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07 20:30:04李志薔
【甬道】後記
後 記:
這本書所記錄的是我家鄉的故事,我原本試圖以文學的手法來寫一部「村史」,藉以憑弔並追尋我那失落的鄉愁。
我所成長的那個村落,位於高雄打狗山下,是個以「底層勞工」為主體的社群。那裡的居民,大都是終戰後迫於生計的需求,離鄉背井,從臺南、嘉義、屏東、澎湖等縣市遷徙過來謀生的中、下階層台灣人。五十餘年來,那裡曾是具體而微的台灣工業化社會轉型的縮影。
高雄,早期曾是台灣最大的工業與外來人口移民的城市。打狗山豐富的石灰礦藏和天然的山、海資源,提供了高雄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柱。其興盛之時,山腳沿線滿佈了礦區、水泥廠及其衛星工廠
,還有數量眾多的鋼鐵廠、拆船廠和紙廠;甚至和高雄港、前鎮、小港等工業區連結成一龐大的工業生產體系。
而打狗山,作為高雄精神象徵的地標,數百年來承載著南台灣複雜的歷史糾葛:從四百多年前海盜林道乾埋金傳說、平埔族馬卡道人的遊獵沼澤區;到清末列強殖民的通商口岸、抗日志士的大本營、以及二二八事件衝突的軍事要塞等;統治者幾經更迭,終於在光復後趨於平靜。大量外來勞動人口受到新興工業城市的號召,引發終戰以來最大的移民潮。這些來自外地的農村子弟,轉換另一種身分,遂逐漸在此落地生根,並且開枝散葉。
如今,時移物轉,軍事管制解禁了,傳統產業沒落、水泥廠遷走後,柴山自然公園以及壽山公園成為高雄最後一片擁有自然景觀的樂土。然而,那群曾為台灣經濟奮力打拼、那群曾在背後默默扮演小螺絲釘的勞動者們,卻在整體經濟環境巨變之後,成為被世人遺忘的一群。甚且,在環境權、工作權互相抵觸的矛盾之下,只能帶著苟延殘喘的心態,默默忍受生存環境破壞之後,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層面的痛楚。
這是當代台灣勞工的處境和宿命。
素材雖然侷限一隅,但我希望當中表達的情感與探觸的議題是不受地域色彩限制的。有幾個篇章,我寧可視為自我追尋以及覺醒的過程。
感謝那片曾經育化過我的美麗山林,以及那些成長過程中關照過我的鄰里長輩們。文中人物的貪、瞋、癡、怨,不是對他們的嘲諷,毋寧是我體察的底層小人物的悲哀。對他們的感激其實一言難盡,而我所能做的,只是一度又一度地剽竊他們卑微的人生經歷,作為我現階段創作的資產。
李 志 薔 2001. 5月
這本書所記錄的是我家鄉的故事,我原本試圖以文學的手法來寫一部「村史」,藉以憑弔並追尋我那失落的鄉愁。
我所成長的那個村落,位於高雄打狗山下,是個以「底層勞工」為主體的社群。那裡的居民,大都是終戰後迫於生計的需求,離鄉背井,從臺南、嘉義、屏東、澎湖等縣市遷徙過來謀生的中、下階層台灣人。五十餘年來,那裡曾是具體而微的台灣工業化社會轉型的縮影。
高雄,早期曾是台灣最大的工業與外來人口移民的城市。打狗山豐富的石灰礦藏和天然的山、海資源,提供了高雄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柱。其興盛之時,山腳沿線滿佈了礦區、水泥廠及其衛星工廠
,還有數量眾多的鋼鐵廠、拆船廠和紙廠;甚至和高雄港、前鎮、小港等工業區連結成一龐大的工業生產體系。
而打狗山,作為高雄精神象徵的地標,數百年來承載著南台灣複雜的歷史糾葛:從四百多年前海盜林道乾埋金傳說、平埔族馬卡道人的遊獵沼澤區;到清末列強殖民的通商口岸、抗日志士的大本營、以及二二八事件衝突的軍事要塞等;統治者幾經更迭,終於在光復後趨於平靜。大量外來勞動人口受到新興工業城市的號召,引發終戰以來最大的移民潮。這些來自外地的農村子弟,轉換另一種身分,遂逐漸在此落地生根,並且開枝散葉。
如今,時移物轉,軍事管制解禁了,傳統產業沒落、水泥廠遷走後,柴山自然公園以及壽山公園成為高雄最後一片擁有自然景觀的樂土。然而,那群曾為台灣經濟奮力打拼、那群曾在背後默默扮演小螺絲釘的勞動者們,卻在整體經濟環境巨變之後,成為被世人遺忘的一群。甚且,在環境權、工作權互相抵觸的矛盾之下,只能帶著苟延殘喘的心態,默默忍受生存環境破壞之後,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層面的痛楚。
這是當代台灣勞工的處境和宿命。
素材雖然侷限一隅,但我希望當中表達的情感與探觸的議題是不受地域色彩限制的。有幾個篇章,我寧可視為自我追尋以及覺醒的過程。
感謝那片曾經育化過我的美麗山林,以及那些成長過程中關照過我的鄰里長輩們。文中人物的貪、瞋、癡、怨,不是對他們的嘲諷,毋寧是我體察的底層小人物的悲哀。對他們的感激其實一言難盡,而我所能做的,只是一度又一度地剽竊他們卑微的人生經歷,作為我現階段創作的資產。
李 志 薔 2001. 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