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1 19:21:16棉兒
五經正義之同情的理解
孔穎達《尚書正義‧呂刑》曰:「大隋開皇之初,始除男子宮刑,婦人猶閉於宮,宮是次死之刑,宮於四刑為最重也。」
孔穎達奉太宗詔命,在貞觀十六年為尚書、毛詩、周易、禮記、春秋左氏傳五部經典作疏,有統一經學注疏與國家思想的作用,也在經傳注述傳統中佔有重要地位。既然是在唐代作正義,為何會出現「大隋」這種詞彙呢?經學史都說此為隋代舊疏並未刪淨的表徵,是經學發展與思想中重要例證,然而,我卻開始理解病體會年老的孔穎達,坐在燭檯下刪除舊疏的心情──
老師命我把出現於論文的古籍卷目刪除,卷一百、卷三、卷七十一、第七十七、第六之類的標目全部刪除,我其實理解老師的苦心,因為整本論文引用古籍數目甚多,若不清除這些卷數,有些論述會夾纏不清。我是用搜尋的方法,一章一章刪除,卻發現這些卷數卷目跟德國蟑螂與馬達加斯加大蟑螂一樣,四處飛翔飄散,怎麼刪都發現有殘留的影子,從前讀經學史都會輕笑孔老先生在正義裡保留大隋,也不怕被君王處斬,可是我現在終於明白,燈下刪增這些細瑣的文字資料,確實非常痛苦而困難阿──
悲夫仲達,哀哉棉花。
孔穎達奉太宗詔命,在貞觀十六年為尚書、毛詩、周易、禮記、春秋左氏傳五部經典作疏,有統一經學注疏與國家思想的作用,也在經傳注述傳統中佔有重要地位。既然是在唐代作正義,為何會出現「大隋」這種詞彙呢?經學史都說此為隋代舊疏並未刪淨的表徵,是經學發展與思想中重要例證,然而,我卻開始理解病體會年老的孔穎達,坐在燭檯下刪除舊疏的心情──
老師命我把出現於論文的古籍卷目刪除,卷一百、卷三、卷七十一、第七十七、第六之類的標目全部刪除,我其實理解老師的苦心,因為整本論文引用古籍數目甚多,若不清除這些卷數,有些論述會夾纏不清。我是用搜尋的方法,一章一章刪除,卻發現這些卷數卷目跟德國蟑螂與馬達加斯加大蟑螂一樣,四處飛翔飄散,怎麼刪都發現有殘留的影子,從前讀經學史都會輕笑孔老先生在正義裡保留大隋,也不怕被君王處斬,可是我現在終於明白,燈下刪增這些細瑣的文字資料,確實非常痛苦而困難阿──
悲夫仲達,哀哉棉花。
上一篇:言念君子,溫其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