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06 18:54:26李志薔
[電影]:火線追緝令
看見好萊塢新風格—火線追緝令(Seven)
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美國
作品:1993《異形3》
1995《Seven》(火線追緝令)
1997《The Game》(致命遊戲)
1999《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
2002《Panic Room》(戰慄空間)
大衛芬奇出身MTV和廣告導演,是近幾年來非常具有個人風格、兼具商業和藝術色彩的新導演。在《Seven》中,David Fincher展現黑色驚悚劇的才華,和攝影師戴流士康吉(Darius Khondji)合作,創造出一部影像感和情節上都十分迷人的類型偵探電影。堪稱是20世紀驚悚片的新經典,足以和西區考克的【驚魂記】和強納森‧德米【沈默的羔羊】等電影媲美。
【劇情】:
白人警探米爾斯(布萊德比特)剛調來洛杉磯警局,和他搭檔的是屆臨退休的黑人老警員沙摩塞(摩根佛利曼)。米爾斯年輕、衝動、易怒而有幹勁。沙摩塞則沈穩、老練、有智慧。兩人很快陷入一樁精細策劃的謀殺陰謀中。
心理變態的強杜(John Doe,凱文史培西飾)意欲以基督教七大原罪來傳道。
他先以饕餮、懶惰、淫欲、驕傲、貪婪殺人,佈置陷阱,一步步與警方鬥法。後來殺出米爾斯和沙摩塞,強杜開始與他們鬥法,並把謀殺傳道的主題設計在易怒的米爾斯身上。他用計殺害米爾斯的妻子(葛妮斯派特洛),誘引米爾斯上鉤。【憤怒】和【嫉妒】變成米爾斯最大的弱點…
【評】:
一、【宗教意含的七大罪】—有深度的主題、精巧的劇本結構
這一部以舊約七大罪︰饕餮、淫欲、懶惰、驕傲、貪婪、憤怒、嫉妒…為犯罪者謀殺主題的電影(英國導演彼德格林那威也曾以此為素材),被David Fincher佈置得像後現代裝置藝術的展覽場,如饕餮中中人欲嘔的黃光色調義大利麵、淫欲的紅色血腥場景、驕傲裡白潔房間顯現的恐怖感,以及懶惰裡污穢黝暗的綠色光影,都似一場場的藝術饗宴。
二、【氣氛—出色的攝影和場景陳設】—後現代裝置藝術的展覽場
混沌和黑暗是影片的主調。導演說他刻意強調大膽的不協調。洛杉磯市充滿溼氣、塗鴉和陰暗角落的場景(當然是刻意挑選的),變成詮釋心理變態的謀殺的最佳所在。尤其是滂沱大雨追兇的那場戲,迷離而驚悚,恐怖感和懸疑性張力飽滿,堪稱偵探類型的新經典。
三、【警匪鬥智】—不落俗套的新形態
情節上雖然難以擺脫舊機制,依然是血氣方剛的新進警探(布萊德比特),和年老沈穩、經驗豐富的老警察(摩根費里曼)聯合抽絲剝繭、打擊難纏的罪犯。但是故事的佈局和衝突的處理是相當不俗的。尤其布萊德比特飾演的那個易怒、毛躁的白人警探,詮釋的相當精彩允為他從影以來最佳演出。
情節上,警探的加入,演變成新的局勢,擾亂了變態犯強杜原先佈局。易怒的米爾斯,最後終變成強杜傳道主題的對象:「憤怒」和「嫉妒」。從此,警探(米爾斯)不再是客觀冷靜的這三者,而是被犯人擺弄的對象,「遊戲設計的受害者」。而變態犯強杜有同樣脫離客觀、冷靜的遊戲設計者,介入與米爾斯的對抗之中,自己也弔詭地陷入所謂「憤怒」和「嫉妒」的人性罪罰裡。(影片中,不斷暗示強杜對米爾斯正常夫妻的「嫉妒」,和警探介入破壞的「憤怒」。)
相較於影片所要高舉的「七大罪」的議題和宗教內涵(早有諸多探討),這樣的演變,毋寧是本片最深刻且罪富辯證意含的隱喻呢。
PS:(現在正上演,由茱蒂佛斯特主演的驚悚片【戰慄空間】為David Fincher的新片!)
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美國
作品:1993《異形3》
1995《Seven》(火線追緝令)
1997《The Game》(致命遊戲)
1999《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
2002《Panic Room》(戰慄空間)
大衛芬奇出身MTV和廣告導演,是近幾年來非常具有個人風格、兼具商業和藝術色彩的新導演。在《Seven》中,David Fincher展現黑色驚悚劇的才華,和攝影師戴流士康吉(Darius Khondji)合作,創造出一部影像感和情節上都十分迷人的類型偵探電影。堪稱是20世紀驚悚片的新經典,足以和西區考克的【驚魂記】和強納森‧德米【沈默的羔羊】等電影媲美。
【劇情】:
白人警探米爾斯(布萊德比特)剛調來洛杉磯警局,和他搭檔的是屆臨退休的黑人老警員沙摩塞(摩根佛利曼)。米爾斯年輕、衝動、易怒而有幹勁。沙摩塞則沈穩、老練、有智慧。兩人很快陷入一樁精細策劃的謀殺陰謀中。
心理變態的強杜(John Doe,凱文史培西飾)意欲以基督教七大原罪來傳道。
他先以饕餮、懶惰、淫欲、驕傲、貪婪殺人,佈置陷阱,一步步與警方鬥法。後來殺出米爾斯和沙摩塞,強杜開始與他們鬥法,並把謀殺傳道的主題設計在易怒的米爾斯身上。他用計殺害米爾斯的妻子(葛妮斯派特洛),誘引米爾斯上鉤。【憤怒】和【嫉妒】變成米爾斯最大的弱點…
【評】:
一、【宗教意含的七大罪】—有深度的主題、精巧的劇本結構
這一部以舊約七大罪︰饕餮、淫欲、懶惰、驕傲、貪婪、憤怒、嫉妒…為犯罪者謀殺主題的電影(英國導演彼德格林那威也曾以此為素材),被David Fincher佈置得像後現代裝置藝術的展覽場,如饕餮中中人欲嘔的黃光色調義大利麵、淫欲的紅色血腥場景、驕傲裡白潔房間顯現的恐怖感,以及懶惰裡污穢黝暗的綠色光影,都似一場場的藝術饗宴。
二、【氣氛—出色的攝影和場景陳設】—後現代裝置藝術的展覽場
混沌和黑暗是影片的主調。導演說他刻意強調大膽的不協調。洛杉磯市充滿溼氣、塗鴉和陰暗角落的場景(當然是刻意挑選的),變成詮釋心理變態的謀殺的最佳所在。尤其是滂沱大雨追兇的那場戲,迷離而驚悚,恐怖感和懸疑性張力飽滿,堪稱偵探類型的新經典。
三、【警匪鬥智】—不落俗套的新形態
情節上雖然難以擺脫舊機制,依然是血氣方剛的新進警探(布萊德比特),和年老沈穩、經驗豐富的老警察(摩根費里曼)聯合抽絲剝繭、打擊難纏的罪犯。但是故事的佈局和衝突的處理是相當不俗的。尤其布萊德比特飾演的那個易怒、毛躁的白人警探,詮釋的相當精彩允為他從影以來最佳演出。
情節上,警探的加入,演變成新的局勢,擾亂了變態犯強杜原先佈局。易怒的米爾斯,最後終變成強杜傳道主題的對象:「憤怒」和「嫉妒」。從此,警探(米爾斯)不再是客觀冷靜的這三者,而是被犯人擺弄的對象,「遊戲設計的受害者」。而變態犯強杜有同樣脫離客觀、冷靜的遊戲設計者,介入與米爾斯的對抗之中,自己也弔詭地陷入所謂「憤怒」和「嫉妒」的人性罪罰裡。(影片中,不斷暗示強杜對米爾斯正常夫妻的「嫉妒」,和警探介入破壞的「憤怒」。)
相較於影片所要高舉的「七大罪」的議題和宗教內涵(早有諸多探討),這樣的演變,毋寧是本片最深刻且罪富辯證意含的隱喻呢。
PS:(現在正上演,由茱蒂佛斯特主演的驚悚片【戰慄空間】為David Fincher的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