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9 16:39:58Giovanni

老師的來信 29-11-2005

振澤:你好!
看了來信,發現你做了那麼多事,尤其是為台灣做那麼多事,感覺很佩服也很安慰。
有時候我奇怪,雄中學生做官也許不如南一中,其他奇才也許不如建中或中一中,但願意投身於較少名利的公益事業的人比例上似乎比其他學校高,至少我認識的學生如此,不知道這是不是巧合。我喜歡雄中學生有這一類的表現。
我屬於思考型,做事能力差,但從小對研究比較抽象的根本問題就較有興趣,過去寫過「場論與哲學」與「互補論倫理學」,現在正在寫「互補論」,是一系列的想法。
在「互補論倫理學」中,我把中國文化定位為初級團體型文化,較重視情感的結合,與西方文化屬於次級團體型重視理念與利益相結合相反,不過兩者屬於互補類型,不能說哪一種是比較「正確」的文化。我正在寫的互補論就是在研究即使理論上不能說哪一種唯一正確,但技術上如何互補優缺點總該有適當的研究。
西方能產生理性文化一直都是我好奇與設法研究的,所以我必須讀古希臘史,也一直期待能了解現代希臘人不如他們祖先那麼傑出,原因何在。
古羅馬文化受希臘文化影響很大,他們也過城邦生活,早已超脫家庭情感而進入公共化的情感。不過過去聽一個留學過義大利的人提過,義大利人如今還是很重視家庭關係,聽說與台灣人類似,不知你的觀察如何?南歐文化是否比較能調和兩個極端之間,北歐文化雖然獲得世界尊崇,但從人類的「幸福感」,你過去有沒有比較過哪一種更讓你滿意?
你這麼多年的義大利經驗很能吸引我,如果有機會讓我能多了解地中海周圍的文化,尤其人類能從感性演變到理性的關鍵,都是我很有興趣的。
你很忙,思考的事很煩人,希望不會增加你的困擾,如你能輕鬆地提一些為何歐洲比較「好生活,難賺錢」的例子或原因,我就非常感謝了。
正博 29-1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