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歷史回顧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歷史回顧簡報封面
教育部《國語辭典》籌備於民國15年,20年開始編輯,並與商務印書館訂定合約,本來打算一年成書。不料,21年時,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商務印書館總廠被毀,無法依約預付版稅,編輯經費便無著落,為持續編輯計畫,教育部國語會於是自墊經費。然而,隨後因我國展開抗日戰爭,國庫吃緊,在民國24年的預算中,未編列國語會經費。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第一冊好不容易在民國25年付梓,至34年才出齊8冊。惟此書編於戰亂時期,成書倉促,缺失尚多,故於36年旋即再就原內容重加校勘,分為4冊,仍交付商務印書館印行。
《國語辭典》原編本內頁
《國語辭典重編本》封面
民國76年,教育部就「重編本」基礎進行修訂,前後花費6年時間,編成《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修訂本」。在那個年代,由於國家歷經了戰爭、經濟、政治等重大變革,再加上教育普及資訊流通快速,語言環境變得相對複雜,社會大眾對於字辭典逐漸傾向更高的要求,傳統累聚資料的方式已不敷時代需求,所以此次修訂,較過去更具挑戰性。本編輯團隊由李鍌教授擔任召集人,李殿魁教授為總編輯,曾榮汾教授為副總編輯,在規劃初期,就先將「重編本」內容從收詞、收音、釋義、引例、體例等各角度進行分析,希望能利用原有基礎,擇菁去蕪,修訂成更為完備的新時代工具書。後來,除了沿用原「重編本」的專科詞,大部分的語詞在體例、內容上都作了大幅度改變,另外,在編輯技術上也結合資管觀念,儘可能的使用電腦編輯。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編輯總報告書
今天,我們可以透過「修訂本」的編輯總報告書,一窺當時審慎的編輯流程──
首先,編輯委員會先根據辭典學理、社會需求等,訂定「編輯原則」,然後根據所訂原則篩選納編「重編本」資料,另外為了補錄新詞及更周延的呈現詞語用例,還蒐集了許多原始文獻,建立參考資料。接著,將既有及新收集的資料結合成修訂基礎,再一一讀檔選詞。
詞目選錄之後,就進入撰稿流程。這項工作原則上由國語會專任編輯負責,但其中若有須輔以文獻佐證者、屬佛學範疇者、疑難詞目者,就需要進一步的專業處理,所以,在「撰稿組」之外,編輯團隊中另設「文獻還原組」、「佛學詞條撰稿組」、「疑難稿處理組」。然而,無論人員編制如何齊備,要清楚說明字詞含義,仍舊是個天大的難題。各位可以試想,「大」這個字我們幾乎每天用到,但要如何明白說出它的字義呢?說「『小』的相反」,當然太過模糊;若從「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切入說明,似乎又不能涵蓋「大哥」、「大前天」的「大」。撰稿者在每日一定進度的要求下,還要如此周而復始的反覆思量,其耗費之心力,可想而知。
而且,這付出大量心力產出的稿子,只是工作的開端,接下來還要經過校稿、初審、複審、總編定稿,每一次校審出的缺失,都要進行修改。宋代王安石作「春風又『綠』江南岸」詩句,其中「綠」字經十多次改易,後人讚其用字精警,殊不知一部辭典中每條詞目的釋義,也都是經過這樣的反覆斟酌。也就是說,「修訂本」正文收錄了近17萬條目,每條以撰稿、初審、複審、定稿4個關卡計算,全數順暢的跑完流程,至少就得經過68萬人次的讀稿、修稿,更別說有些疑難稿件,還可能經過退稿,必須在某些流程中多次「闖關」。其工程之浩大,所耗精神之鉅,實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這部辭典在編輯技術上,則運用了資訊管理的觀念與方法。根據「編輯總報告書」記載,本典依音序順序撰稿及審稿,從ㄋ音起,就開始進行機上撰稿;另外,針對每個流程,自行設計軟體,使工作更有效率;再者,稿件的收發,也充分結合當代資管觀念,故能有效的保存並管理資料。而這種種,不能不歸功於本典副總編輯曾榮汾教授。曾教授在〈網路版詞典編輯經驗析介〉一文中說到:「筆者開始編國語辭典,國內中文電腦系統剛推出不久。……當時一般人對電腦的觀念大概仍停留在『專業的高科技』。只要能用PEⅡ進行文書處理,已是電腦人才了。在那樣的環境中,筆者對電腦也是了解很粗淺,只是知道它能快速運算、大量儲存、持續編修。但當時就在考慮,編了十幾年的字辭典,都在卡片和稿紙上打轉,是否應當提升為電腦編輯?」然而,當時經費與設備都十分困窘,為了這樣的一個發想,為了改成電腦編輯環境,所有人員一起捐出所得,添置兩部電腦,從而開啟了國家辭典編輯的新章。不過,所幸這困窘的狀況,在總編輯李殿魁教授的大力奔走下,終於有了相當的改善,編輯工作因此有較為豐富的資源。
這次的修訂,各項應用軟體都由曾副總編輯自行開發,把辭典內容建置為資料庫,而正因為這樣的數位化格式,具有隨時增修擴充的優勢,所以在編輯進程中,編輯小組便分階段公布試行版本,希望透過臺灣學術網路,向全世界徵求高見,以為持續修訂的參考。至83年,整部辭典大致竣工,在9月時公布臺灣學術網路初版。這個版本使用的是1991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發展出來的Gopher查詢系統,以簡易的選單方式執行檢索,是一種純文字的介面,方便性和資料呈現的效果,都遠不如現在全球資訊網(web)的網頁,使用的人並不多。85至86年間,簡立峰博士帶領中央研究院Csmart小組,協助開發全球資訊網檢索系統,本典隨即同時發行網際網路與光碟版本,正式將成果推出,提供各界使用。
《修訂本》的完成,代表這幾十年來辭典編輯的新里程碑,也是數千年來中文辭書傳統編輯與現代化編輯的分水嶺。首先,因為有龐大的儲存空間,這部辭典除正文的16萬餘詞目外,還附帶提供十幾種附錄,這些內容若排印成傳統的紙面版本,恐怕是原來「重編本」的數倍規模,而且查詢不易。但在數位版本中,只要輸入想找的字詞,便可輕易的得出結果,甚至可以利用「全文檢索」,蒐尋出相關的詞彙,或者藉由釋義中的書證,查詢古典文獻中的文句,數位化的格式並利於後續階段性更新,資料庫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利用與發展。在內容上,收錄條目擴及中古至現代的重要詞語,音讀及釋義都經過專家審核,書證引文則一律還原查證。綜觀本典,就其規模,不愧為全球最大的線上中文工具書;就其內容,堪稱考據嚴謹;就其實用,所提供全球共享的檢索介面確為方便好用。
總而言之,這個成果所具涵的資料及編輯理念,在辭典編輯上都是開創新局,教育部在爾後的工具書編輯上,也幾乎都依循這個模式,或從其中選錄各種類型資料為基礎,進一步編輯其他語文工具書,例如:1.取現代常用詞語為基礎,編輯《國語辭典簡編本》,於89年公布。
2.取小學生適用的單字詞為基礎,編輯《國語小字典》,於89年公布。
3.取成語語料為基礎,編輯《成語典》,於94年公布。
4.提供《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釋義編撰的參考,於97年公布。
接下來,本典在87年更新內容,公布為新版本;96年時,則根據使用者及管理者需求,重新設計檢索介面及管理系統,更新為現行版本。目前,本典平均每日使用人次仍達4至6萬,累積人次至99年7月29日突破1億。就一部公布10數年的線上資料庫而言,能維持這樣的使用頻率,實屬不易。由此,可見各界對此部辭典倚賴甚重,亦可見大眾對一部優良線上中文辭典需求之殷切。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99年7月29日上午10時15分使用人次為1億8005
然而,教育部當初推出這部辭典時,原是希望拋磚引玉,提升國內工具書編輯環境,故將成果資料庫公開讓各界利用,只要申請獲准,就可以此為基礎,繼續研發各種類型的工具書。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上,或當加強鼓勵民間以《修訂本》資料庫為基礎,作進一步的研發及編輯;或參考《牛津英語大辭典》向英國民眾徵求字源的做法,匯聚全民智慧,讓這部辭典的修訂有更多依據。總之,惟有結合群體大眾的力量,方能延續本典生命,讓臺灣在網際網路世界的文化領域中持續發聲。
上一篇:熱
下一篇:我最懷念的景美溪--芋仔的小詩
當天與會,懷著虔敬的心情,原來在成語典此前還有這麼多人默默的做這些事,就連離開後,整個心都是滿滿的,能一直堅持做了數十年的人都好厲害!
這我很常用哩
充滿親切感!!
不過
為什麼目前走向似乎是一字一音
破音字依著不同用處發不同音
也很美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