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年代 (導演的話) 5/29 周日 2:30 公視
純真年代 (導演的話)
近來和許多朋友談及《你現在在哪?》這部影片,有人提及這部片在「政治」上的隱喻,讓我覺得有必要提筆說明一番。其實我並沒有多大的企圖想傳達一個關於「政治神話」幻滅的寓言,這反倒是一部關於「音樂和夢想」的電視電影,我的靈感來自一位很有音樂才華的朋友(姑隱其名吧),這部影片,想透過音樂/夢想的起落,來述說台北這20年來的變遷,紀念(我覺得)那個純粹而有理想性的年代。
1. 《台北客》與《超級公民》
身為一個曾經參與過「野百合學運」的學生,作為一個創作者,在我心目中,「1989-1994」,對台灣而言是一個重要而美好的年代。
那是一個黨禁、報禁、政治思想一一解嚴,經濟情勢大好,社會積蓄的集體能量爆出一個充滿活力、熱情與希望的年代。如今,距離當年的激情已相隔了20年,對於台灣世局的變化,民眾們都有了更多的沉澱和累積,我相信這是個好的時機點,時間的縱深,可以讓我們拍出歷史和社會面的變化和關照。
影片中,只把野百合學運妥善安置在背景,透過主角追求音樂與夢想的境遇,諸多衝擊、挑戰和反省的歷程來呈現這樣的主題,我期待可以從這部電視電影,可以看到台灣這20來年社會和人心發展的縮影。
所以影片中的主角阿亮,從來不是政治狂熱份子。(1980-1990年世代的學生有的只是滿腔熱血,想要反抗執政者的權威,想追求立一個更合理制度的家園,但只有極少人具有政治狂熱,或像革命家那樣有想要完成的政治理想。)有人把阿亮和萬仁《超級公民》裡的計程車司機相提並論(但我沒看過這部電影,無從回答)。主角阿亮會是計程車司機,完全是因為那位音樂人朋友,有一短暫時間因為生活所迫,真的也去當了一陣子的計程車司機。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部影片與其說是「政治神話」崩毀的寓言;不如說是「異鄉人」的故事。台北城,聚集了各色的異鄉客。他們來自台灣各個鄉鎮,各自因為不同的理由(求學、謀生、追求夢想、或各種不得不然的理由),留在這裡,時間久了,「異鄉客」意外變成了「台北人」。但時代和環境對個人的傾軋,不曾停止。每一齣在他們身邊上演的悲喜劇,挑動的,都是你我這些異鄉客共同的心境與情緒。
2.「野百合」與《臥虎藏龍》:
當然也有人問起片中紀錄片和「野百合學運」場面的疑問。寫劇本的當下其實就規劃好的,既然經費無法大規模動員人力物力拍攝 ,只能選擇「野百合學運」學運第一天早上,人數只有10-20幾人的時刻。這個場面佈置,完全依照當時的檔案照片還原的 (包括還在大中至正門外,三天後才遷入中正廟廣場)。這完全合乎史實,五千人是後來幾天慢慢聚集而來的。影片中最大的五千人場面,則是以紀錄片方式還原當時現場 (華視購買的)。
但後來發現,也許一般不知情的觀眾會有所誤解吧,以為人數太少,不合乎史實。
這讓我想起李安的《臥虎藏龍》。一次座談會,有人問他為何讓周潤發和楊紫瓊講鼈腳的廣東國語(戲院所有人一聽就笑),而不找人事後配音。李安回答讓我驚訝,他說完全合乎史實,當時南方廣東人講官話(普通話)就是這樣的口音!
然而誤解可能已經造成了。這也許是影片的宿命!
3. 「光」與「亮」:
拍攝之前,我就深知140萬的預算,不可能重現歷史場景,也不該侈言有多大的史詩格局。誠如我在宣傳詞裡寫的:
這是一個司機 (阿亮) 幫忙女人尋找男人 (阿光) 的故事,
也是一個女人幫司機尋找自己的故事,
更是一趟司機與女人一同跨越夢想的障礙,尋回自己的旅程。
我只是希望透過本片,為這些異鄉客們留下一個時代的見證,再度點燃這些人心中曾經擁有的「亮光」。
(怎麼寫都像自我辯解,不是一個導演該做的,還是請大家看片子吧,然後給我們建議!)
這部片,5/22即將首映了。
如果你對這題材有興趣,5/22 周日晚上10點,公視頻道人生劇展《你現在在哪?》,5/29下午2:30重播, 歡迎收看!!
預告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p43jw0hWI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