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2 17:39:55instershe

「認清事實」與「有所作為」




  宋朝陸放翁的詩說: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譬如東周亡,豈復須大疾?

  這一類的「政治問題」,並不算最嚴重的--這只是表象。真正嚴重的有兩點︰第一,資源被瓜分光了。

  大陸與以前的台灣發展過程相似,一段快速成長、經濟起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一些暴發戶(陡然而富),講好聽一點,是資本家或企業家這一類的人。從由窮到富的過程裡,大家一起搶、拼命地搶,搶著賺錢、發財。

  如果你質問他的作為,他們還會告訴你,大環境是如此,我不做,別人也會做。  

  逐漸的,經濟發展成熟了,資源也被瓜分的差不多了,也產生所謂的「成功的企業家」、「卓越的」、「傑出的」、「成功人士」;同樣的,也有所謂「不成功的小百姓」。 
  
  「成功的」形成財閥。其他人呢?就像李敖說的「接漏油」--肉被吃光了,留點雞骨頭給你啃。

  第一點發生,還不要緊。至少我們還可以活,第二點更令人痛苦--科技進步,人的價值越來越少了。

  打個比方,如果說五十年前,要造一台汽車,需要一百個人;五十年後的現在,只需要五個人就夠了。也就是說,只要五個人,就可以抵五十年前,一百個人的生產力,靠著現代科技與資訊化,就可以「以五擋百」。那其他的九十五個人怎麼辦?全部失業。或者,只好去幹別的工作。
 
  你不能要求,人類不發展科技。那他們怎麼辦,「轉不過來」的、「運氣不好」的,只好被「物競天擇」掉了。

  我們回想一百年前,人類還有許多的奴隸階級,到今天為止,好像是都沒有了,好像是都自由了。可是我們想一想,窮人真的有自由嗎?表面上,好像有身體的自由了,可是事實上,他們沒有羅斯福所主張,又被寫進《聯合國人權宣言》裡面的「免於匱乏的自由」。

  「認清事實」與「有所作為」,這兩點加在一起,好重要。

  彼得杜拉克的書裡,常會提到「未來的工作,是什麼樣子的?」諸如此類的預言。如果你不願意有所作為,只想因循前人(五十年前的大多數人)的腳步去走--只想「找個飯碗」的人。或許這位近百歲的企管老人瑞,能給你些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