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6 23:49:56kani

遠足 (上)

遠足 (上)

後來我開始覺得:遠足這兩個字,遠比旅行還能貼近旅行。

波特萊爾喜歡描寫旅人遠足時的忐忑不安,而他所謂真正的背包客,是有了出發遠足的念頭便即刻動身前往啟程,至於目的地倒是其次了。

我認為遠足有兩個時刻是心情最複雜的糾纏:一個是出發,另一個是回來。

整理打包,背著行囊走下樓梯、跨過機車;或是飛機起飛前,輪子離開地面的瞬間,那種再也回不了頭,未來一切不可知的恐懼,事實上是令人回味無窮的感受──前提是假設你願意去面對那害怕,我喜歡害怕的感覺,這種感官經驗隱藏著某種精細的快樂。任何令我害怕的事物永遠吸引著我。我覺得害怕是一種健康、自然的感覺,是享受生命不可或缺的,大多數人選擇脫離害怕事實上我認為是件危險的事;說實話,我反而對我所不知道的不確定的一切更感到心安,對半隱藏、假設、幽晦的情況覺得更自在些,人要常處於不安、焦慮的處境,如此才能越來越懂得進步,如果自你一出生之後,一切都那麼平穩順利,只要照著安排好的路跟大多數人一樣往前走的話,這雖沒什麼不好,但我相信你一定會後悔些什麼。如果你都已經知道未來是什麼樣,路早已確定好,那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飛機輪子降落回台灣,在踏入家門前的那一刻,那緊繃緊張的心情瞬間鬆一口氣,不管旅行發生了什麼,但心情早已是終於回到家了──至今我依然記得,結束紐西蘭的遠足生活,飛機降落在中正機場時心中的害怕、不捨、落莫、期待與不安的五味雜陳。

去享受這兩個時刻,那很棒,我也相信你們懂。

常有人會問我:旅行時最棒的時刻是什麼?
我想最棒的時刻就是這個瞬間對自己提問:「我到底為什麼現在會在這個地方做這個事看這些人?」為了這個感覺疑問,我停不下腳步繼續往前走,遠足。

對於「看」,我始終抱持思考去質疑。

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的看的特徵,事實上是先看到拷貝與複製品出現在我們四周、百科全書或課本裡─(例如金字塔、巴黎鐵塔、寺廟),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是先認識在書上的「世界」而非現實世界;同樣,我們遠足,也是先認識旅行書上的「旅行」,那些在旅行書或宣傳單上的照片推薦、展現與標榜著「真正」、「道地」的旅行方式,然而那些到底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到法國就是要去看巴黎鐵塔、去埃及就要看金字塔、去柬埔寨就該看吳哥窟,好像不這麼做就不算到過那個地方──(若加上沒拍照片的話,更是會被說那妳去那邊幹嘛!),難道做了這些事才叫做所謂的旅行?計劃要去埃及前,看過許多金字塔的照片、故事與歷史,還沒親眼見到真正的金字塔早就被這些煩膩淹沒了,然而我想最悲哀的事莫過於:見到了本尊之後,覺得不過就如此,沒有照片或明信片還要細緻好看然後感到失望,我們遠足如此、生活更是如此,被一堆酷似真實的假象侵入而不自覺,到最後連真正的遠足是什麼?生命是什麼也不知道,但這都還比不上在家裡看照片只會羨慕說好好哦!然後卻什麼也不做的感慨自己的生活。

遠足要自助,除了走出自己習慣的生活,以及不做耍嘴皮的人之外,事實上所謂現實的跟團觀光旅行,都是某種朝聖式的過程,團員帶上旅行社發的帽子、徽章、背心或可辨識之物,上面寫著xx旅行社,到了當地,每天行程排的滿滿,好像任何一點一滴都不能錯過,搭遊覽車參觀一站又一站的名勝古蹟照相,再到紀念品名產店大肆採購消費帶回國給朋友以證明自己曾經到過這個地方──難道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證明」自己的遠足嗎?為什麼不正視自己內心的改變而只求照片紀念品這些外在的形式。那一切都像在掌握之中(即使有所謂的自由日),團員簡直像犯人或聽話的小孩一樣,什麼都按照所謂的「指示」,好像不這麼聽導遊做「該做」的事,旅行就過不下去,不聽家裡的「安排」人生就沒有未來。

說到「安排」,我們常會有這樣的經驗(嗎?),到一個新地方,常會聽別人或旅行書上的推薦去「好吃」的餐廳、「便宜」的旅館,可是突然在某個轉角看到相當吸引你的小吃或感覺很對的旅舍,但卻因為旅行書沒有「強力推薦」,你會想:會不會不好吃?會不會住到貴的房間?…等等,往往連試都不敢,只有書上寫的永遠是對的,好像不按照「正常」的所做就會失去真正的旅行,但這其實就跟在學校一樣,只懂得背誦記課本上的知識一樣,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哪天在未來的人生中碰上沒碰過的遭遇或經驗,怎麼被別人打敗都不知道。人生就這麼短,多去嘗試是必要的,我也相信那樣的嘗試總是會在你10年過後的記憶中最深刻的(例如買到又貴又難吃又拉肚子的食物,那「滋味」一輩子都忘不了)。

遠足大忌是你和當地人沒什麼接觸,講話的永遠是你的旅伴,因為語言陌生而不敢開口,但事實上有時會因為這樣而有不同的經驗呢!說到旅伴,和誰去旅行是件相當重要的事,每個人旅行定義都不同,有人想瘋狂採購、拍一堆底片照、吃高級餐廳、五星級飯店,但卻往往因為身處語言不通國家不敢單獨行動,但如果害怕有旅伴會自由受限,獨自旅行又怕孤獨與不安,那就建議一起到一個地方然後分開玩,再約時間地點一起前往下一地點吧,這也是不錯好選擇。


等我寫(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