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4 15:16:15黃連
缺血性腦中風
中國人之缺血性腦中風,傳統上均認為係由顱內血管梗塞所引起。但根據臺大醫院及香港大學之研究發現,有二至三成之缺血性腦中風實為顱外血管,特別是內頸動脈狹窄引起之局部血栓,進而造成腦栓塞所致。此種內頸動脈狹窄大多是因血管硬化所產生,因此隨著國人飲食生活習慣西化及平均人口高齡化之結果,此類病患人數實有日漸增加的趨勢。
內頸動脈是大腦最重要的血液供應來源,而內頸動脈狹窄之病患臨床上的表現所在多有。運氣好的病人,可能在毫無症狀之情形下,因醫師安排檢查而得之,此類病灶可稱之為無症狀內頸動脈狹窄。一些病人,則可能已發生程度不等之暫時或永久性腦部缺血症狀,如一側手腳無力、不聽使喚、口歪眼斜、說話不清、或說不出話等,即一般所謂中風。又因內頸動脈之分枝亦供應眼球視網膜血液,所以內頸動脈狹窄病人也可能出現暫時或永久的單側目盲。這些狀況可統稱為有症狀之內頸動脈狹窄。依據流行病學之追蹤研究發現,即使給予妥善之內科藥物治療,無症狀內頸動脈狹窄病人每年仍有百分之二到五的中風機會,且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為毫無預警者,而有症狀之內頸動脈狹窄病人,每年則有高達百分之六至十二之中風機會。至於已經中風過的病人,在五年內有百分之二十五至四十五的機率再發生中風。由此可知傳統之內科藥物治療,對於內頸動脈狹窄之病患實為不足。
更可怕的是,內頸動脈狹窄常與其它血管病變併存,其中五到八成之病人會同時合併有冠狀動脈、腎動脈、或其它周邊血管病變。因此,內頸動脈狹窄之病人若僅使用傳統之內科藥物治療,其預後並不理想。除了再發生中風機率甚高之外,有三至四成病人會於四年內死亡。因此,對此類病患之篩檢甚為重要。目前的建議是,所有曾發生暫時或永久性腦部缺血症狀者,或是於門診聽診時被發現有頸部血流異常雜音者,皆應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又依流行病學之統計,有五分之一的冠狀動脈病患,及四分之一的周邊血管病患,會合併內頸動脈狹窄。因此,對於此類高危險群病患,亦應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頸部血管超音波為一種極安全且不具侵襲性的檢查,可以偵測內頸動脈之狹窄程度、病灶位置、硬化塊型態、及血流狀況等。若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有嚴重之狹窄,亦即管徑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阻塞時,患者即應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所謂進一步的治療,原本意指內頸動脈硬化塊切除術。這是一種外科執行之開刀手術,經局部或全身麻醉後,將血管切開,而將血管內之硬化塊切除。歐美之大規模臨床研究均已證明,此一療法較傳統之內科藥物治療為優,可大幅減少中風機率達七成。但此種手術本身有百分之八以上的機會引發中風,而且因如前所述,內頸動脈狹窄常與其它血管病變併存,因此麻醉開刀有百分之十以上的機會引發心臟血管方面的併發症,如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又因手術方式器材等之限制,在一些特殊狀況下,如病灶位置太深、附近組織異常、或是對側之內頸動脈亦有嚴重之狹窄時,便不適合手術進行。
而隨著心臟血管內科近二十年來在心導管技術及器材上的進步,特別是在冠狀動脈汽球擴張及支架治療所穫得之卓越成效,由心臟血管內科執行之血管內治療,特別是經導管內頸動脈支架放置術,已有漸漸取代外科開刀的趨勢。歐美之大規模臨床經驗顯示,內頸動脈支架放置術與外科開刀比較,病人之痛苦及住院日數均較少,心臟血管併發症極低,減少中風之效果較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因治療所引起之中風機率較低,約在百分之二到五之間。而且因為是由心臟血管內科執行,所以可在同一次心導管進行中,完成所有心血管病變(如冠狀動脈、腎動脈、周邊血管等)之檢查及治療,對病患來說不啻為一種較有效、較安全、且也較有效率的治療。且因治療乃由血管內進行,因此並無如外科手術般,有病灶位置、附近組織狀況、及對側動脈暢通與否等之諸般限制,較能造福病患。
本人於民國八十七年四月,首先於台大醫院完成國內首例內頸動脈支架放置,其後至今,共完成四十七名病患,共五十處病灶,為國內病例數最多者。病患年齡自四十歲至八十六歲不等,平均年齡七十三歲。其中僅有二位患者不幸於術中發生中風,其餘病患追蹤迄今逾一年以上,未有任何新中風發生,四十七名病患亦無發生心肌梗塞或死亡之病例,成效極為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病患中百分之七十七合併有其他血管系統病變,而需同時治療,但無損於內頸動脈支架放置之療效及安全性。而這些病患若進行外科手術,很可能發生各種心血管併發症,或是外科醫師根本拒絕予以開刀。
總而言之,內頸動脈狹窄是缺血性腦中風之重要原因。對於有症狀病人,或是無症狀但臨床上高度懷疑之病患,應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若發現確有嚴重狹窄,便應由有經驗之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進行內頸動脈支架放置。此一新治療方式不但安全、痛苦少、恢復快,更重要的是可有效減少日後發生中風之危險。
內頸動脈是大腦最重要的血液供應來源,而內頸動脈狹窄之病患臨床上的表現所在多有。運氣好的病人,可能在毫無症狀之情形下,因醫師安排檢查而得之,此類病灶可稱之為無症狀內頸動脈狹窄。一些病人,則可能已發生程度不等之暫時或永久性腦部缺血症狀,如一側手腳無力、不聽使喚、口歪眼斜、說話不清、或說不出話等,即一般所謂中風。又因內頸動脈之分枝亦供應眼球視網膜血液,所以內頸動脈狹窄病人也可能出現暫時或永久的單側目盲。這些狀況可統稱為有症狀之內頸動脈狹窄。依據流行病學之追蹤研究發現,即使給予妥善之內科藥物治療,無症狀內頸動脈狹窄病人每年仍有百分之二到五的中風機會,且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為毫無預警者,而有症狀之內頸動脈狹窄病人,每年則有高達百分之六至十二之中風機會。至於已經中風過的病人,在五年內有百分之二十五至四十五的機率再發生中風。由此可知傳統之內科藥物治療,對於內頸動脈狹窄之病患實為不足。
更可怕的是,內頸動脈狹窄常與其它血管病變併存,其中五到八成之病人會同時合併有冠狀動脈、腎動脈、或其它周邊血管病變。因此,內頸動脈狹窄之病人若僅使用傳統之內科藥物治療,其預後並不理想。除了再發生中風機率甚高之外,有三至四成病人會於四年內死亡。因此,對此類病患之篩檢甚為重要。目前的建議是,所有曾發生暫時或永久性腦部缺血症狀者,或是於門診聽診時被發現有頸部血流異常雜音者,皆應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又依流行病學之統計,有五分之一的冠狀動脈病患,及四分之一的周邊血管病患,會合併內頸動脈狹窄。因此,對於此類高危險群病患,亦應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頸部血管超音波為一種極安全且不具侵襲性的檢查,可以偵測內頸動脈之狹窄程度、病灶位置、硬化塊型態、及血流狀況等。若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有嚴重之狹窄,亦即管徑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阻塞時,患者即應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所謂進一步的治療,原本意指內頸動脈硬化塊切除術。這是一種外科執行之開刀手術,經局部或全身麻醉後,將血管切開,而將血管內之硬化塊切除。歐美之大規模臨床研究均已證明,此一療法較傳統之內科藥物治療為優,可大幅減少中風機率達七成。但此種手術本身有百分之八以上的機會引發中風,而且因如前所述,內頸動脈狹窄常與其它血管病變併存,因此麻醉開刀有百分之十以上的機會引發心臟血管方面的併發症,如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又因手術方式器材等之限制,在一些特殊狀況下,如病灶位置太深、附近組織異常、或是對側之內頸動脈亦有嚴重之狹窄時,便不適合手術進行。
而隨著心臟血管內科近二十年來在心導管技術及器材上的進步,特別是在冠狀動脈汽球擴張及支架治療所穫得之卓越成效,由心臟血管內科執行之血管內治療,特別是經導管內頸動脈支架放置術,已有漸漸取代外科開刀的趨勢。歐美之大規模臨床經驗顯示,內頸動脈支架放置術與外科開刀比較,病人之痛苦及住院日數均較少,心臟血管併發症極低,減少中風之效果較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因治療所引起之中風機率較低,約在百分之二到五之間。而且因為是由心臟血管內科執行,所以可在同一次心導管進行中,完成所有心血管病變(如冠狀動脈、腎動脈、周邊血管等)之檢查及治療,對病患來說不啻為一種較有效、較安全、且也較有效率的治療。且因治療乃由血管內進行,因此並無如外科手術般,有病灶位置、附近組織狀況、及對側動脈暢通與否等之諸般限制,較能造福病患。
本人於民國八十七年四月,首先於台大醫院完成國內首例內頸動脈支架放置,其後至今,共完成四十七名病患,共五十處病灶,為國內病例數最多者。病患年齡自四十歲至八十六歲不等,平均年齡七十三歲。其中僅有二位患者不幸於術中發生中風,其餘病患追蹤迄今逾一年以上,未有任何新中風發生,四十七名病患亦無發生心肌梗塞或死亡之病例,成效極為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病患中百分之七十七合併有其他血管系統病變,而需同時治療,但無損於內頸動脈支架放置之療效及安全性。而這些病患若進行外科手術,很可能發生各種心血管併發症,或是外科醫師根本拒絕予以開刀。
總而言之,內頸動脈狹窄是缺血性腦中風之重要原因。對於有症狀病人,或是無症狀但臨床上高度懷疑之病患,應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若發現確有嚴重狹窄,便應由有經驗之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進行內頸動脈支架放置。此一新治療方式不但安全、痛苦少、恢復快,更重要的是可有效減少日後發生中風之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