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3 19:49:52*櫻花罐頭*

年輕媽咪正風行

對女性來說,什麼年紀最適合當母親,一直是個被熱烈辯論的話題。但年紀並不代表成熟度,在選擇讓小生命來到世界前,是否充分了解自己,才是決定適合當母親與否的關鍵。25歲便有兩個小孩的年輕媽咪,與38歲才跨入另一階段的媽媽,各自分享不同的媽媽經。

*年輕辣媽
有人認為年紀輕輕就當媽媽,無疑是為自己的人生宣判無期徒刑。當媽媽一定要是熟女才最適任嗎?自哈佛畢業,25歲便有兩個小孩的作家Ann,告訴你她如何當個先苦後甘的快樂辣媽。

1987年,當時我還是哈佛大學大四學生,我記得那時候班上有兩三個女同學,還沒畢業前就已經訂了婚。我經常看著她們手上戴的結婚戒指,心裡不由得替她們感到可惜。畢竟這麼年輕就嫁人,大好人生就這樣葬送在婚姻裡了。我們這一代的年輕女人,不是應該盡情追尋自我的嗎?我們跟上一代的傳統女性不一樣,我們有權利開拓自己的人生,勾勒出最美好的生涯藍圖。如果不是這樣,那又何苦一路努力來念名校實踐夢想?

儘管我當時想法是當一個快樂的單身的女性,不過上天似乎刻意要跟我開玩笑。那一年,沒錯,就在我大學畢業後,我戀愛了。六月份我開始與Peter約會,當時他任職於紐約一家知名的雜誌公司。坦白說,初次見面沒幾個小時,我就被Peter幽默的談吐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打動。他給我一種既溫暖又聰明的感覺。

雖說我與他的年紀相差甚多;那一年我二十一歲,他三十八歲,當時他正處於事業的頂峰,雜誌社頻頻獲獎,他的收入和成就令人稱羨,而我只是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報社實習生,不過我們之間的愛火一發不可收拾。交往一年後就決定結婚,二十五歲不到,我已經陸續生了兩個兒子。

*值得成為年輕媽媽的原因
促使我年輕就決定走入婚姻的主要原因,除了兩人感情好、都喜歡小孩外,也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可以有個小孩。沒錯,當初是可以等個幾年再生,可是有什麼好等的?大學時期的我,交過很多男友了,如果等的目的只為了享受更多的自由,或是兩人世界,這些經驗我在大學的時候都經歷過了。對於Peter而言,認識我之前,他已經一個人在紐約享受過了十年以上的單身漢日子。比起其他同齡的男女,我們都有共識,那就是有了小孩以後,就不能再有夜生活,而孩子的誕生也證明,我們當初決定放棄的自由空間和兩人世界,是絕對值得的。

我很慶幸我的丈夫在當時擁有一份很不錯工作,他的薪水足以應付全家開銷,而我也能在照顧孩子之餘,放心的進行我的寫作工作。這一切我們都計畫且配合得很好,所以我一直不覺得吃到什麼苦頭。

當一個年輕媽媽還有什麼好處?就生理上來說,受孕容易代表妳不必花一堆冤枉錢。許多三四十好幾的朋友都對我們曾經表示過,晚婚受孕困難且為了受孕所費不貲。另外,因為年輕體力好,帶小孩也不覺得累。因為在大學時期養成每天凌晨兩三點睡覺的我,對於半夜起床餵奶這檔子事習以為常。等小孩子都會走會跑之後,我成天都有無窮的精力與他們在遊樂場裡面蹦蹦跳跳,一點都不覺得吃力。

*當個孩子王
另外一個當年輕母親的好處,是比較沒有代溝。我跟兒子很親密,因為我們年紀沒有差很多。他們喜歡的音樂,如嬉哈之類的東西,我也很喜歡,所以我們經常一起聽,而且分享心得。對於歌詞所傳遞的訊息我也沒有多大意見。雖說在穿著上,我還沒有辣媽的架勢,不過對於兒子們青春期所經歷的一切,我似乎比較能夠感同身受,他們也比較願意跟我分享心事。

我不像其他四十好幾的父母,要很努力試圖和自己青春期的子女「做朋友」。我比較尊重孩子的空間,我讓他們自由發展,我也瞭解,不管我有多「酷」,孩子們還是會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所以當不當孩子的朋友,對我來說沒那麼重要,只要他們能有主見,能獨立就行了。

沒錯,當我的孩子都還小的時候,我也曾經在擠奶器和尿布中迷失過自己。不過年輕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凡事不會想得太多,當時我的短暫憂鬱並不嚴重,也不影響生活,那時候只要心情低落,我就會很阿Q的為自己的處境自圓其說,反正天塌下來了也有人頂著,沒什麼大不了,船到橋頭自然直嘛,我就這樣熬過來了。好在當時我挺樂觀,心想,一個孕婦所能遇到最糟糕的事情,不過是在計程車中產子,只要這種尷尬的事情不要發生在我身上就好,其他的都不算什麼。可能因為當時我太年輕,所以對於母親這個角色的扮演,也沒有太多的期待和自我要求。「

*早婚小小的遺憾
如果要問當一個年輕媽媽,所受到的壓力是什麼,我唯一能想出來的,只有「歸屬感」這個問題。我很難找到和我年齡相仿的母親,一同分享心事。雖說Peter的同事有很多妻子很歡迎我加入她們,也很願意與我分享她們的育兒經,不過她們的年紀普遍還是比我大上十來歲,當時我在家帶兩個兒子的時候,我在哈佛的女同學,個個都在職場有一片天。她們有的成為表現卓越的專案經理人,有的人則是在商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每當我感覺失落,看到兩個兒子可愛的臉龐,就會覺得一切值得。現在孩子已經逐漸長大成人,我們才發現「先苦後甘」的好處。上天畢竟是公平的。正當我身邊的女性好友,在試圖嘗試人工受孕之餘,我可以和丈夫計畫好好去哪裡旅行。現在孩子都快要上高中,已經懂得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我也可以放心追求我的寫作夢想。有時候我帶著兒子上街,別人還會誤以為我是他們的姊姊,這種感覺還真不錯。所以我的建議是,早婚沒什麼不好,如果妳和心愛的人已經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呢?

*熟女媽咪
即將邁入不惑之年的Lynn Darling,在三十八歲那年選擇了生小孩。儘管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才當媽媽,她卻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孩子的母親。對她而言,遲來的女兒是畢生最好的禮物,時機則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我年輕的那個時代,女性主義抬頭,沒有女人會公然表示她們想要結婚生子。我們是勇敢起身對抗傳統的一群,我們倡導男女平等,女人的價值不在於廚房尿布,生養小孩在我們看來,是扼殺靈魂的蠢事。我跟我的女性朋友們是有共識的;我們不會結婚,不會生小孩,不會當男人的附屬品。

不過當時年少輕狂不可一世的鬥志,很快的被歲月磨平了,意識到原來自己以為操之在手的命運,一直都在操弄著我們。大環境豈是一些口號和意識型態可以完全扭轉的?我畢竟還是愛上了一個男人,並且像個傳統女人一般,決定安定下來。這個男人結過婚,已經有三個小孩。透過我的男人與他孩子們的互動,我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一個我從來都沒有領略過的情感聯繫。就這樣,我決定和我心愛的人生活,並且懷了我們兩個人愛的結晶。

*重新感受生命的美好
Zoe兩歲的那年,我剛好滿四十歲。某個下午我陪她在玩積木的時候,她不小心將刻有數字和字母的彩色積木推倒,印著4和0的兩塊積木就那麼躺在地板上,一動也不動的看著我。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心悸。四十歲,我有這麼老嗎?我在這個世界上活了四十個年頭啊,四十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歲月,原本我以為自己會因為感嘆青春的流失而情緒低落,不過說也奇怪,就在那一刻,奇蹟發生了。我的心底突然迸出一股喜悅的感覺,看著孩子,一股如解脫般的喜悅竟油然而生。

從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年輕歲月。因為女兒,我的青春得以從她的身上延續,這是一種多麼奇妙的感覺。原來生命也可以是這麼美好的事情。

畢竟我自己也經歷過那一段,我明白那是什麼感受。養兒育女彷彿是一連串的告別式,這是我這十五年來最深切的感受。而這一回我要道別的是女兒的童年,看著她逐漸由女孩變成女人,我的感受良多。對於自己過去的轉變我已不復記憶,但是女兒的成長,我再也不會忘記。

■撰文/Ann Colin Herbest 編譯/林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