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2 14:53:08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電影欣賞--明天過後

明天過後<電影影評>

資工系 蔡鎮州

雖然它是一部災難片,但我寧願用一種省思的態度去看他,電影中有特別提到關於溫室效應引起全球氣候急遽變化的劇情。

《明天過後》的劇情大致是:一位在南極探測研究的氣象科學家傑克(Dennis Quaid飾)發現溫室效應已悄悄在南極大陸冰川產生異常現象,推斷全球未來幾年內的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地球進入下一個冰河時期,因此強烈建議美國政府應修正不當的環境政策以避免溫室效應繼續擴大,但不為政府所接受。然而,大自然反撲的速度卻遠比科學家預測的時程還要快,全球氣候陡然下降,美國北部各州人民逃難不及均慘遭冰封。而傑克冒死前往溫度急遽下降的紐約冰原,只為了營救因參加益智比賽而受困於冰封紐約的兒子山姆(Jake Gyllenhaal飾)…。
  
印象裡,溫室效應只會讓天氣一年比一年暖和、海平面會升高、各地氣候會異常變化等等。比較納悶的是:溫室效應怎會讓地球冰封?就這一點,《明天過後》提供了一個頗有道理的解釋。全球氣溫一旦升高,極地冰原將逐漸融化注入海中,一方面使海平面升高(荷蘭、馬爾地夫等國將直接遭殃),另一方面將使海水淡化。淡化的海水使得全球最大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動,阻斷來自赤道的溫暖洋流北上,失去調節北大西洋氣候的功能。因此一些靠暖流得以使氣候溫暖的國家,像是英國、歐洲、加拿大或日本等將迅速變得寒冷而不適人居住。甚至會引發與颱風(熱帶性低氣壓)恰恰相反的寒帶性暴風雪,暴風眼的氣溫甚至會垂直下降使暴露在空氣中的物體瞬間冰封…,聽起來還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溫室效應長久以來就是個備受關注的環保議題,人類過度使用地球上的資源,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氣候大改變。影片一開始是氣候學家傑克霍爾觀察史前氣候研究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接著東京就下起巨大的冰刨,空前的颶風襲捲夏威夷,印度罕見地飄起雪來,洛杉磯更是颳起史無前例的龍捲風。不尋常的氣候透露著警告的訊息。氣候學家傑克霍爾預測全球氣候將會改變,地球再度進入冰河時期,只是他沒有想到竟然是如此的快。

雖然《明天過後》的劇情極其老套,父子隔閡、父救子以及父子冰釋的親情描述顯得有點老套,加上兒子的愛情部分也乏善可陳,過多劇情像是媽媽照顧來不及逃離的病童、隨傑克營救山姆的科學家自我犧牲等等都顯得是刻意堆砌出來的煽情內容,不過英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等待生命結束時喝著陳年老酒那一幕倒真心令我動容。電影特效部分的確值得一看,導演在結尾時還刻意弄上一段太空人從外太空看災難後的地球畫面,竟是如此清新、潔淨而亮麗,反諷人類糟蹋地球之意不言可喻。《明天過後》的災難主要來自溫室效應,而助長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有六成以上來自車輛機器燃燒汽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臭氧及氧化亞氮等廢氣,算是主要的罪魁禍首,另外有兩成來自冷氣冷媒中所含的氟氯烷,其他像是農業用油及瓦斯產生的甲烷或氟化物等等也都或多或少直接加速溫室效應。以台灣高科技產業著稱的科學園區半導體廠及一些TFT-LCD廠來說,製程中使用的清洗劑全氟化物就比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還來得嚴重。車輛、冷氣、工廠…諷刺的是這些都是科技進步的產物,我們離得開這些文明嗎?顯然這些災難是無解的,而電影《明天過後》的科學家也是束手無策,只有救多少算多少的無奈結局。
電影裡完美而驚人的特效描述短短幾天內全球各地異常的氣候(東京下冰雹、印度大風雪等)全數出籠,洛杉磯遭超級龍捲風襲擊、捲走半面辦公大樓的畫面有著無比的震撼。而海水倒灌吞噬紐約街道、淹沒自由女神像那一幕,以及後來迅速冰封的特效很逼真,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直到畫面中出現空軍直昇機駕駛員急凍墜落,英國氣溫急速下降,美國政府才驚覺事態嚴重。導演羅倫艾默利奇(Roland Emmerich)在此還以反諷的手法描寫美國難民大舉湧入墨西哥以避寒,電影中甚至安排美國總統來不及逃難冰死在途中…。

震驚!是我看完的感覺。任何事情以現在人類文明,都是人類可以預防及抵抗,但是天災則讓人類束手無策。在片中我看到突然下起的大冰雹、突然颳起的龍捲風、颶風,人類安逸過日子太久了所以片中的人似乎都被嚇傻了,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滿臉的驚嚇寫在臉上,甚至有人拿起相機猛拍龍捲風的畫面,(奇怪,此時不是應該要趕快逃難要緊,怎麼還有時間拍攝。)最誇張的是電視台的記著都SNG連線報導,每個人都好像不要命一般。這讓我想起台灣的記者,也是冒著大風雨報導颱風。影片中的記者受傷罹難了,同樣地,現實生活中的一位台灣記者,在前不久也是因報導颱風而殉職。透過影片我看到大自然那股巨大的力量,是人類無法力抗的力量。颶風來了,我們不可能與它拉扯說,不要把我帶走。人類面對大自然,是那樣的束手無策,像一隻隻待宰的羔羊,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
在影片中我看到人類的無助,面對大自然只能任它擺佈,我想到若是我遇到那樣的災難,我會如何做?害怕?尖叫?我實在不敢想像。片中傑克霍爾的17歲兒子山姆被困在紐約的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避難,霍爾告訴他不要出去,因為過不久室外溫度將會下降到-150度,要待在室內想辦法儘量取暖。不知道為什麼剛好他們是選在圖書館避難,也許是導演故意安排的。在市區要取暖,你沒辦法去砍材,而且當時的環境是淹大水,大家都跑到圖書館的頂樓,唯一可以取暖的材料就是燃燒書本,因為圖書館的藏書量非常大。當你面對求生與人類文明時,你要選擇哪一項?不燃燒書本你將會凍死,但是要燃燒書本等於是將人類的文化資產給燃燒掉。劇中有一位看起來像是學者的,他在面臨求生之時還在選擇要保留哪些書,最後他搶救了唯一一本手寫的珍藏書,直到他被獲救了,手裡還是拿著那本珍藏書,我想導演是想表達災難之時人人自危,誰會想到文化資產。當災難過後,還有人為全人類保留一本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文化資產,象徵著人類的文明並沒有完全消滅。而那位學者手裡拿著那本書,代表著災難過後,人類的文明、文化即將重新出發。
在這部電影中,我亦看到了一些文化的差異。片頭一開始是霍爾在印度演講,而印度那時候竟然下大雪,符合他的理論,全球氣候真的是在改變。在他演講完時,出門要搭計程車,但是卻叫不到任何一台車。此時有位教授來跟他說非常支持他的理論,是否可以約個地方談談?可是這時霍爾正苦惱招不到計程車,只見那位教授吹起口哨,馬上就停了一輛計程車在他們的面前。這就是地方文化的不同了,在美國霍爾是招手喊聲:Taxi!馬上就停了一輛車。但是在印度不同,他沒有入境隨俗學當地人如何呼叫計程車,所以他根本招攬不到一台車回飯店。這是我對於影片剛開始的深刻印象。當美國總統宣布南部的居民撤離時,我看到大量的美國難民往南逃難,大家都想要進入墨西哥。可是墨西哥政府並不開放邊界,造成許多的民眾非法入境,等到美國總統宣布取消對墨西哥政府的債務,墨西哥才開放邊界,收容美國難民。我看到影片中有美國難民營時,心中感到怪怪的。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國,結果卻淪落到要到別人的土地上當難民。或許是刻板印象吧!應該只有第三世界的人民才有可能當難民,所以當我看到先進國家的人民當難民時,心中感覺怪怪的,更何況逃難的只有美國難民。
片尾在冰風暴之後,太空人從外太空看地球,所看到的地球是如此的清澈美麗,我想它代表著地球自己清理人類所造成的髒污,所以才有一連串的天氣現象。等到它清理乾淨後,就又恢復它原本清新的美貌。所以還是衷心期盼人類從此能夠愛惜這個地球,保護地球上的環境,不要等到影片中的劇情發生在現實生活時才想要想辦法解決,那時已經為時已晚了。
根據影評,有人看完這部片子覺得太過於誇張,某些科學與現實生活中不符。電影中描述南北極冰帽的融解將大量的水注入海洋,影響了原本穩地我們氣候系統的水流,有科學家認為這不可能。也有人看完這部電影當天,決定不開冷氣睡覺,做作愛護地球的行為,等兩極化的反應。這部影片不只視覺效果好,氣候的議題更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畢竟人類大量製造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是個不爭的事實,所以造成熱烈的討論。我的感想是,不管他電影中氣候科學是不是正確的?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可能發生?畢竟導演已經達到他的目的:希望提醒世人一個重要訊息:「全球氣候的劇變是個大問題,全世界的國家都應該通力合作拯救地球。」更何況最近這幾年全球的天氣的確的怪象特別多。就拿最近台灣的例子來說,都已經是冬季了卻還有颱風,這是以往所沒有的。而南台灣的天氣在十二月份了還是很溫暖,還有人穿短袖。這不是個怪異的現象嗎?雖說好萊塢片是商業片、娛樂片,但它還是能有些深度的,讓觀眾在享受聲光視覺效果的震撼之外,還能有所省思:到底我們對地球做了什麼?
葉蝶 2007-06-19 08:59:50

寫得很細緻,也觀察到了很多影片一帶而過的劇情中隱含的東西。好好的看一部影片,能有此收穫,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