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4 22:26:01李志薔

王昭華 自在唱歌

朋友的創作音樂集,很不錯,推薦給大家!!
馬拉音樂(Mala Music)出品,誠品書店、玫瑰唱片有在賣...
亦可電洽: (02)2592-4311購買
網址: http://www.malamusic.com.tw/front/bin/home.phtml
---------------------------------------------------

王昭華 自在唱歌

【葉益青】
「一班車/停停行行/到站/袂得留戀」,時間和火車同樣,到站後無須多加懷想,記得也好,忘記也罷。


對於曾經,有些人用文字來書寫紀錄,有的人試圖用影像來留存一切,有些人則將所有放進腦海中累積。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歷程闡述的方法大大不同,只要自己喜歡各自爽快即可。

《一》的誕生二○○六年一月一日,在台北西門町紅樓發表個人第一張專輯《一》的王昭華,習慣用音樂來寫記憶,自己寫詞寫曲自己唱。昭華笑言,這些歌如同是她個人的老照片,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專輯取名為《一》,是因為收了一首每句都以「一」起頭的歌。這首歌,同時是三十歲暫駐點。昭華說如果到時候不幸掛點的話,那《一》就是遺言也是自己對世界的看法。編曲的王俊傑也開玩笑說:如果是陳明章老師寫的話,我猜他會把這樣一首歌叫做〈性命的輪迴〉吧。

不管《一》是起點還是終點,至少整理出來了。對於專輯,昭華也不認為眾人所謂的實踐夢想、深具勇氣這些話語適用於自己身上,沒有,沒有這回事。做多少算多少,過多少是多少。

「每一條歌攏是詩,每一首詩攏是土裡歸叢,發出來的花蕊,台語歌原來會當遐呢美……」。吟唱的聲音,清亮的嗓音,美好的詞曲,聽昭華寫歌來唱,歡喜自在,快樂得很。

太陽屏東到多雨淡水

生在屏東潮州鎮,從小即愛哼唱比畫一番,十九歲時因大學志願卡塗錯一格的巧合,北上,從最熱的台灣尾故鄉屏東來到幾乎最北、濕冷的淡水。王昭華進入淡江大學中文系。一九九○年在淡江學生活動中心聽到林強的〈向前走〉之後,感動激動,開始寫歌。正因為台語對昭華而言,有一份源自父母的深厚感情,因此一路只用台語寫歌,不曾寫過華語歌曲。

「我/嘛咧找/找/阿媽時代的淡水/彼個美麗的岸/彼條清氣的淡水河/彼條會當散步的老街/欲佗位找……」彼時,詩意與靈光漸漸消失的淡水,有個屏東囝仔正在悠悠蕩蕩的尋找,她的淡水。

「屏東平原上的大太陽、大武山、東港溪、稻田、蔗田、蓮霧園、檳榔花香、海的氣味,混合成記憶的溫暖底土。」彼時,淡水河邊日落至夜黑、擁擠與寂靜,也有個淡水暫住者不斷懷想她的屏東故鄉。

高雄與淡水,兩個空間時間合併存在,幾乎對半,各有十八年的歲月累積在昭華的這個腦袋裡,可以說是互相融合且也相互分裂的。對於兩個生活的重要地點,昭華簡單下了個定義:原生與再生。

熱脹冷縮,矛盾的歌與人

一九九二年,昭華寫下了〈水源街〉,翌年夏日大力出品了〈淡水暮色一九九三〉、〈彼年熱天的淡水線〉、〈汝敢捌去過〉、〈阿爸彼兩甲地〉等歌曲。該年暑假為何多產?昭華說,簡單,因為之前暑假都在打工,必須半工半讀。那一年卯起來參加營隊,得了個空,方才冒出來很多作品。

這張專輯,昭華整理過去十多年,一九九二到二○○三年止的音樂創作,最早的一首為〈水源街〉,最晚的是〈一〉。首起水源街上的淡江生活,到〈一〉告止。從二十青春淡水到三十的〈一〉,昭華對人生看法也有很大不一樣。

多年來零星寫成的歌,能像一條鍊子串起來,整體算是表達這些年所關心的事。一首首台文歌並非回歸鄉土與懷舊,而是此間生活的真實面。

《一》這張專輯充滿南台灣與北台灣的「熱脹冷縮」的張力與拉力。是否矛盾?昭華說自己本來就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早生晚熟的音樂創作

「一片山/浮出海岸/歲月/滄桑流轉/一條溪/斡斡彎彎/湍流/恬靜入海/一粒星/天邊閃閃熠/經過/偌濟光年……一趟路/日日夜夜/走縱/嘛有盡傍/一班車/停停行行/到站/袂得留戀/一綰珠淚/風吹無看見/唇邊/嘴笑甘甜/一條歌/總愛唱煞/戲齣/換人來搬」優美至極的歌詞,讓昭華不只是個音樂創作者,也可以說是一位台文女詩人,淋漓呈現台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