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9 23:59:21李志薔
我是唯一逃出來向你們報信的人
我是唯一逃出來向你們報信的人
── 訪問前輩詩人尹玲女士
(刊於台灣文學館訊2007.12.)
酷熱的盛夏早晨,陽明山猶涵浸在綠蔭的清幽裡,一路蟬聲鳥鳴不絕於耳,清風徐徐送來涼意,彷彿採著詩歌歡快的節奏,應允一季豐饒的盛宴。九點整,我們依約來到風景怡人的山區小別墅,詩人尹玲女士早已在門外相候,一身鮮麗的服裝,親切和藹的笑容,讓人很難和她的詩作給人的印象聯想在一起。
訪談之前,尹玲女士特別換上鮮紅的傳統越南旗袍,為我們獻唱一曲越南電影「戀戀三季」裡的採荷民謠,清越婉轉的歌聲,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心醉神迷,沒幾分鐘的時間,便紛紛沉浸在那悠遠、哀愁的異國情境裡了。
早年,尹玲女士即以她傑出的戰爭詩被詩壇喻為「戰火紋身的詩人」。見諸台灣當代書寫戰爭題材的詩文當中,尹玲的親身經歷,曾經為越戰創傷做了時代最佳的註腳。直至今日看了她年輕時的照片,才知當年亭亭玉立、俏麗可人的女詩人,因著戰火的逼迫而骨肉分離,致使精神與心靈都飽受煎熬;那哀怨婉轉的曲調當中,彷彿映襯著她幽微的心境;而早發的一頭白髮,如今看來,更似詩人一生苦難的見證。
‧在語言的天空下
那曾經是家
一座小小堡壘
護城河圍繞 那是
父親的聲音在星空下
許多故事說著
關於叫做祖國的家鄉
〈彷彿前生〉,一九九四
尹玲本名何尹玲,又名何金蘭,祖籍廣東大埔,一九四五年十月一日生於越南美拖市。自幼生長在多國文化交匯之地,尹玲自幼即深受中國、法國和越南文化之影響,並且展現她傑出的語言天份。父親在越南經營藥材店,自幼在家中即堅持使用大埔客家話交談,而母親、外婆一輩則使用越南語交談,是以尹玲自小就熟悉兩種語言。及至上了當地華人辦的崇正小學,又自然而然以中文學習:讀台灣正中書局的教科書,閱讀中國三○年代冰心、魯迅、巴金、老舍和徐志摩的作品,在這樣的薰陶底下,尹玲很小就展現愛好文藝的特質。
而父親對尹玲的一生影響極大,他從小便經常為她講述的中國古典詩詞、《七俠五義》、《水滸傳》等故事,並鼓勵身為長女的尹玲向外追求知識。於是小學畢業之後,少女尹玲便負笈西貢,就讀當地的法國學校。中學那幾年的日子,不僅大大開拓了尹玲的人生視野,也第一次讓尹玲在堤岸的唐人區,接觸到台灣現代詩人的作品。至今,她的腦海裡還能默背出那一長串詩人的名字:洛夫、張默、余光中、吳望堯……那沉醉的表情,彷彿又回到浪漫詩情的少女時光。
這樣的因緣開啟了一個詩人的靈慧之眼,而湄公河悠悠款款的風色,則持續搖盪著少女多愁善感的心,十六歲,尹玲便開始提筆,在當地華文報刊發表作品。可惜越戰的陰影一直隨伺在後,一九六八年春節,北越在停火協議中的一場偷襲,讓尹玲的家人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劫難。父親驚慌之餘開始轉念,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建議尹玲負笈到台灣深造。
‧台灣文化的洗禮
進入你
以我最初最原始最青春的熱情
於變化詭譎超越思維的
六○年代最末一刻
飛向你 自那遙遠的南國
繫結你我此生無法詮釋的情緣
〈進入你─為台大校慶詩奔〉,二○○六
一九六九年,尹玲飄洋過海,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在台大幾年的碩、博士的生涯裡,尹玲說:那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即使一個人在異地須得忍受寂寞和孤獨的煎熬,即使思鄉之情經常啃噬她的心靈;但是台灣溫暖的人情和台大自由開闊的校風深深吸引著她,知識的浩瀚之海亦提供她一個暫時棲靠的港灣。那幾年,尹玲日夜苦讀,每天奔走在教室、圖書館和宿舍之間,為的是及早拿到學位,取得好的工作,以便接越南的父親、弟妹來台。
但等到她取得台大文學博士、謀得教職,欲接家人來台的前夕,最疼愛尹玲的父親卻於前一日去世,這件事造成詩人終生的遺憾,曾有十數年無法再提筆創作,她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也因懊惱悔恨而一夕白頭。十餘年後,當越南再度對外開放,尹玲第一次回到那陌生又熟悉的家鄉時,便寫下那痛澈心肺的詩句:
少小離家老大回啊
如何將這兩座陌生的塚墓
等同那年兩隻隱忍含淚揮動的手
是誰把母親的明眸細語
換做碑上三行淒啞的字
還有父親的剛毅熱情
怎能只剩六尺石塊的冷
一生心血僅存半輪落日
盼等二十一年的眼睛
唯有清淚可洗
而死生仍兩茫茫啊
仍兩茫茫
〈野草恣意長著〉,一九九四
一場戰火,讓她同時失去了最深愛的至親和可以頻頻回望的故鄉,以致有一段時期,尹玲形容自己活得槁木死灰;唯一能夠鼓舞她堅強活下去的,只剩下照顧年幼弟妹的責任而已。好幾年的時間,她不斷的夢見自己被淹沒在烽火的河流裡,對岸是模模糊糊熟悉的身影,但她的呼嚎怎樣也喚不回父親一個深情的回眸了。
‧重燃寫詩的熱情
一九七九年,悲痛和動盪的人生總算安定下來了;但一股自小對法國文化的憧憬以及求知的慾望依舊如潮騷鼓蕩著,致使尹玲決定再度奔向異鄉,投赴遙遠的法國,攻讀她第二個博士學位。由於青少年時期受過的文化薰陶和法語教育,尹玲在巴黎如魚得水,可以肆意悠游在其生活與學問之間:法國優雅的飲食文化和禮儀、香醇的葡萄酒、典雅的巴黎風貌,還有親炙社會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等。至今,尹玲在詩作以外的評論專著《文學社會學》,仍備受學界肯定。
專攻文學與社會學的尹玲,回台後同時專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和法文系教授,並且於東吳大學講授「文學社會學」。但巴黎的浪漫生活經歷終於重新喚醒詩的種子,詩人重燃寫詩的熱情,也為巴黎留下〈提問羅蘭巴特〉、〈酒〉、〈和平咖啡廳〉等幾篇名作。其中一首〈鏡中之花〉便是回首巴黎的青壯歲月所寫下的感懷:
清晨從窗戶守著
鐵塔自夢中醒轉
一身盛裝赴宴
如同守著萬里之外的
他在我目前深深凝眸
如同那年夏日
墜入不醒的淵藪
……
……
巴黎是最璀璨的鏡
鐵塔是鏡中之花
巴黎的美給了尹玲重回人間的想望,也給予了她詩的養分。她形容每天從租來的小公寓往窗外看,巴黎鐵塔就像盛放的花朵般迎接著她,彷彿暗示她要洗淨過往的塵埃,堅強地去迎接一個嶄新的人生。法國的幾年是青春時光的再現,在那浪漫優雅的氛圍裡,她找回了昔日那個愛詩愛智的少女。
‧永遠的異鄉人
尹玲一生經歷苦難,走過越戰和死亡,因而關懷「人」的種種,論者謂其詩作視野遼闊、題材多樣,不論戰爭、懷鄉、抒情、敘事、說理、反諷、旅遊、飲酒,均能突破傳統格局,將個人因時代悲劇造成的心靈傷痛昇華為對人類的關愛,也提昇了詩藝的純粹與精緻。
而以一個讀者的感覺,讀尹玲的戰爭詩就如同大江健三郎引聖經的話語:「我是唯一逃出來向你們報信的人。」透過她親身經歷的描述,終能讓不曾經歷戰火的年輕讀者了解戰爭的殘酷和可怕;也為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的越戰烽火,留下真實的時代紀錄。就像那首剛被譜成樂曲的〈昨日之河〉,便是詩人一生對戰爭的控訴。
我們曾在昨日的河中
奮力游向彼此
那時所有的花兒都不敢綻放
或全在煙硝裏黑死了容顏
你說游啊還是要游
即使天暗 星星不願露臉
好讓上得岸時
插一支未被溺死的旗幟
〈昨日之河〉一九九六
詩人白靈曾說:「尹玲的一生飄盪在越、港、台、法等地,來來去去,地獄似的家、天堂樣的異鄉,一趟飛機便可將場景轉換,然而她永遠離開了出生的土地,不能再是河流,更像是飄離故土的蝴蝶,無所棲止,最後不得不棲止在詩上,是詩『命令』她把自己俑化後的燦爛解放出來的吧。」
近幾年,尹玲把創作拓展到飲食、失眠、病痛和醫學相關的題材上面。尹玲說,因著戰爭和失去家人的痛苦,她從一九七五年以來便長期失眠,有時頭痛欲裂,必須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因此發展出如〈千年之醒〉這般有趣的「失眠詩」來。又因為她長期有心臟方面的毛病,諧擬寫出〈關於心事〉這樣的詩作,大量的雙關語運用,將文字的意涵作多面向的擴充,有時甚至被學生誤以為是寫給心臟科醫生的情詩,鬧出不少有趣的事來。
關於未來的創作方向,尹玲自陳:因為自己的異國背景,她想寫近十年來台灣重要的社會現象──「外籍新娘」議題。對於那些漂洋過海嫁來台灣外籍女性,她們的生命處境,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適應問題,都是她未來想著力的方向。這樣的一番話語,不禁又讓我聯想起電影「戀戀三季」裡,那首肅穆悠遠民謠來。那些卓然挺立著的女性身影,戰火底下的倖存者,她們幾個世代人的苦難,皆借由詩人的筆和口,留下了跨越時代的見證。
入夜拜別詩人之前,台北城亮起了如流螢般的燈火,一顆一顆神秘的眼,閃著詩一般神秘的召喚。那是暗夜裡逃出來的幽光,像詩人尹玲的一生,燃燒自己來向我們報信。而我始終相信,那詩的靈光,必將在黑夜的角落為人們帶來溫暖。
轉台至中時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dreamer/
── 訪問前輩詩人尹玲女士
(刊於台灣文學館訊2007.12.)
酷熱的盛夏早晨,陽明山猶涵浸在綠蔭的清幽裡,一路蟬聲鳥鳴不絕於耳,清風徐徐送來涼意,彷彿採著詩歌歡快的節奏,應允一季豐饒的盛宴。九點整,我們依約來到風景怡人的山區小別墅,詩人尹玲女士早已在門外相候,一身鮮麗的服裝,親切和藹的笑容,讓人很難和她的詩作給人的印象聯想在一起。
訪談之前,尹玲女士特別換上鮮紅的傳統越南旗袍,為我們獻唱一曲越南電影「戀戀三季」裡的採荷民謠,清越婉轉的歌聲,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心醉神迷,沒幾分鐘的時間,便紛紛沉浸在那悠遠、哀愁的異國情境裡了。
早年,尹玲女士即以她傑出的戰爭詩被詩壇喻為「戰火紋身的詩人」。見諸台灣當代書寫戰爭題材的詩文當中,尹玲的親身經歷,曾經為越戰創傷做了時代最佳的註腳。直至今日看了她年輕時的照片,才知當年亭亭玉立、俏麗可人的女詩人,因著戰火的逼迫而骨肉分離,致使精神與心靈都飽受煎熬;那哀怨婉轉的曲調當中,彷彿映襯著她幽微的心境;而早發的一頭白髮,如今看來,更似詩人一生苦難的見證。
‧在語言的天空下
那曾經是家
一座小小堡壘
護城河圍繞 那是
父親的聲音在星空下
許多故事說著
關於叫做祖國的家鄉
〈彷彿前生〉,一九九四
尹玲本名何尹玲,又名何金蘭,祖籍廣東大埔,一九四五年十月一日生於越南美拖市。自幼生長在多國文化交匯之地,尹玲自幼即深受中國、法國和越南文化之影響,並且展現她傑出的語言天份。父親在越南經營藥材店,自幼在家中即堅持使用大埔客家話交談,而母親、外婆一輩則使用越南語交談,是以尹玲自小就熟悉兩種語言。及至上了當地華人辦的崇正小學,又自然而然以中文學習:讀台灣正中書局的教科書,閱讀中國三○年代冰心、魯迅、巴金、老舍和徐志摩的作品,在這樣的薰陶底下,尹玲很小就展現愛好文藝的特質。
而父親對尹玲的一生影響極大,他從小便經常為她講述的中國古典詩詞、《七俠五義》、《水滸傳》等故事,並鼓勵身為長女的尹玲向外追求知識。於是小學畢業之後,少女尹玲便負笈西貢,就讀當地的法國學校。中學那幾年的日子,不僅大大開拓了尹玲的人生視野,也第一次讓尹玲在堤岸的唐人區,接觸到台灣現代詩人的作品。至今,她的腦海裡還能默背出那一長串詩人的名字:洛夫、張默、余光中、吳望堯……那沉醉的表情,彷彿又回到浪漫詩情的少女時光。
這樣的因緣開啟了一個詩人的靈慧之眼,而湄公河悠悠款款的風色,則持續搖盪著少女多愁善感的心,十六歲,尹玲便開始提筆,在當地華文報刊發表作品。可惜越戰的陰影一直隨伺在後,一九六八年春節,北越在停火協議中的一場偷襲,讓尹玲的家人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劫難。父親驚慌之餘開始轉念,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建議尹玲負笈到台灣深造。
‧台灣文化的洗禮
進入你
以我最初最原始最青春的熱情
於變化詭譎超越思維的
六○年代最末一刻
飛向你 自那遙遠的南國
繫結你我此生無法詮釋的情緣
〈進入你─為台大校慶詩奔〉,二○○六
一九六九年,尹玲飄洋過海,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在台大幾年的碩、博士的生涯裡,尹玲說:那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即使一個人在異地須得忍受寂寞和孤獨的煎熬,即使思鄉之情經常啃噬她的心靈;但是台灣溫暖的人情和台大自由開闊的校風深深吸引著她,知識的浩瀚之海亦提供她一個暫時棲靠的港灣。那幾年,尹玲日夜苦讀,每天奔走在教室、圖書館和宿舍之間,為的是及早拿到學位,取得好的工作,以便接越南的父親、弟妹來台。
但等到她取得台大文學博士、謀得教職,欲接家人來台的前夕,最疼愛尹玲的父親卻於前一日去世,這件事造成詩人終生的遺憾,曾有十數年無法再提筆創作,她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也因懊惱悔恨而一夕白頭。十餘年後,當越南再度對外開放,尹玲第一次回到那陌生又熟悉的家鄉時,便寫下那痛澈心肺的詩句:
少小離家老大回啊
如何將這兩座陌生的塚墓
等同那年兩隻隱忍含淚揮動的手
是誰把母親的明眸細語
換做碑上三行淒啞的字
還有父親的剛毅熱情
怎能只剩六尺石塊的冷
一生心血僅存半輪落日
盼等二十一年的眼睛
唯有清淚可洗
而死生仍兩茫茫啊
仍兩茫茫
〈野草恣意長著〉,一九九四
一場戰火,讓她同時失去了最深愛的至親和可以頻頻回望的故鄉,以致有一段時期,尹玲形容自己活得槁木死灰;唯一能夠鼓舞她堅強活下去的,只剩下照顧年幼弟妹的責任而已。好幾年的時間,她不斷的夢見自己被淹沒在烽火的河流裡,對岸是模模糊糊熟悉的身影,但她的呼嚎怎樣也喚不回父親一個深情的回眸了。
‧重燃寫詩的熱情
一九七九年,悲痛和動盪的人生總算安定下來了;但一股自小對法國文化的憧憬以及求知的慾望依舊如潮騷鼓蕩著,致使尹玲決定再度奔向異鄉,投赴遙遠的法國,攻讀她第二個博士學位。由於青少年時期受過的文化薰陶和法語教育,尹玲在巴黎如魚得水,可以肆意悠游在其生活與學問之間:法國優雅的飲食文化和禮儀、香醇的葡萄酒、典雅的巴黎風貌,還有親炙社會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等。至今,尹玲在詩作以外的評論專著《文學社會學》,仍備受學界肯定。
專攻文學與社會學的尹玲,回台後同時專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和法文系教授,並且於東吳大學講授「文學社會學」。但巴黎的浪漫生活經歷終於重新喚醒詩的種子,詩人重燃寫詩的熱情,也為巴黎留下〈提問羅蘭巴特〉、〈酒〉、〈和平咖啡廳〉等幾篇名作。其中一首〈鏡中之花〉便是回首巴黎的青壯歲月所寫下的感懷:
清晨從窗戶守著
鐵塔自夢中醒轉
一身盛裝赴宴
如同守著萬里之外的
他在我目前深深凝眸
如同那年夏日
墜入不醒的淵藪
……
……
巴黎是最璀璨的鏡
鐵塔是鏡中之花
巴黎的美給了尹玲重回人間的想望,也給予了她詩的養分。她形容每天從租來的小公寓往窗外看,巴黎鐵塔就像盛放的花朵般迎接著她,彷彿暗示她要洗淨過往的塵埃,堅強地去迎接一個嶄新的人生。法國的幾年是青春時光的再現,在那浪漫優雅的氛圍裡,她找回了昔日那個愛詩愛智的少女。
‧永遠的異鄉人
尹玲一生經歷苦難,走過越戰和死亡,因而關懷「人」的種種,論者謂其詩作視野遼闊、題材多樣,不論戰爭、懷鄉、抒情、敘事、說理、反諷、旅遊、飲酒,均能突破傳統格局,將個人因時代悲劇造成的心靈傷痛昇華為對人類的關愛,也提昇了詩藝的純粹與精緻。
而以一個讀者的感覺,讀尹玲的戰爭詩就如同大江健三郎引聖經的話語:「我是唯一逃出來向你們報信的人。」透過她親身經歷的描述,終能讓不曾經歷戰火的年輕讀者了解戰爭的殘酷和可怕;也為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的越戰烽火,留下真實的時代紀錄。就像那首剛被譜成樂曲的〈昨日之河〉,便是詩人一生對戰爭的控訴。
我們曾在昨日的河中
奮力游向彼此
那時所有的花兒都不敢綻放
或全在煙硝裏黑死了容顏
你說游啊還是要游
即使天暗 星星不願露臉
好讓上得岸時
插一支未被溺死的旗幟
〈昨日之河〉一九九六
詩人白靈曾說:「尹玲的一生飄盪在越、港、台、法等地,來來去去,地獄似的家、天堂樣的異鄉,一趟飛機便可將場景轉換,然而她永遠離開了出生的土地,不能再是河流,更像是飄離故土的蝴蝶,無所棲止,最後不得不棲止在詩上,是詩『命令』她把自己俑化後的燦爛解放出來的吧。」
近幾年,尹玲把創作拓展到飲食、失眠、病痛和醫學相關的題材上面。尹玲說,因著戰爭和失去家人的痛苦,她從一九七五年以來便長期失眠,有時頭痛欲裂,必須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因此發展出如〈千年之醒〉這般有趣的「失眠詩」來。又因為她長期有心臟方面的毛病,諧擬寫出〈關於心事〉這樣的詩作,大量的雙關語運用,將文字的意涵作多面向的擴充,有時甚至被學生誤以為是寫給心臟科醫生的情詩,鬧出不少有趣的事來。
關於未來的創作方向,尹玲自陳:因為自己的異國背景,她想寫近十年來台灣重要的社會現象──「外籍新娘」議題。對於那些漂洋過海嫁來台灣外籍女性,她們的生命處境,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適應問題,都是她未來想著力的方向。這樣的一番話語,不禁又讓我聯想起電影「戀戀三季」裡,那首肅穆悠遠民謠來。那些卓然挺立著的女性身影,戰火底下的倖存者,她們幾個世代人的苦難,皆借由詩人的筆和口,留下了跨越時代的見證。
入夜拜別詩人之前,台北城亮起了如流螢般的燈火,一顆一顆神秘的眼,閃著詩一般神秘的召喚。那是暗夜裡逃出來的幽光,像詩人尹玲的一生,燃燒自己來向我們報信。而我始終相信,那詩的靈光,必將在黑夜的角落為人們帶來溫暖。
轉台至中時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dre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