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30 12:46:35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小說「恐懼之邦」簡介+組長感想
電子系 王立威
一、 恐懼之邦一書主要探討什麼?
一開始在巴黎,一位物理學家在替一位美麗的造訪者表演一個實驗室的實驗後,神秘死亡。之後在馬來西亞的叢林,一個神秘的買主買了致命的泡沫粉碎技術,他留下詳細的規格打造這些儀器。接著,麥克-克萊頓(作者)開始了他精彩扣人心弦的高科技緊張刺激小說(恐懼之邦),將科學事實與血脈賁張的小說結合在一起,最後帶到令人心臟停止跳動的結局高潮。這本書是克萊頓範圍最廣的懸疑小說,它將讀者從冰島的冰原帶到南極的火山,從亞利桑那的沙漠帶到所羅門群島的熱帶叢林,從巴黎的街上到洛杉磯的海灘,就好像你坐著摩天輪一樣,高潮趺起,使你的大腦一直在換更高的檔。它使你透不過氣來,同時卻能使你深思。
恐懼之邦綜合了奇情怪異的情節、先進的科技以及卓越的調查研究,充滿讓人坐立難安的懸疑以及引發爭論的想法,主要在探討在現代這個世界,知識是如何地被操控而不為人知。
二、 你是否贊同此書說拿環保造成「恐懼」以便凝聚國家認同的說法?事實上溫室效應不嚴重嗎?事實上有關環保團體所宣稱溫室效應災害的每個預言,2006-2007都已應驗了不是嗎?
1. 我贊同拿環保造成恐懼以便凝聚國家認同的說法,因為人總是在有危機意識出現時才會去針對這個問題加以解決,否則是不會去關心這個問題有多嚴重的。
2. 溫室效應目前已非常嚴重,恐懼之邦是本小說,而非學術類的書籍,所以對於他內容的真實性,應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3. 環保團體宣稱的每個預言,的確在2006~2007年都已應驗了。
三、 你是否認為一個政府為了經濟與競爭力的維護,而忽略了環境保護?舉例說明(只舉台灣的處境亦可)
1.亂砍伐樹林
2.倒工廠廢水
3.空氣污染
4.噪音污染
四、 補充說明:
「恐懼之邦」是本很特殊的小說,書中引用非常多氣溫圖,並且參考了相當多文獻,更在書末整理出作者對氣候暖化、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等的觀點,以闡明作者的整體論述。所以這本書號稱「知識小說」,乃是藉著故事的鋪陳,提供讀者相關議題的知識,同時也藉著書中角色的口,來指導讀者如何理解這些知識。若以幾句話來概括作者的思路,那就是:藉助於有限的知識來探討人類無知的領域,人類很可能被誤導,無論是有意的或是無意的。因此,在如此基礎下所做的決策,是無意義、輕忽、浪費的,甚至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書中舉的一個例子是美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長期以來,管理人員為保護生態,在此執行了一些認為是對的策略,最終卻顯示為「無知、無能、破壞性的介入」。初始,麋鹿快要絕種,所以就滅殺麋鹿的天敵。爾後,麋鹿的數量急增,河狸就消失。河狸興築天然水庫的工作沒有其他生物取代,草原就開始乾枯,然後鱒魚和水獺消失,土壤嚴重流失。不久,公園管理者開始大量捕殺麋鹿,但生態的改變卻是永久的,以前的樹種和草原並沒有回來。而且,引進虹鱒,卻把原生種的鱒魚消滅。因此,作者重複強調:印地安人塑造「原始荒野」的方法,才是合理的,更在書中多次強調「田野調查」優於草率決策。(見本書第570、571、572、665、674頁)
那麼,地球資源與生物物種是否正在快速減少呢?本書作者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而指出:「還有人相信資源會用光是件不可思議的事。」(672頁)更認為:「2100年的人會比我們有錢得多,耗費更多的能源,有更少的世界人口,而且比我們享受更多的荒野大自然。我不認為我們要為他們擔憂。」(672、673頁)這樣的論點依據就是:缺乏強而有力的科學數據,證明地球資源正在耗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何作者無法同意「無悔策略」,積極鼓勵減少資源浪費、減少能源消耗與保護物種生存呢?問題就在於:是否要為下一代人類擔憂?
此外,本書為何定名為「恐懼之邦」?書中藉著已退休的思想生態學家霍夫曼教授之口加以闡明。霍夫曼指出:現代人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恐懼國」。它是在「政治–法律–媒體複合體」下,三方聯手以不斷製造恐懼的方式使人們就範,妄想著整個地球的環境要被破壞掉。而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後,東西方冷戰結束,就需要一個非常大的幻覺來接替。環境議題乃適時被引入,而「氣候遽變會帶來大災難嗎?」更是非常容易煽動人心。(184、536、538頁)
作者在文末尚指出:二次大戰前優生學的觀念盛行,提供了有心人士執行種族歧視、人種滅絕的合理基調。而優生學的引申其實並無科學的支持,其在今日更早已被遺忘,所以是個科學受政治力影響的典範。作者認為今日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操作,就類似當年優生學觀念盛行時的重現。特別是重複強調:在全球暖化議題為主流思考下,科學家為了爭取研究經費,會有意地調整長期觀察結果,如冰河面積、氣溫變化等資料;也會在相關論文或報告中,蓄意暗示人為影響氣候變遷的趨向。更且,作者引申出:「今天的大學是恐懼的製造工廠,它們發明新的恐懼,製造新的社會焦慮,規範所有新的限制。現代的恐懼國沒有大學的幫凶不可能存在。」(541、676~682頁)
這本書的重點應在於「懸疑與科幻」,主角們逐步揭發與阻止「環境解放前線」企圖操控的四大自然災難:即南極大片冰山將以一連串「準確時間爆炸」引發的靜力波導致崩解(252頁);峽谷上方暴風雨被火箭擊發,搭配長串電線期以改變下積雲層電流強度的方式,製造暴風雨或放大已存在的暴風雨之威力(372頁);大量散播亞硝酸菌或吸水的奈米粒子,以控制颶風的路徑(523頁);在90公尺深的海底製造海底山崩,搭配三台超音速氣渦式碎石機,強化海嘯規模,期望一連串的浪(稱之為波列),以每小時800公里的速度衝過太平洋(586、587、638、639頁)。若再加上能控制閃電電擊、使用藍圈章魚釋放神經毒素殺人等(521頁),科學的知識成為本書故事發展的重要工具,而這些與其他環境、氣候、生態等知識同步呈現,其實仍主要在強調這是個虛構的小說。所以,不能將這本書「用來做為學習科學方法最有效的補充教材」(第v頁),也不能因為作者對於部份議題做了充份的準備,就誤認整本書的科學知識都是事實而非虛構。
最後,本書對於氣候暖化的主要質疑,在於「冰島在20世紀的前半比後半暖和,自1970年以後,這些冰河開始持續性前進。」(52頁)「許多測站氣溫並未顯現長期增溫,反而是在下降。」(圖3~9、圖18等)「將測站氣溫資料做不同的調整,就會顯現不同氣溫變化趨勢。」(圖12~14、445頁)「印度洋裡的馬爾地夫群島,好幾個世紀以來海水位都沒有上升,在過去的20年還下降。」(117頁)「南極大陸6000年來一直在融化,但是最近確是越來越冷,冰越來越厚,而長期融化趨勢的停止與冰層變厚,可能是下一個冰河時期來臨的第一個表徵。」(232、241頁)「沒有人可準確測10天以後的天氣,而電腦模擬卻是在預測100年以後的溫度。」(297頁)等,這些其實在各相關學術論文中都已經深入討論,並非如作者所看到的如此淺顯。
譬如科學界早已知道氣候的變化不是單靠大氣環流運動,尚需與海洋環流同步配合。但是,大氣的變動快,而海洋的變動慢。因此,在19世紀末到1940年代的氣溫上升時期,有些地區出現快速增溫現象;但是自1945年左右大氣氣溫開始下降,其實是在等待海洋洋流進行調整;爾後1975年後全球氣溫開始快速上升,有些測站未出現增溫現象,有些測站則是異常增溫,這些都與測站附近洋流改變的影響有關。不過,大氣與海洋的交互作用,牽涉到二者物理與化學特性的不同,並非能簡單模擬與理解,所以目前電腦模式可以預測一個星期左右,當洋流變化可假設為不重要狀況下的大氣運動,卻無法預測一個月或更長期的洋流與大氣交互影響下的氣候變化。可是,如此基礎的觀點在本書中完全未提及,這可由本書未將「突然氣候變化」的觀點納入,也未探討部份「明天過後」電影的情景,可以被注意到。
五、 小組成員的個人感想:
做完了這組的報告之後,發現原來當個組長還真是不太容易阿,像是之前上台報告的Power Point,我就必須事先分配好每個人的主題,讓組員分工完成,這其中也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例如因為主題並沒有很多,所以主題不多加上組員有十個,也就因此會有一些人不用報告,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有點不想上台,所以就必須由我來決定了,我就想出了用抽籤的方式來抽出不用做的人,每個人在抽的時候的那種表情,讓我回想起來實在是很好笑,接著就是推促組員趕緊完成分配的工作,這也是很累,畢竟每個人的做事態度都不一樣,有些人很積極,有些人是那種要到最後關頭才會趕工的,所以我必須了解每個人的做事方法是怎樣的,這樣我才可以整理好整組的報告資料,不過經由此次的訓練,也讓我學習到如何去領導一個團體,使我收獲許多,以後遇到要領導團體的工作時,就不會那麼沒有經驗了!
六、 引用資料:
科學人雜誌網站:http://sa.ylib.com/book/bookshow.asp?FDocNo=725&DocNo=1162&CL=12
一、 恐懼之邦一書主要探討什麼?
一開始在巴黎,一位物理學家在替一位美麗的造訪者表演一個實驗室的實驗後,神秘死亡。之後在馬來西亞的叢林,一個神秘的買主買了致命的泡沫粉碎技術,他留下詳細的規格打造這些儀器。接著,麥克-克萊頓(作者)開始了他精彩扣人心弦的高科技緊張刺激小說(恐懼之邦),將科學事實與血脈賁張的小說結合在一起,最後帶到令人心臟停止跳動的結局高潮。這本書是克萊頓範圍最廣的懸疑小說,它將讀者從冰島的冰原帶到南極的火山,從亞利桑那的沙漠帶到所羅門群島的熱帶叢林,從巴黎的街上到洛杉磯的海灘,就好像你坐著摩天輪一樣,高潮趺起,使你的大腦一直在換更高的檔。它使你透不過氣來,同時卻能使你深思。
恐懼之邦綜合了奇情怪異的情節、先進的科技以及卓越的調查研究,充滿讓人坐立難安的懸疑以及引發爭論的想法,主要在探討在現代這個世界,知識是如何地被操控而不為人知。
二、 你是否贊同此書說拿環保造成「恐懼」以便凝聚國家認同的說法?事實上溫室效應不嚴重嗎?事實上有關環保團體所宣稱溫室效應災害的每個預言,2006-2007都已應驗了不是嗎?
1. 我贊同拿環保造成恐懼以便凝聚國家認同的說法,因為人總是在有危機意識出現時才會去針對這個問題加以解決,否則是不會去關心這個問題有多嚴重的。
2. 溫室效應目前已非常嚴重,恐懼之邦是本小說,而非學術類的書籍,所以對於他內容的真實性,應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3. 環保團體宣稱的每個預言,的確在2006~2007年都已應驗了。
三、 你是否認為一個政府為了經濟與競爭力的維護,而忽略了環境保護?舉例說明(只舉台灣的處境亦可)
1.亂砍伐樹林
2.倒工廠廢水
3.空氣污染
4.噪音污染
四、 補充說明:
「恐懼之邦」是本很特殊的小說,書中引用非常多氣溫圖,並且參考了相當多文獻,更在書末整理出作者對氣候暖化、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等的觀點,以闡明作者的整體論述。所以這本書號稱「知識小說」,乃是藉著故事的鋪陳,提供讀者相關議題的知識,同時也藉著書中角色的口,來指導讀者如何理解這些知識。若以幾句話來概括作者的思路,那就是:藉助於有限的知識來探討人類無知的領域,人類很可能被誤導,無論是有意的或是無意的。因此,在如此基礎下所做的決策,是無意義、輕忽、浪費的,甚至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書中舉的一個例子是美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長期以來,管理人員為保護生態,在此執行了一些認為是對的策略,最終卻顯示為「無知、無能、破壞性的介入」。初始,麋鹿快要絕種,所以就滅殺麋鹿的天敵。爾後,麋鹿的數量急增,河狸就消失。河狸興築天然水庫的工作沒有其他生物取代,草原就開始乾枯,然後鱒魚和水獺消失,土壤嚴重流失。不久,公園管理者開始大量捕殺麋鹿,但生態的改變卻是永久的,以前的樹種和草原並沒有回來。而且,引進虹鱒,卻把原生種的鱒魚消滅。因此,作者重複強調:印地安人塑造「原始荒野」的方法,才是合理的,更在書中多次強調「田野調查」優於草率決策。(見本書第570、571、572、665、674頁)
那麼,地球資源與生物物種是否正在快速減少呢?本書作者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而指出:「還有人相信資源會用光是件不可思議的事。」(672頁)更認為:「2100年的人會比我們有錢得多,耗費更多的能源,有更少的世界人口,而且比我們享受更多的荒野大自然。我不認為我們要為他們擔憂。」(672、673頁)這樣的論點依據就是:缺乏強而有力的科學數據,證明地球資源正在耗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何作者無法同意「無悔策略」,積極鼓勵減少資源浪費、減少能源消耗與保護物種生存呢?問題就在於:是否要為下一代人類擔憂?
此外,本書為何定名為「恐懼之邦」?書中藉著已退休的思想生態學家霍夫曼教授之口加以闡明。霍夫曼指出:現代人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恐懼國」。它是在「政治–法律–媒體複合體」下,三方聯手以不斷製造恐懼的方式使人們就範,妄想著整個地球的環境要被破壞掉。而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後,東西方冷戰結束,就需要一個非常大的幻覺來接替。環境議題乃適時被引入,而「氣候遽變會帶來大災難嗎?」更是非常容易煽動人心。(184、536、538頁)
作者在文末尚指出:二次大戰前優生學的觀念盛行,提供了有心人士執行種族歧視、人種滅絕的合理基調。而優生學的引申其實並無科學的支持,其在今日更早已被遺忘,所以是個科學受政治力影響的典範。作者認為今日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操作,就類似當年優生學觀念盛行時的重現。特別是重複強調:在全球暖化議題為主流思考下,科學家為了爭取研究經費,會有意地調整長期觀察結果,如冰河面積、氣溫變化等資料;也會在相關論文或報告中,蓄意暗示人為影響氣候變遷的趨向。更且,作者引申出:「今天的大學是恐懼的製造工廠,它們發明新的恐懼,製造新的社會焦慮,規範所有新的限制。現代的恐懼國沒有大學的幫凶不可能存在。」(541、676~682頁)
這本書的重點應在於「懸疑與科幻」,主角們逐步揭發與阻止「環境解放前線」企圖操控的四大自然災難:即南極大片冰山將以一連串「準確時間爆炸」引發的靜力波導致崩解(252頁);峽谷上方暴風雨被火箭擊發,搭配長串電線期以改變下積雲層電流強度的方式,製造暴風雨或放大已存在的暴風雨之威力(372頁);大量散播亞硝酸菌或吸水的奈米粒子,以控制颶風的路徑(523頁);在90公尺深的海底製造海底山崩,搭配三台超音速氣渦式碎石機,強化海嘯規模,期望一連串的浪(稱之為波列),以每小時800公里的速度衝過太平洋(586、587、638、639頁)。若再加上能控制閃電電擊、使用藍圈章魚釋放神經毒素殺人等(521頁),科學的知識成為本書故事發展的重要工具,而這些與其他環境、氣候、生態等知識同步呈現,其實仍主要在強調這是個虛構的小說。所以,不能將這本書「用來做為學習科學方法最有效的補充教材」(第v頁),也不能因為作者對於部份議題做了充份的準備,就誤認整本書的科學知識都是事實而非虛構。
最後,本書對於氣候暖化的主要質疑,在於「冰島在20世紀的前半比後半暖和,自1970年以後,這些冰河開始持續性前進。」(52頁)「許多測站氣溫並未顯現長期增溫,反而是在下降。」(圖3~9、圖18等)「將測站氣溫資料做不同的調整,就會顯現不同氣溫變化趨勢。」(圖12~14、445頁)「印度洋裡的馬爾地夫群島,好幾個世紀以來海水位都沒有上升,在過去的20年還下降。」(117頁)「南極大陸6000年來一直在融化,但是最近確是越來越冷,冰越來越厚,而長期融化趨勢的停止與冰層變厚,可能是下一個冰河時期來臨的第一個表徵。」(232、241頁)「沒有人可準確測10天以後的天氣,而電腦模擬卻是在預測100年以後的溫度。」(297頁)等,這些其實在各相關學術論文中都已經深入討論,並非如作者所看到的如此淺顯。
譬如科學界早已知道氣候的變化不是單靠大氣環流運動,尚需與海洋環流同步配合。但是,大氣的變動快,而海洋的變動慢。因此,在19世紀末到1940年代的氣溫上升時期,有些地區出現快速增溫現象;但是自1945年左右大氣氣溫開始下降,其實是在等待海洋洋流進行調整;爾後1975年後全球氣溫開始快速上升,有些測站未出現增溫現象,有些測站則是異常增溫,這些都與測站附近洋流改變的影響有關。不過,大氣與海洋的交互作用,牽涉到二者物理與化學特性的不同,並非能簡單模擬與理解,所以目前電腦模式可以預測一個星期左右,當洋流變化可假設為不重要狀況下的大氣運動,卻無法預測一個月或更長期的洋流與大氣交互影響下的氣候變化。可是,如此基礎的觀點在本書中完全未提及,這可由本書未將「突然氣候變化」的觀點納入,也未探討部份「明天過後」電影的情景,可以被注意到。
五、 小組成員的個人感想:
做完了這組的報告之後,發現原來當個組長還真是不太容易阿,像是之前上台報告的Power Point,我就必須事先分配好每個人的主題,讓組員分工完成,這其中也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例如因為主題並沒有很多,所以主題不多加上組員有十個,也就因此會有一些人不用報告,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有點不想上台,所以就必須由我來決定了,我就想出了用抽籤的方式來抽出不用做的人,每個人在抽的時候的那種表情,讓我回想起來實在是很好笑,接著就是推促組員趕緊完成分配的工作,這也是很累,畢竟每個人的做事態度都不一樣,有些人很積極,有些人是那種要到最後關頭才會趕工的,所以我必須了解每個人的做事方法是怎樣的,這樣我才可以整理好整組的報告資料,不過經由此次的訓練,也讓我學習到如何去領導一個團體,使我收獲許多,以後遇到要領導團體的工作時,就不會那麼沒有經驗了!
六、 引用資料:
科學人雜誌網站:http://sa.ylib.com/book/bookshow.asp?FDocNo=725&DocNo=1162&CL=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