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4 23:17:09隨緣如真

關於文殊菩薩(下)



文殊菩薩正面特寫:文殊師利菩薩,華言妙德,指具不可思議種種微妙功德。

《大日經》言:「妙吉祥」,文殊,是妙之義;師利,是吉祥之義。行者常以覺察覺照之智,照破一切煩惱顛倒,晝夜二時皆是吉祥、安樂之境,即是常起文殊大智之行。

文殊師利菩薩,昭示行者,當效法文殊菩薩的大智精神於菩提道上永不退轉。

文殊菩薩頭頂上的髮髻,代表菩薩所證的五種智慧(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坐在白蓮台,代表清淨無染;身騎萬獸之王的雄獅,手持金剛寶劍,象徵菩薩的智慧威猛,作無畏獅子吼,助佛弘化,並以智慧之劍斬斷一切煩惱無明,摧伏種種邪說、群魔,是大乘佛教中以智慧著稱的菩薩,與普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脅侍,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由於他在所有菩薩中,是輔佐世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依大乘經典所載,在所有大菩薩中,文殊菩薩不只是四大菩薩中「大智」的象徵,而且,在過去世他曾為七佛之師。其明達的智慧,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在《首楞嚴三昧經》載:「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如來,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槃,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大權示現為釋迦牟尼佛的二脅侍之一,並常以智慧開導行者,曉喻具大乘根機的菩薩契入甚深妙法,亦經常用反詰、否定、突兀的語言或行動,來警醒眾生。如《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的五十三次參訪,也是由他啟迪成行的。

人當於菩提道上,深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圓滿萬行,方得悟入法身之廣妙勝智,橫度生死此岸,而至解脫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