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2 14:39:25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電影心得--中央車站

經濟系 林芸夙


我看的電影是中央車站。
劇中的女主角朵拉在里約熱內盧最主要的火車站-中央車站,為不識字的人寫信。寫一封信收一塊錢,如果需要代寄,就再加一元。這一天,安娜帶著她九歲的兒子約書亞來,因為約書亞一直很想見他素未謀面的爸爸。
朵拉和鄰居艾琳以念白天寫的信取樂,她們認為重要的信就寄,其他的信則統統扔掉,如果兩人意見不同,就把信收進抽屜改天再決定,約書亞給父親的信就在其中。
第二天,安娜與約書亞又來到 中央車站 ,口述了第二封信給約書亞的父親,但一出車站,安娜就發生車禍身亡,約書亞就這樣成了孤兒,在中央車站流浪。朵拉基於同情將約書亞帶回家,沒想到竟因此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讓她和這個原本和她毫無關係的小男孩距離越拉越近。
在義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的作品中,「城市」一直在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是,「都市」的種種行為,成了現今大多數人們的思想主軸。在都市中,我們呼吸著、生活著、流動著,都市生活一直是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精神象徵,在如此濃重的精神象徵壓力下,人們在都市的大怪獸下生活,所具備的行動只是來來去去的流動,沒有多餘的情感,沒有多餘的話語,只有麻木的雙眼與僵化的面容。
而這部電影就是這樣一部反省著現代都市生活,並進而探討「尋根」議題的電影。故事從里約熱內盧的中央車站開始,朵拉與小男孩約書亞的偶然相遇,小男孩藉由尋找父親的過程來找尋自己現階段人生的定位,而朵拉則經由帶領約書亞找尋他素未謀面的爸爸的過程,尋回自己本真的人性、情感,發掘她那已迷失的真正自我。
因此,電影的意圖說明著「尋找」的動線,故事以「車站」為中心。「車站」是一個陌生而快速流動的地方,在車站中,人們可以從一個地方流動到另一個地方,從都市繁華流動到鄉間純樸。於是,尋找爸爸的小男孩和尋找自我的女人,在一個尋根的國度裡,從火車車站到公車車站,從都市車站到鄉間車站,他們心伴著心踏上了真愛的旅程。旅途以車站及公路牽引著兩者之間情感的真正流動,而真執的情感則在這一種遠離都市的自我情緒過程中滋生。當沿途的風景越來越陌生,陌生的環境使自我向內追尋,朵拉與約書亞的情感,則越來越為接近。
看完這部片後令我感觸良多的,不僅僅只是朵拉和約書亞之前的情誼,還有在這個第三世界國家巴西裡人們的生活型態。文盲的數量還是不在少數,且在這樣的國家中,人民的生命幾乎完全沒有保障:在車站偷包餅乾的小偷可以立即被商店老闆槍決、朵拉可以因賣約書亞給人口販而買到一台電視、在約書亞的母親車禍身亡後,竟完全沒有任何賠償或是事後的處理等等,令我感到十分震驚。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大部分皆處於貧窮及失業的狀態,是否政府早該提出改進的政策?
近三十年來,沒幾個國家像巴西這樣,經歷了那麼多痛苦的改變。近年來的工業 化造成國內人口移動;新的人潮不斷湧進,各大都市措手不及,一片混亂。在70年代,東北方有數百萬人拋下家園親人,割捨文化傳統,被軍方政府宣稱的「經濟 奇蹟 」的幻影吸引。但是這些承諾並沒有實現,失業率大幅上升,巴西南方各大都市人口過剩,犯罪率也相對提高。到了90年代初期,整個國家的情勢更為混亂。八十多萬的巴西青年選擇離鄉背井,去追求家鄉所沒有的機會。巴西這塊土地被發現五百年來,頭一次變成一個遷居者的國家。
如今,新世紀即將來臨。不知為何,這個國家儼然成熟。我們知道能馬上解決第三世界經濟結構問題的說法,只是個荒但無稽的理論。我們也知道大量的人口遷徙不可能解決問題。我們終究必須得和自己攤牌,面對這個真正的自己,與那個由高壓統治的威權政府、否認巴西近代 真相 的官方電視台,所創造出來的假象,截然不同。
導演華特薩勒斯的電影,一向顯現出找尋現代人關於「放逐與找尋自我認同」的主題。電影解釋著在都市化與工業化過程中,因人口之間大量的遷徙移動,新的人潮不斷湧進都市而使離鄉背井的人群激增,但是,這些群眾迷失了自我,使整個世代陷入一個自我意識模糊的情境裡。於是,電影《中央車站》的意義顯得清晰而明白:在當代社會中,人們需要尋找的不只是一些久未謀面的親人、朋友,而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傳統,而且,更需要尋找自己久違的情感和人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片配樂,更為成功地掌握了主角追尋自我的精神的過程。交錯揉合的地方特色民謠曲風及鋼琴、弦樂樂句,一同傳達了電影所呈現的淺淺悲憫,劇中人物的苦痛生活也由此表現出溫柔的情感。音樂詮釋了那些離鄉背井、疏離矛盾的人的情緒,如此貼切自然。由是,電影結束,「追尋」的過程停止,但在觀眾你我之間,一種未知的情感,才剛開始緩緩竄升。
葉蝶 2007-06-16 14:32:15

從「尋根」到「放逐與找尋自我認同」的主題來看這部電影是很正確的。
巴西的情況分析也頗有可觀,可深入再瞭解身為「金磚四國」的巴西的崛起,移民、足球、政治、新移民者所帶動的更具有矛盾或衝突的內涵。
(還記得吳憶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