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8 16:40:04月光

《三個人兒兩盞燈》看戲報告

《三個人兒兩盞燈》


劇設系二年級月光男孩

演出時間、地點:2004年3月27日下午兩點半開始於新舞臺
演出團體:國光劇團
內容簡介:
梅妃曾經爲玄宗所深愛,卻因為楊妃的出現,無預警地遭到遺棄。然而玄宗何嘗不是爲了梅妃一人,「負盡了三千粉黛」?梅妃的三個婢女之一:湘琪,投井自盡的不幸來自她偶逢聖顏,卻把這個宮裡唯一的男人在井邊的戲言當真,空自癡盼了半生——不改井邊裝束就盼有朝一日再睹聖顏,能夠讓皇上想起自己;婢女之二:廣芝,早已不作此想,安慰這個,照顧那個,尤衷情於雙月,更加溫暖呵護情同姐妹,但這並不是雙月的企盼的情感,徒然留下天地蒼茫,一顆心歸屬無處的慨歎。婢女之三:雙月,好似這些女子寂寞的承載體,她也曾驀見天顏,可是皇上連她的名字都沒興趣問,比較起來或許是眾女子中最「平凡」,卻也是最「真實」的人,在宮中縫製征衣的她,很容易設想一針一線,應該是爲了天涯海角,一個不知姓名,卻一樣寂寞的人兒吧。但是寫詩暗藏征衣又是什麼意思呢?
至於舞臺上那些連名字都沒有的小宮女甲乙丙丁,則是雙月等人剛入宮中時的寫照,在無止境的黑暗和寂寥中,她們的生命只剩下入宮前童年時期的點滴記憶,為了夢中不再聽到親人的聲音而驚懼哭喊,多麼血淋淋的控訴啊!


匆匆忙忙趕到現場,遲到了幾分鐘,在外面稍待片刻,看了電視轉播些許,赫然發現幾乎聽不懂台上演員在說什麼,只覺樂器聲嘹亮,歌聲高亢,但卻聽得霧煞煞,期待進入會是什麼模樣、什麼景況,一會兒後入場,搜索摸黑坐定「啊哈~」一聲,原來舞臺鏡框兩側皆設置兩個投影打字幕——是為演員之台詞,妙趣橫生的是初次上場亮相之演員還會有扮演此腳色之演員真名在臺詞左下側打出,也許也是因為頭一次看戲曲在大型舞台上演出,這些基本的小細節才能如此吸引我而倍感新鮮!

劇名為《三個人兒兩盞燈》,顯然之意是三個人加上兩盞燈組合在一起的,會想想這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故事,會有什麼樣的情節產生,原因爲聽不懂之虞而跑下樓去買節目單,迅雷不及掩耳瀏覽一下,原來這是個有關「寂寞」主題的探討——唐玄宗、後宮宮女的情綿糾葛;而結局正是三個人相守而屋內有兩盞燭燈。

現代人因公寓化而人際關係疏離——至少跟昔日農業社會大家庭相較起來,人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尤其流浪街頭的老人的心理狀態無非更是孤獨,那種強烈的孤寂感若非真正體驗還未能感同身受,古代被禁止與外界有一絲接觸而生活有如籠中鳥的後宮宮女儘管豐衣足食,「想要被愛的渴望、想要心靈上的自由」是超乎世世代代的,此感覺越是強烈,就越感寂寞。

燈光的色彩基調主要是黃色和藍色:藉由黃光呈現宮中的光亮,那時代沒有電燈,只有蠟燭或油燈,所以能發光的也是主要以黃色光源為主,也可代表正常情況下人世間的色光;藍光則是冷冷的、寂寥的,用於增加宮女內心孤獨的心境,而當婢女湘琪自盡後在宮殿中遊蕩時也顯得人鬼殊途之差異;唯一佈滿舞台紅光,出現在宮女甲乙丙丁思念家中親人喊叫淒厲之時。覺得還滿喜歡的是舞台背景是用剪影的效果表現宮殿外的枝葉樹木,尤以枝條的曲線不僅逼真,更有殘影花燭之感;後面還掛著一條束起來的大布幔,可左右移動以因應於換場景之用,不過看看好像有點奇怪,總覺只掛一條不夠,再掛一條或許會比較好看正常些。

最令我熱淚盈眶的瞬間是在雙月和廣芝即將分別離,兩個情同手足之孤寂女子相守數十年,而雙月得到皇帝允許婚配而可出宮,廣芝得留在宮中獨守那荒涼的內心世界。



本劇傳達最大的氣氛和心情除了寂寞還是寂寞:

一個人的寂寞是孤獨的寂寞
兩個人的寂寞是相依的寂寞
數個人的寂寞是倍感寂寞,也是讓人感到寂寞的寂寞。

這是一個寂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