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0 00:39:42林東璟

美麗天堂

美麗天堂
文/林東璟

◎中東小朋友
紀錄片美麗天堂(Promises)以巴勒斯坦這塊土地為背景,以兒童為主角,訪談了幾位居住在以色列和西岸的兒童,工作人員後來安排雙方見面,經過一天的相處,雙方都覺得有必要互相瞭解,才能互相尊重,但只是小孩的他們,卻又無力掙脫大環境的制約。

兩邊的兒童都承載著「衝突與和平」的社會壓力,對以色列猶太兒童而言,他們每天上學都會擔心公車上是否有恐怖份子,坐18路不安全,可是坐22路一樣會被炸,每次在車上都要仔細打量有沒有長得很像「恐怖份子」的乘客,如果有,就要趕快下車。

至於西岸的阿拉伯兒童,他們住在難民營裡,有些家庭必須七個人睡一張床,有人的爸爸被以色列當局關在監獄裡,只能靠書信及偶爾一次的見面解思念之愁。他們最常提到的是某某小孩被以色列軍人射殺了,只因為那個小孩參加抗爭活動,丟了幾塊石頭,而以色列軍方開槍還擊,剛好就射中那小孩。也有小朋友說,將來要殺以色列軍人,為自己的朋友報仇。

以上種種,也是外界對以巴衝突的簡單印象,不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社會內部有著更複雜分歧理念,並不是每個人都支持「以暴制暴」,《美麗天堂》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忠實呈現出底層人民鷹派與鴿派雙方的想法,讓外界知道,和平的渴望,並非不可能,只是困難重重。

以色列於一九四八年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建國,許多猶太人在建國前後陸陸續續移民至以色列定居,建國後也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猶太人遷入,造就了以色列「移民社會」多元而複雜的風貌。

例如,同樣講希伯來語,歐洲來的跟北非來的猶太人在腔調上就有所不同;而從不同國家移入的猶太人,膚色長相也不一樣;就連猶太教信仰,至少也能用二分法粗淺的分成正統派與世俗派(實際情況更複雜)。

在影片中,受訪的雙胞胎小孩來自於世俗派的猶太家庭,主持人帶他們到西牆參觀,廣場上都是穿著黑色西裝、帶黑帽、留鬢髮的男人,這兩位猶太小朋友說,他們不敢靠近這些人,「覺得他們很奇怪,好像跟他們講不一樣的話,就會被吃掉。」

另外,有位正統派的猶太小孩,於宗教學校就讀,他對聖經有深刻的瞭解,將來也免服兵役,他認為坦克能做的,聖經也能做,同時,他對於和附近阿拉伯鄰居交朋友的事情意興闌珊,也不想跟巴勒斯坦小朋友見面。

◎有交流才有尊重
影片末段時,工作人員想安排上述兩位雙胞胎猶太小朋友去西岸訪問阿拉伯小朋友,不過要先得到阿拉伯小朋友的同意,他們幾個人開始討論了起來,意見分成兩派。贊成派認為,雙方要互相瞭解才有可能消弭仇恨,「如果拒絕見面,我們和猶太人不會有和平」;反對派認為,現在接觸又如何,將來長大了還不是要兵戎相見,「也許是我驅離他們,也許是他們驅離我。」豈不尷尬?

而猶太小朋友倒是蠻有意願與阿拉伯小朋友見面,只是父母頗擔心他們的安危,於是由母親開車陪同他們一起去西岸。在這之前,主持人為了鼓勵那些反對見面的阿拉伯小朋友與猶太小朋友見面,便先錄製一段猶太小朋友說話的短片給他們看,甚至當場借行動電話給阿拉伯小朋友打給猶太小朋友,他們聊到匹薩,阿拉伯小朋友吃不到,但是有胡瑪餅;此外,雙方都支持巴西隊拿下當年世界盃足球賽冠軍,在通話中,阿拉伯小朋友化解了心中的疑慮,「我邀請你們到狄黑旭(Deheishe)難民營。」

雙方經過一天的遊玩相處之後,聚在客廳說出心中的感受,猶太小朋友說:「並不是每個巴勒斯坦人都支持哈瑪斯,並不是每個猶太人都想殺阿拉伯人。」一位阿拉伯小朋友則說:「阻礙彼此瞭解的是檢查哨,猶太人阻礙我們彼此探訪。」另一位阿拉伯小朋友哽咽地說:「今天我們跟他們(猶太小孩)變成朋友,但是比席(主持人)一走,他們很快就會忘記這段友誼,我們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互未見過面、從未講過話的小朋友,在童年時期就對彼此產生刻板印象呢?

◎政治社會化
答案之一是「社會化」。《社會學:全球性的觀點》作者Ferrante在討論到社會化這個議題時就是以以色列、西岸和加薩走廊為例,人在出生的時候並沒有自我感,那是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而衍生的,在受教育、媒體傳播與長輩教導的過程中,新生代獲得自我感,內化了社會團體的規範、價值觀、信念和語言,新生代甚至會依據上一輩的利益來思考和行動。

透過社會化的過程,小孩子學習到「猶太人是壞人」或「阿拉伯人是壞人」的觀念,他們帶著各種刻板印象長大,並且在實際生活經驗(石頭、炸彈、檢查哨等等)中驗證自己的觀感。但,難道以巴雙方的衝突毫無解決的可能性嗎?

Ferrante指出,一代代新生兒出生後,新生代未必會全盤接受上一代的社會目標,新生代「至少會重新思考面對環境的方式」。也就是說,個人意志還是有可能突破現實環境的制約,個體的行動也可能促使環境的改變,如果有愈來愈多人互相了解彼此的處境,並且願意付諸行動改善這些困境,或許和平還是有希望的。

兩年後,工作人員再度訪問這些小朋友,請他們發表簡短的看法,這兩年來以巴衝突是否有所變化?一位阿拉伯男孩說:「到處是戰爭和衝突,我們無法計畫自己的未來,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另一位阿拉伯女孩則說:「小孩是無辜的,甚至有些大人也是無辜的。……只有增加了解,才能增進彼此的尊重。」

社會化是條漫長的歷程,大環境制約著社會中的每個人,在和平的國度,人們才有餘力從事藝術、休閒與心靈活動;在一個子彈與石頭飛來飛去的社會裡,人們只求生存,只要活著就好,物質條件較差的那一方,甚至會認為死了也不足惜。

◎附註
※美麗天堂官方網站
http://promisesproject.org/

※「2003和平影展」陸續於台北、彰化、高雄、新竹、花蓮等地舉行,免費入場,教師可參與座談會,研習後可領取研習條。詳細網址:
http://www.peace.org.tw/island/movie/peacemovie_2003/pm2003_index.htm#

200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