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1 17:21:47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環保+教育(范鶴)

生化系 范鶴

全球暖化是現在科學家及政治家都相當棘手的問題。沒有一個人不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解決問題總要先找到問題的根本,而BBC出的這篇影片,就是在對現在大家都知道的理論作反駁:
英第4頻道紀錄片引起爭議 全球暖化是大騙局?
深度報導 | 全球暖化


作者:陳維婷(加州理工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生)
3月初,歐盟各國為了對抗全球暖化,積極討論起未來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計畫,然而3月8日,英國電視第4頻道(Channel 4)播出了自製的紀錄片《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以全然迥異於當前主流觀點的態度,討論全球暖化的相關議題。在長達1小時13分鐘的影片中,不斷提出「暖化現象並非人類活動所致」的說法,並訪問許多氣候學家,最後結論認為太陽活動才可能是近來暖化的主因,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微不足道。
該片播出之後引發諸多爭議與風波,英國幾家報紙社論均對此紀錄片的動機與呈現方式,提出質疑與憂心,一位受訪科學家更發函抗議受訪內容遭誤用扭曲,《全球暖化大騙局》製作人德肯(Martin Durkin)隨後則以「並無此事,片中對該科學家發言均正確呈現」回應外界批評。 http://e-info.org.tw/?q=node/20722
工業發展真的會產生很多廢氣,而這些廢氣就飄浮在我們的生活中。走在路上有汽機車排放出來的廢氣;工業區的煙囪也排放出許多化學物質,這些的確造成我們生活品質上的問題。但是太陽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想太陽黑子活耀期間,我們的手機通訊還有一些雷達都會被干擾,由此可見太陽的影響力。
人云亦云,而專家說的話更具有公信力。但我們也許要思考一下那些專家的背後身分:也許專家的背後有財團在贊助他,他不得不只說出事情的負面;也許專家本身也是政治家,他必須提出對自己有利的政見,而將事情的真相帶入極端。對於環保這件事情,每個人都有責任,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對的。有人說少用免洗筷可以減少砍伐木材,但在我認為,不使用免洗筷而使用一般筷子,洗筷子的時候也是需要使用清潔劑,而清潔劑也會造成環境傷害,那環境傷害和木材砍伐之間的取捨:環境破壞了就算投入大量資金也是很難救回來,但是木材只要砍一棵就種一棵,這樣可以無限循環。那這兩者之間的取捨,又會是怎麼樣?
但也有確切是對環境有幫助的政策:像是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使用垃圾袋。我有時候會想,像垃圾再回收,對於再製公司而言,似乎是高成本的工作,那為什麼還會有公司要做呢?一件垃圾回收後,要先用機器大致分類,分類完還要清洗,之後還要融掉,加入部分原料,才可以製成再生產品。這樣的過程,不如直接買進原料製成成品這樣成本還比較低。但還是有人可以不把利益擺第一。
現代人會注重環境保護,有一大原因是因為自己本身。因為近年來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大家注意到了明顯的變化,才會有所警覺。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常跟我說,以前我小時候都不需要吹冷氣,不知道為什麼你們現在一天到晚都再喊熱,真的有這麼熱嗎?但是我常常就在想,以前的熱是28~30度,但是現在的熱是32度了(小時候)。而且你們以前沒有冷氣排放熱氣,現在是不開冷氣就得要受到別人家裡的熱氣。但考慮在電費上的問題,我也就聽媽媽的話,少吹一點冷氣了。
氣溫升高的原因來自大氣層,大氣層是地球生態的一部份:它讓我們能夠留住太陽的熱量,以維持我們所需要的溫度;它保護我們的皮膚,免於受到紫外線的照射。但因為我們的環境汙染,使得大氣層破洞,全球氣候暖化。也許全球暖化的主因真的想影片所要訴說的是因為太陽活動所導致的,但有時候,片面的向大家把事情說的嚴重一點,對於大家的行動力,會有更上一層的效果!


小六生學力檢測 作文能力退步
更新日期:2007/05/28 14:59


台北市教育局針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基本學力檢測,結果不但沒有什麼進步,作文達到四、五級分的人數,反而比前一年還要少。
國語課老師出題考程度,為了加強孩子的國語文能力,台北市教局從95學年度開始,針對國小一到四年級,每週增加一堂國文課,成果如何呢?作文不進反退、理解能力差、又不會分段。在六級分的作文評比,大家平均落在二到四級分,也就是文章根本不太通順。教育局認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國小國語文課程從原本每週十堂,減半變成每週五堂影響真的很大。如何救救孩子的教育?恐怕真的不能像這樣因噎廢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28/69/ezel.html
12年國教 6成民眾沒信心
更新日期:2007/06/14 07:10 記者: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教育部提出的十二年國教,普遍有「瞭解很少,期待很高,信心很低,時機不宜」看法。
有近6成的民眾對十二年國教可降低學生升學壓力沒信心,且在各項配套措施中,民眾對免試進入社區高中就讀、高中職也用學區畫分來決定就讀學校兩項的支持度最低。
這項調查是台師大教育研究中心在今年5月2~7日,在台灣地區23縣市,以20~55歲的民眾為抽樣訪問對象,電訪所得。
台師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廖遠光說,有77%的民眾知道教育部今年推出十二年國教,但多數民眾只知名稱,卻不了解這項政策的內容是什麼,有80%的民眾表示不知道十二年國教的確切內容……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613/2/ftg4.html
不管是國中還是高中,甚至到了大學,很多老師都會對我們說一句話:你們真的是一屆不如一屆了。
仔細想想這句話的含意,到底是在說我們的資質越來越爛,還是說我們越來越懶?沒錯,從大人的角度來看,現在的我們,的確是比以前來的怠惰。但這也是因為大環境改變才會間接造成這種後果。
也許十二年國教本身的意義是要降低學生的升學壓力,但實際上真的有用嗎?事實上,我們只是晚別人感受到壓力、晚別人出社會好幾年,而待在學校養成的嬌生慣養個性,更會為以後找工作埋下不好的種子。
以前,要上初中必須經過考試,能上高中的人少之又少,上大學更不用說。現在則是大學生碩班生滿街跑。這原因可以追究起義務教育的延伸和高中大學的擴建。也因為高中大學變多了,要考上大學變成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然而這樣真的是好事嗎?學歷增加真的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學歷的增加,企業們所要求的就越高。他們要求的人才已經不在是以前的初中畢業、高職畢業了。他們希望是有上進心且肯吃苦耐勞的大學生、碩班生。但這些人在台灣現在的教育體系,是很難尋找的。因為在企業們的眼中,現在的六、七年級學生,都是所謂的草莓族。撇開草莓族不談,現在企業的主管普遍都是我們上一輩的人。就像第二篇報導說的,他們會對十二年國教沒有信心,進而影射到我們身上。
工作態度差?能力不足?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這就是上一輩人對我們的評語。以工作態度來說,現在剛出社會的人,都會有散漫的感覺。因為他們還有家裡當作依靠,認為這份工作就算丟了還是可以靠家裡吃飯;能力真的不足嗎?在我的感覺,現在大學生的程度跟以前的初中畢業是差不多的。看第一篇報導,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已經退步了,那升高中、升大學考作文時的門檻是否也降低。這將會造成我們社會語文一代比一代能力退步;而最後一項,應該說是大家共通的期望,但是對於剛出社會的人應該說是一種奢望。
教改的本質是好的,但操作方法不對。有所得必有所失,不可能不用付出就可以得到甜美的果實。所以不必過於溺愛現在的孩子,應該讓他們在半壓力半快樂的環境下成長,而不是縱容他們完全沒有壓力。畢竟,讀書只是一種充實自己的途徑,而教育是一條輔助的環境,而就業則是實現自我理想的一種作為。
葉蝶 2007-06-21 17:27:41

危險心靈裡頭,謝政傑的爸爸說,是什麼教育,使得小學生不會算數學,大學生不會寫作文?

現在改心得到這裡,還算看到有學生誠懇講出自己的話。
(許多人把網路別人的資料拿來當作「自己的心得」或「自己的論文」?卻告訴老師:我不會作文?!)(老師並沒有要你們寫作文哪!這門課會盡量朝通識而不是文學走去,就是因為這幾年來,「大學生不會寫作文」,而逼得老師改變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