沙岸:平原近海
(四)岩岸
1.斷層海岸(東)
2.珊瑚礁海岸(南)
三.海岸地形
(一)沙岸:沙丘、海灘、潮埔、潟湖(台江內海)、沙洲(鯤鮴)、沙隄
(二) 岩岸:海崖、海蝕凹壁、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洞、海蝕柱
火山、石灰岩、冰河地形
一.火山作用à板塊運動
二.火山地形
(一)入侵岩à地形隆起
(三) 寧靜噴發à台地、高原
三.石灰岩地形à溶蝕地形à喀斯特地形EX:雲貴高原
(一)溶蝕作用:碳酸鈣à碳酸氫鈣
四.石灰岩地形徵
(一)伏流
(二)地面崎嶇(石林)
(三)地下洞穴(鐘乳石)
五.風成地形
(一) 沙漠à風蝕窪地
1.砂質沙漠
2.礫質沙漠
3.岩質沙漠
(二)風積、風蝕地形
1.窯洞(風積)
2.蜂窩石(風蝕)
3.風凌石(風蝕)
六.冰河地形:大陸冰河(高緯)、山岳冰河(高山)
(一)作用:冰積à大小混雜、菱角明顯、無層理
(二)地形
1.冰斗:凹地
2.冰斗湖:凹地裝水
3.u型谷:谷壁陡峭,底部成u型
4.槽湖:槽地積水(槽:冰蝕成長方形凹地)
5.峽灣:u型谷裝水
6.冰河外洗平原:外圍冰化水沖積而成(有淘選度)
土壤
一.土壤à地表岩石風化而成
(一)要素
1.母質à時間
2.氣候à氣溫、雨量
3.地形à高度、坡度
4.生物
(二)成土作用
1.自然因素
(1) 淋溶土:水分從地表向下帶走表層物質(雨多)
(2) 澱積土:淋溶後的下層土
(3) 聚鐵鋁化土:鐵氧化—表層成紅黃色
(4) 灰化土:淋溶強、上層留有矽酸鹽成灰白色
(5) 鈣化:淋溶弱碳酸鈣殘留於上層成鹼性(雨少)
(6) 腐質土:枯葉成腐植質(肥沃度最高)
2.人為因素:稻作、修建水庫而使土壤變質
(三)分類
1.原積土:未經搬運
2.運積土:經搬運
3.酸性土:多雨地區
4.鹼性土:少雨地區
5.黑鈣土
6..鹽土:蒸發旺盛
農牧、林、漁、礦業
一.農牧業
(一) 自給型作物—環境負載力低
1.採集
2.游牧à山牧季移、逐水草而居
3.游耕à火耕
4.傳統集約à稻作
(二)非自給型作物
1.放牧
2.混合農業
3.酪農業
4.地中海農業(葡萄橄欖)
5.商業性榖作à小麥(租放)
6.熱帶栽培業
(三)農業區位
1.歷史文化
2.市場距離:邱念區à離都市越遠越租放à運費多à假設交通是唯一條件
3.技術發達
(四)農業問題
1.榖賤傷農à單一化作物風險高ex:小麥
2.wto開放政策à精緻化農業、出口補貼
二.林業
(一)森林資源:建材、紙業
(二)森林分類
1.硬木:闊葉林à家具
2.軟木:針葉林à建材、紙
(二) 森林保育>砍伐
三.漁業
(一)種類
1.養殖:沙岸
2.沿海:潮埔地區
3.近海:海峽、緣海(一天來回)
4.遠洋
(二)發展條件
1.岩岸
2.大陸棚
3.寒暖流交會區
4.鄰近市場
5.技術
(三)世界漁場
1西北太平洋:日本
2.東北太平洋:阿拉斯加
3.東南太平洋:阿根廷
4.西北大西洋:紐芬蘭
5.東北大西洋:冰島
四.礦業à古陸塊(高原)
(一)金屬礦
(二)非金屬礦
(三)能源礦:煤、石油、天然氣、鈾
(四)環境污染:京都議定書
à替代能源:太陽能
工業和貿易
一.工業化:二三及產業人口大於第一級產業人口
二.現代工業特色
(一)現代化:機器
(二)專業化:大量生產,成本降低(專業分工)
(三)規格化:不同公司「便於交換零件」
(四)標準化:單一公司(大量生產)
(五)自動化
三.世界工業區
(一)北美五大湖區
(二)西歐+中歐
(三)日本+亞洲四小龍
(四)俄羅斯
四.G8工業國:加美英法俄義德日
五.金磚四國:中、印、俄、巴—金磚二十二國
六.貿易
(一)出超:出口大於進口(順差)
(二)入超:出口小於進口(逆差)
七.工業區位:政治、原料、交通、市場、氣候、地形
八.跨國經濟:分工合作à降低成本
聚落
一.鄉村聚落
(一)傳統民宅à三、四合院
(二)融合環境、結合土地
1.集村:規模大:缺水
2.散村:規模小
二. 都市聚落
(一)較大的腹地
(二)糧食較豐盛
三.都市化:人口移入都市
四.郊區化:人口移往郊區
五.工業化:與都市化關係密切
六.都市機能:人口從事行業較多
(一)分區
1.商業區
2.住宅區
3.工業區
4.農業區
七.都市內部結構
(一) 同心圓
(二) 扇型模式
(三) 多核心
七.中地理論:大都市服務範圍大、數量少,小都市服務範圍小、數量多
交通與觀光
一.交通
(一)陸運:規模小
1.公路:機動性大
2.鐵路:選擇性小
(二)水運:貨櫃à速度慢
1.內陸:河、湖
2.海運:規模大
(三)空運:成本高à場站的設立
二.觀光
(一)自然資源
1.氣候
2.地形:九寨溝
3.土壤
4.水文
5.生物:澳洲、非洲
(二)人文條件
1.民俗宗教:羅馬
2.產業
3.交通
4.聚落
5.休閑娛樂
6.知性文化
7.美食:台灣
一.地圖判讀
(一) 圖名
(二) 圖例à代表符號
(三) 方位à上方大多是北方(不一定要有)
(四) 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於實際距離分之圖上距離
2.小地圖大比例尺、大地圖小比例尺
(五) 等高線
1.相同高度的點聯成的封閉曲線
2.坡度百分比等於兩地高度差分之兩地水平距離*100﹪
(六) 類型
1.普通地圖à各種要素編入圖中
2.主題地圖à著重於某項主題
二.地圖網線和定時定位
(一) 圖網à縱橫交錯的直線à大比例尺
1.讀法:先橫再縱
2.經緯度à小比例尺
(1) 本初經線:東西半球分界
(2) 赤道:南北半球分界
(二)時區
1.15度一小時
2.計算方式
(1) 東加西減
(2) 24小時制
(三)方位
1. 北0度 東90度 南180度 西270度
2. 順時針
氣候概說
一.氣溫
(一) 緯度
1.0度—23.5度:熱帶à7月20℃以上
2.23.5度—60度:溫帶à1月0℃以下
3.60度—90度:寒帶à7月0℃以下
(二) 高度à垂直遞減率
1.乾空氣:上升100公尺下降1℃(背風坡)
2.濕空氣:上升100公尺下降0.6℃(迎風坡)
(三) 距海遠近
1.海:比熱大à吸放熱慢
2.陸:比熱小à吸放熱快
(四) 風
1.陸風:冬寒夏熱、年溫差大
2.海風:冬暖夏涼、年溫差小
(五) 洋流
1.暖流:較暖(低緯-->高緯)
2.寒涼流:較冷(寒流:高緯到中緯 涼流:中緯到低緯)
二.氣壓、風
(一) 氣壓:空氣的重量(hpa)
1.地勢高:空氣密度小à氣壓低
2.高溫:空氣密度小à氣壓低
3.低溫:空氣密度大à氣壓高
(二) 等壓線:相同氣壓的各地連線
1.中心高:高氣壓中心ex:西伯利亞
2.中心低:低氣壓中心ex:太平洋
3.等壓線越密à氣壓梯度大à風越大
(三) 氣旋、反氣旋(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1.低氣壓:氣旋(北逆南順)
2.高氣壓:反氣旋(北順南逆)
(四) 行星風係à受日照、科氏力影響(假設:1.地軸不頃斜2.地表無海陸差異3.各地高度一致)
1.極地東風60度以上
2.西風帶40度—60度
3.東北信風0度—北緯0-30度(貿易風)
4.東南信封0度—南緯30度
5.赤道無風帶(ITCZ)
三.降水à500㎜以下乾燥,500—1500㎜濕潤,1500㎜以上多雨
(一) 分布
1. 全年有雨:赤道(對流雨)
2. 全年少雨:極圈、23.5度、大陸內陸
3. 夏季降雨:其他
4. 冬季降雨:地中海
(二)變率
1.小:降水穩定,收成可靠
2.大:水旱災多,收成欠佳ex華北平原
(三)強度:單位時間的降水量
(四)類型
1.地形雨:位於迎風坡à地形抬升
2.對流雨
(1)又稱:熱雷雨、雷雨、雷陣雨、西北雨
(2)熱帶及溫帶夏季
3.鋒面雨
(1)梅雨、氣旋雨
(2)冷暖氣團相遇
4.颱風雨:熱帶氣旋(L)
(五)影響因素
1.行星風系季移:莽原、季風
2.距海遠近
3.盛行風向
4.地形
5.洋流
季風氣候
一.成因à海陸分佈不均、地球自轉
二.特徵à隨季節交替
三.南亞地區à北緯30度以上吹北風、以南吹西北風,南偉30度以上吹東南風、以南吹南風
(一)熱帶季風
1.分布:台灣南部、海南島、中南半島、菲律賓
2.全年高溫
3乾濕季分明
4.年降水量大
(二)副熱帶季風
1.分布:台灣中北部、長江中下游、日本南部、朝鮮半島南部
2.夏熱冬溫
3.無明顯乾濕季
(三)溫帶季風
1.分布:華北、東北、日本北部、朝鮮半島大部分區域
2.夏熱冬寒,溫差大
3.乾濕季分明
4.雨季短
四.南亞地區
(一) 熱帶季風:印度半島
1. 涼季:11月—2月(旅遊佳期)
2. 乾季:3月—5月
3. 雨季:6月—10月
五.西非地區:幾內亞灣(ITCZ南北移動+柯氏立)
(一) 終年高溫
(二) 夏吹西南風,冬吹東北風
(三) 夏雨冬乾、乾濕分明
(四) 雨量向內陸漸減
乾燥、寒帶、高地氣候
一.乾燥
(一)特徵:乾燥、日溫差大、降雨變率大、強度大、雨時短(對流雨)
(二)年雨量250㎜以下:沙漠(乾燥型),年雨量250㎜—500㎜之間:草原(半乾燥)
二.熱帶乾燥
(一)分布:北緯30度—南緯30度(撒哈拉-13、納米比-13、砢拉哈里-12、西亞-1、塔爾-1、澳洲中西部-123、墨西哥北部13、南美西岸-123)
(二)成因
1.馬緯度無風帶,夏沉氣流,不易降水
2.信風帶背風側
3.涼流
三.溫帶乾燥
(一)分布:戈壁-1、塔克拉瑪干-12、中亞-1、美西-3、巴塔哥尼亞-3(南半球唯一的溫帶沙漠)
(二)深居內陸
(三)成因
1.深居內陸
2.四周高山
3.西風背風側
四.寒帶
(一)高緯地區à低溫(南北極)
(二)特色
1.各月0℃以下à終年冰凍—冬長而寒
2.針葉林(7月10℃以上)à苔原(7月0℃以上)à凍原(低—高)
3.年溫差大、降水少
4.森林線:7月20℃以上
5.南極冷於北極
(1)海陸型質(南極大陸)
(2)地勢不同(南極高原>4000m)
(3)洋流(北極有北大西洋暖流)
五.高地
(一)特色
1.氣溫隨高度變化à垂直分布
2.氣壓隨高度變化à高山症
3.山谷逆溫(上暖下冷)
4.焚風(背風坡)
4. 高山:鋒利、陽光強、冰雪反射à雪盲症
水文
一水循環
蒸發à逕流à蒸發à凝結
二.水平衡
(一)蒸發等於降水
(二)蒸發大於降水:10N-40N、10S-40S(缺水區)
(三)蒸發小於降水:10N-10N、40N-90N、40S-90S(剩水區)
三.地面水:暫存於陸上之水à湖、河
四.地下水:地面下之水à坎兒井、自流井
五.海與洋
(一)海:無獨立洋流、鹽度變化大、地形較封閉
(二)洋:有獨立洋流、鹽度固定千分之35
六.洋流à表層海水長年固定方向流動
(一)暖流:低緯到中高緯
(二)寒流:高緯到中緯
(三)涼流:中緯到低緯
(四)補償流:流向源頭(涼流、赤道逆流)
七.節約用水
地形概說
一.地形
(一)構造
(二)營力
1.內營力ex:火山運動
2.外營力ex:風蝕、風化
(三)時間
二.內營力:範圍大
(一)摺曲
1.向斜,背斜
2.摺曲山脈(3000m以上為新摺曲)
(二)斷層
1.地壘(聚合)
2.地塹(張裂)
3.裂谷
三.外營力
(一)風化
1.化學ex:高溫多雨區
2.物理ex:高緯少雨區
(二)崩壞
1.潛移(慢)
2.土石流、山崩(快)
(三)侵蝕à改變地貌
(四)堆積à同上
河流地形
一. 河流作用
(一)侵蝕:加長(向源)、加深(下切)、加寬(側蝕)
(二)堆積à下游
1.流速減慢
2.流量淺少
3.物質增加
二.侵蝕基準和均夷作用
(一)侵蝕積基準面
1.臨時基準面:湖、瀑布下方潭面、主支流交會處
2.終極基準面:海平面
(二)均夷狀態:所搬運之物質接能順場入海à均夷河「均夷剖面」
三.侵蝕輪迴和回春作用
(一)幼年期à壯年期à老年期
(二)老年期à幼年期:回春作用(地形抬升、基準面下降)
四.河蝕地形
(一)峽谷:兩岸谷地陡峭
(二)瀑布:水位落差、軟硬岩層、斷層
五.河積地形
(一)山麓沖積扇à湧泉帶
(二)氾濫平原à天然堤防
(三)三角洲à沼澤區
六.侵蝕堆積共同地形
(一)曲流
1.侵蝕力強à凹岸
2.堆積旺盛à凸岸
3.牛阨湖
(二)河階(地層越下越舊、地形越下越新)
1.地盤抬升
2.下蝕力強
七.河川襲奪
(一)河面低搶河面高
(二)改向河:上游改向,下游斷流、堆積盛
(三)襲奪河:向源加長、侵蝕盛、流量大增
海岸地形
一.作用
(一)波浪、潮汐
(二)海蝕:灣
(三)海積:沙洲、灘
二.分類
(一)沉水海岸:(陸地下沉、海平面上升)EX:大陸島、谷灣、峽灣
(二)離水海岸:(陸地抬升、海平面下降)EX:沙洲、海蝕平臺、海階
(三)沙岸:平原近海
(四)岩岸
1.斷層海岸(東)
2.珊瑚礁海岸(南)
三.海岸地形
(一)沙岸:沙丘、海灘、潮埔、潟湖(台江內海)、沙洲(鯤鮴)、沙隄
(二) 岩岸:海崖、海蝕凹壁、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洞、海蝕柱
火山、石灰岩、冰河地形
一.火山作用à板塊運動
二.火山地形
(一)入侵岩à地形隆起
(三) 寧靜噴發à台地、高原
三.石灰岩地形à溶蝕地形à喀斯特地形EX:雲貴高原
(一)溶蝕作用:碳酸鈣à碳酸氫鈣
四.石灰岩地形徵
(一)伏流
(二)地面崎嶇(石林)
(三)地下洞穴(鐘乳石)
五.風成地形
(一) 沙漠à風蝕窪地
1.砂質沙漠
2.礫質沙漠
3.岩質沙漠
(二)風積、風蝕地形
1.窯洞(風積)
2.蜂窩石(風蝕)
3.風凌石(風蝕)
六.冰河地形:大陸冰河(高緯)、山岳冰河(高山)
(一)作用:冰積à大小混雜、菱角明顯、無層理
(二)地形
1.冰斗:凹地
2.冰斗湖:凹地裝水
3.u型谷:谷壁陡峭,底部成u型
4.槽湖:槽地積水(槽:冰蝕成長方形凹地)
5.峽灣:u型谷裝水
6.冰河外洗平原:外圍冰化水沖積而成(有淘選度)
土壤
一.土壤à地表岩石風化而成
(一)要素
1.母質à時間
2.氣候à氣溫、雨量
3.地形à高度、坡度
4.生物
(二)成土作用
1.自然因素
(1) 淋溶土:水分從地表向下帶走表層物質(雨多)
(2) 澱積土:淋溶後的下層土
(3) 聚鐵鋁化土:鐵氧化—表層成紅黃色
(4) 灰化土:淋溶強、上層留有矽酸鹽成灰白色
(5) 鈣化:淋溶弱碳酸鈣殘留於上層成鹼性(雨少)
(6) 腐質土:枯葉成腐植質(肥沃度最高)
2.人為因素:稻作、修建水庫而使土壤變質
(三)分類
1.原積土:未經搬運
2.運積土:經搬運
3.酸性土:多雨地區
4.鹼性土:少雨地區
5.黑鈣土
6..鹽土:蒸發旺盛
農牧、林、漁、礦業
一.農牧業
(一) 自給型作物—環境負載力低
1.採集
2.游牧à山牧季移、逐水草而居
3.游耕à火耕
4.傳統集約à稻作
(二)非自給型作物
1.放牧
2.混合農業
3.酪農業
4.地中海農業(葡萄橄欖)
5.商業性榖作à小麥(租放)
6.熱帶栽培業
(三)農業區位
1.歷史文化
2.市場距離:邱念區à離都市越遠越租放à運費多à假設交通是唯一條件
3.技術發達
(四)農業問題
1.榖賤傷農à單一化作物風險高ex:小麥
2.wto開放政策à精緻化農業、出口補貼
二.林業
(一)森林資源:建材、紙業
(二)森林分類
1.硬木:闊葉林à家具
2.軟木:針葉林à建材、紙
(二) 森林保育>砍伐
三.漁業
(一)種類
1.養殖:沙岸
2.沿海:潮埔地區
3.近海:海峽、緣海(一天來回)
4.遠洋
(二)發展條件
1.岩岸
2.大陸棚
3.寒暖流交會區
4.鄰近市場
5.技術
(三)世界漁場
1西北太平洋:日本
2.東北太平洋:阿拉斯加
3.東南太平洋:阿根廷
4.西北大西洋:紐芬蘭
5.東北大西洋:冰島
四.礦業à古陸塊(高原)
(一)金屬礦
(二)非金屬礦
(三)能源礦:煤、石油、天然氣、鈾
(四)環境污染:京都議定書
à替代能源:太陽能
工業和貿易
一.工業化:二三及產業人口大於第一級產業人口
二.現代工業特色
(一)現代化:機器
(二)專業化:大量生產,成本降低(專業分工)
(三)規格化:不同公司「便於交換零件」
(四)標準化:單一公司(大量生產)
(五)自動化
三.世界工業區
(一)北美五大湖區
(二)西歐+中歐
(三)日本+亞洲四小龍
(四)俄羅斯
四.G8工業國:加美英法俄義德日
五.金磚四國:中、印、俄、巴—金磚二十二國
六.貿易
(一)出超:出口大於進口(順差)
(二)入超:出口小於進口(逆差)
七.工業區位:政治、原料、交通、市場、氣候、地形
八.跨國經濟:分工合作à降低成本
聚落
一.鄉村聚落
(一)傳統民宅à三、四合院
(二)融合環境、結合土地
1.集村:規模大:缺水
2.散村:規模小
二. 都市聚落
(一)較大的腹地
(二)糧食較豐盛
三.都市化:人口移入都市
四.郊區化:人口移往郊區
五.工業化:與都市化關係密切
六.都市機能:人口從事行業較多
(一)分區
1.商業區
2.住宅區
3.工業區
4.農業區
七.都市內部結構
(一) 同心圓
(二) 扇型模式
(三) 多核心
七.中地理論:大都市服務範圍大、數量少,小都市服務範圍小、數量多
交通與觀光
一.交通
(一)陸運:規模小
1.公路:機動性大
2.鐵路:選擇性小
(二)水運:貨櫃à速度慢
1.內陸:河、湖
2.海運:規模大
(三)空運:成本高à場站的設立
二.觀光
(一)自然資源
1.氣候
2.地形:九寨溝
3.土壤
4.水文
5.生物:澳洲、非洲
(二)人文條件
1.民俗宗教:羅馬
2.產業
3.交通
4.聚落
5.休閑娛樂
6.知性文化
7.美食: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