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3 04:45:37普普Iris

報告兩則--港台關係.世貿/經濟霸權/第三世界

兩篇紀錄類的文章,一篇是座談會後記,一篇是網上電台節目後記。
在內容上,兩篇文也很有意義,在這裏與各位分享一下。
內容純屬嘉賓意見(雖然港台關係的一篇裏小妹也算小半個嘉賓!),與本人無關。

地球的國際都會《港台關係──兩代恩怨情仇/情意結》後記

相信不少香港年輕人或多或少也對台灣有點認識吧,例如到過台灣旅行、看過《流星花園》、聽台灣流行歌、看台灣的小說等;但我們對台灣的認識又有多少?究竟兩地的年輕人的交流又有多密切?在政治方面,從前台灣視港人為「僑胞」,為同一陣線的「反共基地」,而回歸後,香港實施「一國兩際」,據說就是向台灣作示範,好等兩岸統一盡快實現;可見一直以來,香港在兩岸角力之間處於一個微妙的位置。

港台新一代:只限遠觀

生活在香港的我們其實對台灣的消息和政局發展也頗關心的,例如去年台灣總統選舉時,香港傳媒也密切報導,大專學界更組織了不少選舉觀察團到台灣作考察,而近日連宋到訪大陸香港媒體也大肆報導和評論。在文化藝術方面,不少台灣的佳作在香港也能引起關注,由幾米的一系列繪本至近日的電影《天邊一多雲》也深得年輕人喜愛和注意。而要數香港人對台灣最熟悉的部份,便可說是流行文化了。雖然台灣以國語為主,但畢竟大家使用中文,自然比韓日潮流更易引起港人共鳴,周杰倫、F.I.R、范曉萱的歌可能也會朗朗上口,《流星花園》的風潮就更不用說了。似乎香港年輕人對台灣這地方也頗感興趣,但說到了解可能還不算太深的。

台灣對香港的認識相對會較集中在流行文化上,例如他們喜歡看香港的電影,也會喜歡香港的歌星,例如Twins到台灣去也引起了一陣旋風。但根據台灣大眾傳播教育協會理事長王甫河旺教授所說,台灣的報紙對香港的新聞也少有報導,台灣年輕人對香港的情況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去了解,對香港的了解相對較為片面。

港台上一代:親密伙伴

在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初期,不少支持國民黨政府的人紛紛逃到台灣和香港;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而不屬於中國,於是被視為「自由地區」。就是馬英九的父母也是在往台灣途中暫在香港落腳,才會造就了這位「香港製造」的台北市長,可見當時台灣和香港在某程度上是同一陣線的。國民黨的支持者有不少在香港也選擇於調景嶺住下來,而他們的下一代則會上有台灣背景的學校,香港當時有不少這類學校。在60-70年代間,有不少香港學生會選擇到台灣升學,一旦到台灣升學,更能穫得台灣身分証。當時台灣的大學有很多僑生,而僑生中佔了半數也是香港人。而當時也有不少台灣年輕人喜歡到香港工作,因為香港的工作機會很多。

政治冷感?

近幾年,當香港主權移交變成特別行政區,當台灣由民進黨執政,兩地也經歷了巨大變化,同時在經濟上經歷了低潮;而兩地年輕人對政局的改變各有不同反應。

香港一直以來經濟掛帥,向被視為「政治冷感」,甚至對主權移交也沒有太大的反響,最關心的也不過是是否能夠「馬照跑、舞照跳」而已。但在特區政府上場後,由於一連串的政策失誤,經濟每況越下,加上教育政策混亂,政制發展得越來越少自主權,可說是陷入一片混亂。而這種情況卻導致港人──特別是年輕人,變得熱心政治,不單投票率創新高,也出現了歷史性的五十萬人「七一遊行」。在大大小小的遊行和選舉中,香港年輕人的參與度明顯極高,由於社會的混亂,使年輕人更主動關心社會。

在台灣的情況卻洽洽相反。在民進黨上台前,年輕人非常熱心政治,熱切期望改革;一來出於對國民黨的不滿,二來民進黨的宣傳手法也深得年輕人的歡心。可是自民進黨上台後,由於政策混亂,經濟也變得越來越差,股市狀況慘不忍睹,商業活動一厥不振。台灣的畢業生跟香港的一樣,畢業後往往變得前路茫茫。據王甫教授和暨嘉華先生的觀察,台灣年輕人並不因此更積極關心政治,卻變得越來越冷淡,即使總統選舉也不能在校園引起討論,在其他社會問題上,年輕人更好像事不關己似的,只擔心自己的前途。王甫教授有親身參與去年總統選舉前的造勢會和選舉後的抗議集會,可是就他現場所見,與會者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市民。年輕人對政治和社會在政治混亂和經濟低迷下,只越發變得不聞不問。

香港處於戰略要塞?

港台的近代關係,大概可以97香港主權移交作分水嶺。在經貿關係上,港台關係卻依然密切。兩地不單是對方的重要貿易伙伴,也有不少台商經香港到大陸做生意,大陸商人也得經香港才能到台灣去,兩地的貨物交易也依賴香港作轉口。在兩岸尚未直接三通的情況下,台商得繼續利用香港提供的金融、轉運等服務與大陸市場作商貿合作。

但政治方面卻有比較明顯的改變。在97以前,台灣視香港為「自由地區」,是中華民國僑居於港的「僑胞」。海峽兩岸皆將香港當作彼此進行「統戰」的前哨站與緩衝地,把香港視作蒐集對方資訊的平台,好能對對岸的情況更瞭解。但現在香港卻成了「大陸的一部份」,與從前「兩地一體」(反共)的情況有了距離。而特區政府官員比港英政府時期在處理台灣事務時顯得更保守,例如早前拒絕台北市長馬英九入境;這也許因為受限於兩岸緊張的關係,但特區政府不願強化台港的關係的取向也十分明顯。

以後的路……

香港和台灣各有優勢,其實有不少值得互相學習的地方。
台灣一直以宏揚中國文化為己任,故很歡迎僑生赴台唸書,而台灣在文史哲類的研究成就可說是兩岸三地中最高的,台灣人的文化素養普遍也較高,這是很值得香港人多多學習的,在過往數十年的殖民地教育裏(在更久以前,殖民者根本沒想過要提供教育!),港人被教成重商輕文,民族、身分等問題往往也被輕輕帶過,使社會變得功利取向,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也不太認識。在作為台灣人的王甫教授眼中,香港人更具國際視野,英文比較好,創意也比較高,特別在公關和廣告方面做得比台灣好,很值得台灣學習。

在可見的未來裏,兩岸應該未能實現統一,而台灣也未會獨立,所以香港更應好好發揮其中介人角色。香港自成為中國一部份後,大陸實施了如「自由行」個人遊和CEPA等措施,與大陸關係變得密切了許多,與此同時若能與台灣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增加交流和互相了解,相信不單對兩岸關係有幫助,香港自身也能獲益。

(想補充的是,個人很喜歡台灣,更傾慕台灣文化;私下倒希望王甫教授的觀察不夠全面,我心目中的台灣青年該是更知性的一群。)


當世界在經濟霸權下──
Roundtable café salon後記

試猜猜美國還是泰國生產稻米較便宜?地的價值、人工、是否使用機械、其他各樣的資本投入,如農藥、肥料……在計較所有條件後,似乎是美國的生產成本較高吧。但高多少?根據樂施會的研究發現,美國白米的生產成本是泰國的四倍!那麼為甚麼美國仍能繼續生產白米,而且能主導國際白米市場?

自由貿易的神話

以美國為首的富裕國家一向奉行「自由貿易」,背後的假設是借助市場經濟,最有生產優勢的國家便專注生產特定的產品,再與其他國家交易自己所需的產品,以祈達至最高的有效生產量,而整個世界的發展也可以最優化。
事實是這樣嗎?

世貿組織自命為一個「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的組織,就是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吧。而其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另外,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得到保障」等。而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所以理論上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會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有關保護發展中國家等等,是一個需要深入檢視的課題;而世貿在解決成員國爭端的能力,也是一個有待深究的疑問。

誰在傾銷?

之前說過美國白米的生產成本是遠高於發展中國家的,為甚麼美國還能主導市場呢?答案就是林林總總的補貼,例如出口補貼,按生產量遞進式補貼,甚至為免生產過盛而要求農民荒廢田地並為此進行補貼!所有措施就使富裕國家的農產品在面對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農產品時仍具競爭力,甚至以壓倒性的低價擊倒小國經濟!這便可謂「傾銷」了。

但為甚麼政府會花大量資金作補貼呢?歐盟國家的農業補貼竟佔財政預算的七成!為甚麼先進國家仍要做這賠本生意?其一是歷史性原因:在二次大戰期間,為保障國內糧食生產能自給自足,於是便補貼農民作大量生產。在六、七十年代,當然已沒有需要擔心糧食儲備問題,但福利這回事就是易送難收的了,於是只得繼續下去。另一個原因是一種政策考慮:以稅收補貼農產品,不但農民受惠,國民也能以較低價買糧食,以做到補貼低下層和還富於民。

但這些得到大量補貼的農產品並非只供本國內銷的,所以一旦以較低價的姿態打入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那麼首先本國農產品的銷售量便會減少了,因為多了競爭者,同時,有時候國民甚至更傾向買進口的外國貨呢!另一方面,本國的農產品也得把價錢調低,因為那些進口貨在大量的補貼下,發達國家農民的成本已比落後國家的變得更低了。在便宜了又賣少了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業自然大受打擊了。

在自由經濟之下,大國把貨品出口到小國傾銷,小國其實也可把貨品出口到大國賺外匯吧!例如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不是很好的嗎?而且歐洲國家在道德考慮下,往往給予落後國家進口農產品類的原材料關稅優惠呢!可是僅限於原材料而已,已加工成品進口便得繳高關稅:例如咖啡豆的關稅很低,但已烘焙的成品咖啡豆卻要納很高關稅。那麼小國不能發展更能賺錢的加工市場,便只得繼續出口原材料了。可是關稅雖低,但在大國傾銷的影響下,出口量與出口價成反比,做價也越來越低。我們在付出八十塊買一包咖啡的時候,小國農民所得的竟只有約一塊!

在種種的不公平下,「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得到保障」的世貿在哪裡?

天使vs.魔鬼

針對以上情況,世貿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農業協議」(AOA)。在世貿的農業協議內,各國均需逐漸減低關稅及農業補貼。可是在實際操作上,協議也包括多種豁免條款,例如「其補貼不影響世界農產品價格,不會做成不公平競爭下」,便可保留補貼,而「補貼的影響不嚴重影響世界農產品價格」者,又可以暫緩取消補貼,結果大國恃著大量的律師和金錢的優勢咬文嚼字地把弄條文,於是成功不斷把原應「即時停止補貼」的產品便成「暫緩取消補貼」,「暫緩取消補貼」又變成「不必取消補貼」類別。就在這些定義上的問題鑽,發達國家便能繼續其農業補貼了。而小國在談判時,往往「以寡敵眾」,於是總不能成功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條款了。

世界銀行是另一個以穩定國際經濟秩序,並協助落後國家為工作宗旨的國際組織,其工作目標是「通過較長期的貸款促進各國生產事宜,並協助貧窮國家發展。」美國和日本為其主要決策國。但它在借款與落後國家作經濟發展的同時,必定要求貧窮國家要開放市場,要求她們定低關稅,並不許作農產品補貼,以合乎「自由貿易」的宗旨。結果,或許相關貨品在世貿的定義下屬於可「保留補貼」類別,或許相關貨品美國在自己國家以內以給予大量補貼的;總之不許小國作補貼而已。

既然有世貿這國際經貿組織主持公道,為甚麼小國不向世貿投訴大國的傾銷?可以啊,在去年世貿正式裁定歐盟國家的糖類產品是「傾銷」!但往後沒有任何跟進,也沒任何制裁而已。

同樣以美國為首的兩個國際經濟組織,同樣以協助落後國家發展為宗旨;是世人對它們的期望過高,還是它們「性格分裂」?

當一切也在「自由經濟框架」內……

世貿管轄的不單包括各種各類的產品,還包括「服務業」。所謂服務業也不是一般理解的零售業、銀行業、飲食業等,更包括公營事業如水、電、垃圾處理等,更包括投資行為,於賣地、政府外判情況等;可以說根本無所不包。若任何類形的「服務業」也要開放市場,會有甚麼後果?

發展完備的富裕國家不怕開放市場,但也可能造成「跨國企業壟斷」問題;小國家便更可能小至日常飲食,大至水電醫療也被跨國企業把持。公營事業在跨國公司手上與由政府負責有甚麼分別?可能有人擔心私營化會導致收費大大提高,但也有人會說在「自由經濟」下,既然有各國的公司加入競爭,在市場機制的自然平衡下,價格反而會下降。但值得膽心的重點是,政府的宗旨是服務人民,對人民負責,即可能公營事業要賠本也會先考慮人民生活;跨國公司的宗旨卻是營利最大化,要對股東負責,其時所謂「企業社會責任」也只成了幌子而已。

為甚麼還要有世貿?

照表面証據看來,世貿既無力阻止成員國進行「以本傷人」的農產品補貼,無力保護小國市場,無力執行仲裁結果,也無力促進各國達成貿易共識;這樣一個組織還有存在價值嗎?雖然世貿看似軟弱無力,但一些落後國家如非洲國家,她們人材少,國力弱,整個非洲五十多個國家加起來才不過有數億人,在沒有了世貿以後,豈非更「國微言輕」?她們將會更無力與達國達成較有利自身的貿易協議,因而被市場經濟進一步邊緣化了。或許我們只能期望世貿能有改革,改善現在的弊端,從而更成功地實現「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並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得到保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