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2 21:09:53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教育+宗教(嘉露)

視傳系 張嘉露

教育

在教育這個課題上,做學生的我們都很有感想,現在的我們還是在教育的體制下。就我自己來說的話,其實要講的可以很多,不止是現在學生的身份,原因是過去曾經在台灣以外的地區成長,在我高中以前的十幾年,我一直都在香港受教育,而是到高中時,才來台灣讀書的。

我是個在香港長大的香港人,只是家庭因素,因而來台就讀。之前我在香港時,讀的是中學,光在體制上,就有很大的不一樣。那邊的小學跟台灣一樣的六年制,在中學方面是七年制,那是因為以前受英國殖民統治的關係,所以沿用七年制,之前有看到香港中學方面的部分,有想把現在的七年改成為六年,就是像台灣的初中、高中各三年,不過這都是還未真正的實行。在我之前讀的還是七年制中學,說起來它有一定的複雜性。這個七年,前三年在學校裡稱為初中,四五年級稱高中,其實通常只講高年級低年級,之後的六七年級為預科。而我那時在香港就讀的最後一年,就是那裡的中學四年級。

在香港的中學體制裡,大部分的中學在中三時,會有校內的統一考試,把成績不合學校規定的學生加以退學,而那時學生的選擇就只有離開找別的中學就讀,如找不到或沒有意願讀書時,則是出社會。在那裡的中學,當時還是有所謂的成績差距,在我就讀那時,中學都會評定為五級,根據小學六年級所考的學能測驗分發中學,那時是考中文跟數學的測驗,那時全香港的小學生都要考這個測驗,這算是學生第一個參加的公開考試。所以每所中學就有了學生素質的不同,每一位家庭都希望小孩到第一級,所謂BAND1的中學,會認為對小孩將來考大學有幫助,就像台灣有的一些明星學校一樣,在香港,情況還是相似的。不過現在香港的中學分等已改為三級,而小學升中的學能測驗好像也取消,這都是我沒有經歷過的。

在中學裡,中三的考試是學校自己評估成績,不算是公開的考試,不過我們卻要在這個時候,選擇自己是文科還是理科,因中五時會有一個全港中五生的考試,是所謂的會考。會考對學生來說非常的重要,這幾乎關係到能不能讀下去,考不好的學生分數沒到本身中學的要求,則要到處去找學校讀預科,因沒讀預科就不能考大學,到了中七考大學時則再要考一個公開的高考。在那裡的學生,跟台灣學生一樣,有著很大的升學考試壓力。

說到我本身的經歷,我在小學升中時分發到一所程度很好的中學,評等大概是BAND1左右,在中三時這學校沒有退學生的制度,讓我們整個年級升上中四,只是還是會分文理科,那時我的學校以理科的學生為重,以致同學都有讀理科比較好的迷失。像我那時中四到了理科,不過讀了一個學期,說起來讀得很辛苦,會覺得讀得很沒成就感,在後來本來我之前還不錯的成績,到了那時就一落千丈,以致成為老師同學眼中不用功的學生。到最後甚至沒有再讀下去,休學了一段時間。不過就在那時,我在台灣的爸爸希望我來台灣生活,在這裡繼續學業。可能是那時我爸看我也讀不出個甚麼來,要我在台灣重新開始,之後我就過來台灣讀高中了。

在剛來台灣時,我的壓力也很大,有點不適應這裡的生活。畢竟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在剛開始時,很多的地方都不適應,很多地方都不懂。那時的我國話都不太會講,不太會聽。在學校裡,有很多時候老師同學講的話都是用猜的。不過就是因為來了這裡,我開始選了這裡的廣告設計就讀,因在以前,我一直很想讀有關美術的科目,雖然到後來,所讀到跟我想像的不一樣,不過我相信還是學到一點東西,是我之前沒學到的。而且到了高三那一年,這對學生來講是壓力很重的,不過在台灣整個的高中生涯,給了我很多的回憶,這裡的老師跟那裡老師的不同,環境的不同。也認識了這裡的朋友,兩個地方的人給我的感覺都不太一樣,在價值觀方面的不一樣,都讓我感受了不少,也漸漸的喜歡這個地方。以致現在我在大學,仍在不斷的學習,就我來說的話,在兩個地方受到的教育都不一樣,其實都有其無奈的地方,就像是說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而我們都一直要去適應這種模式。我們知道這不一定是對我們最好,不過我們還是要繼續的進行,對前途都有一定的憂心,怕自己在社會上找不到定位,這都是我們所害怕的。


宗教

在宗教這個課題上,好像是有一點的沉重。這是對我的感覺吧,因宗教在很多時候,講到的都是些很深層的東西,關於生命的議題,這對我來說,有不少的沉重感。宗教對人來說,可能是一種精神寄託,那可能是種倚靠。而在台灣的社會裡,沒有一個特定的宗教,反而顯得這裡有這方面的自由。不過在我們學到的歷史中,在西方的國家,宗教所有的力量、影響力,是比我們想像的來得重。就算是現在社會來說,宗教也是有其一定的影響力。

不過我想宗教最中的影響,是在心靈方面的。就我自己來講,現在的我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不過我的思考方面,還是深受其影響的。在我以前的中學,為基督教學校,所以會接獲到很多有關這個宗教的訊息。在學校裡,老師都是有這個信仰,雖然在課堂上沒有強調宗教的部分,不過我們對這個宗教卻有一定的認識,而且師長們都會鼓勵學生去跟隨這個信仰,也會有些宗教活動鼓勵我們參加。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我非常的相信這一個宗教,而且常參與些活動,去教會、團契等等。現在的我不是不相信,我對這個宗教的一些理念有著種執著,就像我認為世界上一定會有一個神,世界是不可能憑空出現的,我相信。不算是完全的無神論者,不過卻對教會的活動不感興趣,因其對其他信念的異他性讓我感到了不安。像在這個宗教裡,說的是信者得永生,可是我一直不太能感到平安,我的親人裡不全是相信信仰的,很害怕這樣的話,他們是不是就跟天堂無緣,這是我所不安。而且在我認識的人裡,如果都是這樣的話,那會讓當時本身相信的我感到不安,有時一些基督教所發表的話,卻會讓我感到了心寒。可能那只是一部分的人,不過我對他們偏激的語言跟行為,覺得有點的不適合。我有時會覺得人在生活中有各種的壓力,這就是一個心靈舒坦的途徑,所以才要說自己是罪人,這樣心裡才是會比較平安。不過在現實中的一些信徒,卻是因為自己本身做了很多不好的事,為了減輕罪惡感,才來信奉上帝,不過卻不曾改過。雖然在我們的身邊,還是有很多善良的信徒,有人說信仰讓人感到喜樂,也讓信徒本身發展出好的人格特性,因他們是以服務人為主,很多社會上的慈善活動,都有宗教的支持,有著關懷大眾的心。

我知道信仰其實最重要的是導人向善,只要它是告訴你要做一個好人,那其實就已經夠了。因那都是以善為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