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6 00:14:11*harehare*
只要想快樂 就會有機會快樂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06 期
作者:周添城
台灣會不會是一個快樂國?或者在「世界快樂地圖」中的排名會升會降?
固然值得關心,但更應該先問問你自己,想不想快樂,是不是快樂?
你想要快樂嗎?」
這時候你可能有兩種答案:一種是持續負面的態度,把從國家、政府、社會、文化、價值不利於快樂的因素統統照單全收,得到「想都不敢想」、「想也沒有用」的答案;另一種是改以正面的態度,不論宏觀條件與環境如何,快不快樂純屬個人事項,「只要我想,就有機會」。
正如商周發行人金惟純所說:「快樂是一種決定,如果你真心想要它,它就在那裡。」是最佳的註解。
其實,不論不丹和丹麥
(編按:《商業周刊》第一○○○和一○○一期快樂國專題),
照樣有人民是不快樂的,甚至丹麥的自殺率也一直受到關注。
所以,快樂國裡有不快樂的人,不快樂國裡當然也有快樂人。
當問題回歸到個人微觀的角度,那麼向內觀照恐怕才是得到正面答案的唯一可能途徑。靈性本我的追尋與確立,是心境快樂,甚至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這就是身心靈的平衡與協調。
有人比喻,身心靈宛如一座冰山,身體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
更大的存在是在水面下的心和靈。
水面上冰山一角猶如每個各自獨立的自我,但水面下的龐大冰山卻可能相連結,猶如本我的靈性甚至可以和宇宙的源頭相通。
從這個深度出發,想使心境快樂,想使身體健康,就只是一個信念而已。
當下轉念,自然就在快樂中
二○○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伊斯坦堡》
書中說到:「所謂不快樂,就是討厭自己,討厭自己的城市。」
換言之,快不快樂只在一念間。
只要一轉念,從討厭自己轉換到不討厭自己、不討厭自己的城市,就可以快樂。
這麼容易,你想快樂嗎?
劉明凡的《一%的改變,要靠九九%轉念》書中,再次強調轉念的重要,這又要從身心靈的修行上著手。
在一個追求身心靈的團體中,成員裡有許多癌症病友,
甚至有人癌細胞不斷轉移復發,病友們經歷器官切除、化療、放療的煎熬,
甚至到了已經沒有器官可以再切除的困境。
此時,重新面對自己生命的本質,追尋靈性的本我,只要一轉念產生
「人有自癒能力」的信念,面對自己性格中的問題,
就像打開電源開關一樣,慢慢癌細胞受到控制,腫瘤縮小,甚至可以與癌共存。
著名的許達夫醫師就是一個例子。
連聞之令人色變的癌症都能因對身心靈重新認識所產生的信念而自癒。
快樂又有何難?
台灣會不會是一個快樂國?
或者在「世界快樂地圖」中的排名會升會降?固然值得關心,
但你自己想不想快樂,是不是快樂更為實際。
期盼這個問題不是帶來更多的煩惱,而是向內觀照,
當下轉念,獲取身心靈平衡,你自然就在快樂當中。
(作者為實踐大學講座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