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9 23:20:57思言

跟兒童談哲學--《功夫熊貓》觀後

世界各地的好電影漸多,但論賣座能力、論對市場的準確掌握,仍非美國莫屬。而動畫世界,發展得最成熟的,大概亦是美國,能與之爭一日之長短的,只有日本,但在跟兒童談哲學層面,美國還是稍勝一籌。

我一直很欣賞美國迪士尼比思、夢工場的動畫。它們的動畫有兩大特點:
第一,賣錢;(賣錢不是罪)
第二,有意思。(有意思更是功德)

這兩大特點看似簡單,其實蘊含極深矛盾。以美國電影人的智慧而言,賣錢電影並不難拍,投其所好就可以了。以動畫以言,大玩低級趣味,氹得細路笑足全場就可以了。拿捏小朋友的喜好,哪裏難得到這班老大哥?

但他們的良心使他們不致於呃完細路錢就算。他們往往賦予電影正面信息--注意,尤其教育工作者務請注意--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運用藝術手段把哲理潛藏其中。教育工作者太”懂”說教,也太喜歡說教,太喜歡把自己當成救世主,動輒就以”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的姿態站出來。

這不容易讓學生心悅誠服的。我總覺得,讓學生學懂了偽裝改過遷善來明哲保身,等於迫使他們距離品德越來越遠!

今天跟軒仔吃下午茶時,他用語言頂撞父母。或許基於職業病,我感到生氣,但他父母在場,我只有把悶氣憋在心中。他媽媽說:”你操行拿B,不是應該懂得禮貌的嗎?”他很真誠地回答:”禮貌只需做給老師看罷了。”

我震驚,他只有8歲!

說回《功夫熊貓》。它選了熊貓,和從前製作《花木蘭》一樣,是美國人對中國文化注視的一種反映,也體現了美國人兼容並蓄的氣度--這是中國人極須學習的。要中國人聆聽不同聲音,是太困難了,不要說接受,更不要說學習,更更不要說學習後在自身體現出來。(我信有例外,近世紀來的經濟科技發展,足以印證,但在謙遜包容上,學到的仍屬少數)

試問,中國人用國寶熊貓為主題的藝術作品,有哪一樣是你的孩子講得出來的?別只跟我說福娃。

《功夫熊貓》在在看出美國人的智慧。扼要點列如下:

1)角色的處理。它選了中國國寶熊貓,聰明在於熊貓在中國人世界的象徵意義,但也正正因為熊貓的巨大象徵意義,致使它必須謹慎處理,否則必定得不償失。而事實證明,它成功地把熊貓放在一個不卑不亢的位置,恰到好處地平衡了美國人與中國人的心。(我總在想戲中的豹指代的是甚麼)

2)沒有主義。烏龜長老臨終前說”最緊要信”,與無字秘笈帶出的”相信自己”,都在於說明信的重要。我看到這裏,心裏很是感動。信,在當今社會,是失落了,變得一文不值,甚至成為愚蠢的代詞。猜忌、懷疑,過度泛濫。

電影當然有不能讓成年觀眾滿意的地方。如:結構過於機械;忠奸角色過於絕對化。但對於一齣面向兒童的電影而言,要求面面俱圓,是不合理的。

上一篇:母親節隨感

下一篇:大愛在小處

美玲 2008-06-29 23:35:50

愈來愈覺得你有小品散文家的感覺
順手拈來的生活見聞
都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大篇
我可是懶惰死了... 嘻

明天是最後一次在&quot這兒&quot的散學禮了
相信你的感受會更多吧

版主回應
哈哈!我洋洋灑灑了個半小時呢!
回看時覺得不很滿意,很多當時更深層的思考和感動還沒能寫出來,不無遺憾!

這麼快收到回應,不枉我頭痛疲累也堅持把這點點感想記下。

對啊!明天啊明天,真的很特別!
我會好好記下每一刻,說定了。
2008-06-29 23: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