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18 20:35:09流浪貓

奇士勞斯基之電影狂


(之一)


星期四晚上 貓趕9點的電影狂

那天還在學校監考罰站到下午五點半
回到辦公室跟休假已久的老闆商談公事
然後趕著處理辦公室糾紛直到七點半
然後為同事考試上的成功一同開心到八點半
然後想起
對了,我還沒吃晚餐。

可,
可,已經是最後一天放映的電影狂 九點就開始
於是,
貓開始當起馬路狂飆手
到達真善美戲院售票口剛好是8點55
興沖沖拿出台新遊藝卡以為可以刷190元的早場優待票
售票小姐冷冷告訴我 有卡可享早場優待 但只收現金
將皮包翻來覆去 偏偏就差30元硬幣
逼的貓在馬路上狂奔了起來 小洋裝加高跟鞋
就為了找提款機 就為了能準時進去看電影狂

跑著跑著的心跳卻是雀躍
一個人在馬路上跑著
準備一個人進戲院享受自己的電影狂

當貓在9點05衝進戲院 一個人坐下來
開始被奇士勞斯基感動時
有一種想法湧現

還好是一個人
一個人獨享

奇士勞斯基



(之二)

我一再被奇士勞斯基的鏡頭感動
每一個場景都是那麼動人
是劇情鋪陳的結果嗎?
也不清楚。。

第一次覺得深深被鏡頭感動。

原本平凡無奇的工人 因為有妻也有子
被開靈車的朋友說:真羨慕,你擁有一切。

一開始只是想拍女兒誕生而買的攝影機
幫助他走上電影製作
他,開始全心全意,狂熱投入電影拍攝
上司兼好友告訴他,深怕他走錯路。
工人不解,反問他:為什麼?你也不是深深著迷投入刻印章嗎?

好友回答:是啊。可是,除此之外,我一無所有。

直到工人拍攝的影片得獎,源源不絕的電影構想讓他沒日沒夜投入電影
他認為自己終於找到一個出口時
老婆帶著剛誕生的小女兒離開他

沒妻沒子的他 只剩電影
當他的電影又在電視上播放時
跟隨著他的工廠年輕人 羨慕的告訴他:

「真好,你擁有了一切。而且還單身。」

當他還有著安穩的生活 有妻有子 有人羨慕他:擁有一切
當他過著實現自我的生活 卻失去妻子失去女兒 依然有人羨慕他:擁有一切

他當然想擁有一切
他想要有妻子有女兒還有實現自我的電影
可是,
他只能在兩者之中選擇一個。
在「愛」與「自我」的選擇題中,這是一道單選題。






你會怎麼選?



奇士勞斯基這樣問所有的電影人
也問自己。

***
奇士勞斯基之電影狂 Camera Buff

導  演: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製  片: 威利斯洛瓦、皮歐卓士卡

配  樂: 克里斯多夫尼托

編  劇: 克里斯多夫皮西威茲

演  員: 澤西史杜爾
莫格莎塔札柯夫斯卡
伊娃波格士
發行廠商: 聯影
語  言: 波蘭
電影分級: 普
片  長: 1小時52分
上映日期: 2004/7/9



------------------------------------------------------------------------

劇情預覽
  為迎接新生兒來臨,菲利浦買了台蘇聯製手持攝影機用於紀錄小孩的成長。菲利浦的老闆知道他對拍攝的喜好,即派他負責公司一場商務會議的攝錄工作。菲利浦越來越不可自拔,只要一盯住某個人,他就像著魔似的拍個不停,他相當熱衷將生活境況化為藝術創作。未久,他倚靠這份狂熱而在公司拉攏到一些同好成立電影社,更因緣際會接觸外界電影圈專業人士,相互切磋而鼓勵他朝「電影使社會向善邁進」的信念求精。然而,一旦菲利浦以影片內容揭露公司或執政黨團的缺失時,一切都不再像他先前拍片所持理想那樣單純了!


國際大獎
 柏林影展國際電影獎
 莫斯科影展金獎及國際影評人獎
 波蘭影展金獅獎及最佳男主角獎


探影尋幽
《電影狂》裡的攝影運鏡非常崇尚樸實的韻味。開場戲模擬了寫實派紀錄片到某極致,很像奇士勞斯基早期短片(例如:《醫院即景》)的風貌,同樣有著「場次快速切換」、「人們不經意地在演員旁穿梭低語」以及「對話十分常態性」等特色。

  當電影將畫面轉返男主角菲利浦,我們才知道剛剛的開場片段是他首度玩攝影機的習作,那種簡樸、摹擬的映像感傳神的道出菲利浦的業餘玩家水準。

  隨著劇情推進,菲利浦習得更多電影製作的藝訣,也奠定他的美學修為和堅守信念的價值。有一次,菲利浦藉由影像的魔力,讓音容猶存的母親慈暉撫慰剛失去母親的孩子。這使菲利浦發覺處身其中之際,有比「平和、沉默」更受需要的力量。於是,影片即隨男主角心路一大轉折而有了變化,《電影狂》進化另一層次,變得很考究戲劇張力暨電影感的營造。

  最終,菲利浦已將失去妻兒,這尚是他私生活遭致干擾的冰山一角。一切祇因他拍片揭弊的信念太顯天真和易遭扭曲,寫實主張幾已消失殆盡,掌鏡時的他早已六神無主;最初引領他邁向從影之路的那等簡約但明辨的識野失之久矣,再也體察不到周遭的創作訴材及任何一份感動。


關於奇士勞斯基
  就說《電影狂》又是一個「藝術仿造自生活」的例子吧!雖然奇士勞斯基都言明這部電影不是拍他自己的親身遭遇,但毫無疑問地它仍間接的回應了許多專職或業餘電影工作者的境遇。這部片子論及愛的真諦,絕非一般電影學者以「懷舊」思潮所能廣褒。其中,奇氏運用黠獪筆法於層次多元的文本上,使熱忱、審查制度、創作初衷、人際妥協等較沉重的子題得以一一湧現。

  1979年在拍攝《電影狂》時,奇氏尚未在國際間闖出名號,但他從洛茲電影學院畢業後的生平首部劇情片-《傷痕》,卻讓學長贊努西、波蘭斯基(現皆為傳世名導)等人為他頻頻叫好!《電影狂》正式將奇士勞斯基介紹給國際,也是這位名導轉換跑道至劇情片的濫觴,換言之,沒有這部片的成功,我們實難想像《沒有出路》(No end ,1984 )、「 十誡」系列(1988)、「三色」法製電影(1993~1994)是否得以問世。

  熟悉奇氏晚期風格的影癡,可能會覺得《電影狂》調性偏向輕快,又不時出現突來的即興安排。那是因為這部影片處理的雖是嚴肅的題材,但奇士勞斯基以風趣的指標帶動故事。再者,情節留白的部分和相關事件的浮現,在在宣稱這是一部多面向探討本質的電影。

  於本片中有吃重演出的澤西史杜,是奇士勞斯基的固定工作班底,與他有超過20年的幕前、幕後合作經驗,「三色」系列都有演出。他在《電影狂》裡飾演一名為了拍片而歷經波折的一介凡夫,初始因為狂熱買下8厘米攝錄機,後來經過對外界的一切探索、沉澱、終至理想的幻滅、以迄最愛(無論人或物)的失去,很能打動任何愛電影、想拍電影的人。


資料來源: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4/CameraBuff/CameraBu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