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4 15:14:11黃連

心臟衰竭的外科治療


心臟衰竭
是心臟功能異常,無法輸出足夠的血液,以應付身體代謝的需要之病態生理狀態,臨床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倦怠無力、水腫等(表1)。
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或擴張性心肌症等都可能引起心臟衰竭。依據NHANES III統計,美國有四百七十萬以上心臟衰竭病人,六年的死亡率,男性為80%,女性為65%。若是第三級病人,其最大耗氧量(VO2 max)在10-15 ml/kg/min者,每年的死亡率約20%,若是第四級心臟衰竭,其最大耗氧量< 10 ml/kg/min,則每年死亡率增加到60%。為延長病人生命並改善生命品質,需要給與積極治療,包括:暫時休息,限制鹽類和輸液攝取,給與氧促進氧化作用,除去致病因子(如冠狀動脈疾病需做冠狀動脈擴張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僧帽瓣狹窄需做分離術或置換術,肺部栓塞需做栓塞切除術,心包填塞需要緊急引流),此外心律不整應該矯正, 亦需降低後負荷,改善前負荷,增加心臟收縮力。必要時要用心臟輔助循環,而心肌衰竭的末期病人就只剩心臟移植一途了。

台灣目前較常用的心臟輔助循環包括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心室輔助器(VAD)和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ECMO)等。
主動脈內氣球幫浦是把一個氣球導管放到降胸主動脈內,當心臟收縮時,氣球就塌陷,可以減輕心臟的後負荷,增加心臟輸出量,使血液較易供應全身;當心臟舒張時,氣球膨脹,可以把血液壓回升主動脈,經冠狀動脈供應心臟血液,增加冠狀動脈灌流。使用的時機主要是心因性休克(收縮壓低於90mmHg,肺微血管楔壓高於20mmHg,心臟輸出指數低於1.8 l/min/m2並有低心臟輸出症候),但有嚴重主動脈瓣閉鎖不全,開放性動脈導管,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的病人,應禁止使用,以防其弊。在主動脈內氣球幫浦有效輔助下,病人自己的收縮壓會下降(可降40%),舒張壓會上升(可升70%),左心室末舒張壓會下降(可降40%),肺微血管楔壓會下降(可降20%),心臟後負荷減輕,冠狀動脈血流增加,心臟輸出量增加(可增40%),腎臟及腦部血流亦增加。
台大醫院在開心手術後病人使用主動脈內氣球幫浦的經驗顯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併心因性休克的病人較瓣膜性或先天性心臟病有較好的成績,男性較女性好,約67%可斷離主動脈內氣球幫浦。
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ECMO)將血液由股靜脈引出,經幫浦流經氧合器,再流入股動脈,可減輕心臟和肺臟負擔,可在病床邊快速裝置完成,馬上輔助循環。雖然其整個管路可覆蓋肝素,但不注射肝素仍有栓塞之虞,故有頭部外傷顱內出血可能者,最好不裝置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台大醫院曾對擴張性心肌症、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和急性心肌炎等原因引起心臟衰竭病人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52.6% 病人可成功斷離此維生系統,其中以急性心肌炎的成功率最高,達80%。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通常只能短期使用。
若需長期輔助,便要使用心室輔助器。目前國內有進口HeartMate 和Novacor 兩者為左心輔助系統,另有Thoractec心室輔助器可供左心、右心或左右雙心輔助。台大醫院曾成功使用Thoractec心室輔助器做右心和雙心輔助成功的讓病人有機會接受心臟移植而有100% 成功移植率,病人在移植後目前過著健康快樂的日子。我們也曾用HeartMate心室輔助器幫助生產後心肌症病人287天再成功做心臟移植手術。Thoractec 和HeartMate 心室輔助器都是氣動式幫浦,幫浦有隔膜區隔成血液室或空氣室兩部份,藉空氣進出空氣室,而把血液自心臟推向動脈以利血液循環,代替心室功能。幫浦藉著管線連接驅動主機,HeartMate 之驅動主機原本重33公斤,最近改良的可攜帶主機只有8.5公斤,幫浦做功不變,每次打出的最大血量為83 ml,一分鐘最多可輸出12升,Thoractec 心室輔助器每次打出的最大血量為65 ml,一分鐘最多可輸出7升。為避免幫浦本身及其進出口之機械瓣膜發生血栓,Thoractec 心室輔助器需用肝素或coumadin等抗凝血劑,HeartMate幫浦之進出口使用生物(豬)瓣膜,通常使用Asprin即可預防血栓形成(7)。Novacor 心室輔助器雖在進出口亦使用生物瓣膜,但因有栓塞可能,故需使用抗凝血劑,其幫浦為電動式,每次打出的最大血量為70 ml,和HeartMate 心室輔助器一樣只供左心輔助之用。我們自己研發的台大一號心室輔助器是葉輪式離心型幫浦,包含馬達的重量只有0.11公斤,在100 mmHg壓力下,每分鐘最多可輸出8升,小牛的實驗已證實可安全有效的輔助循環,可供左心、右心和雙心輔助。
心臟減容術切除部份左心室,減小左心室容積,降低左心室壁所承受的張力,可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心臟衰竭的症狀,台大醫院從民國八十五年首先完成心臟減容術,病人年齡最小四歲,最大六十七歲,短期內皆有心臟功能的改善,但有三位病人在術後半年到一年,因再發心臟衰竭而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目前情況良好。
目前心肌衰竭的最後有效治療方法還是心臟移植,台大醫院自民國76年7月16日完成首例心臟移植,至今已完成141例(包括3例心肺移植、4例心腎移植和4例異位心臟移植),換心年齡最小五個月,最大六十八歲,主要是擴張性心肌症、缺血性心肌症、瓣膜性心肌症和無法以傳統方法手術之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引起之嚴重心臟衰竭。
心臟的來源目前還是同種移植物(Allograft),主要取自腦死病人的心臟或極少數取自心肺移植者的心臟,異種移植(如轉植豬心)是目前正在研究的重點之一。一旦有捐贈者,我們評估其心臟功能後,便和ABO血型相合者配對,做淋巴球交配試驗偵測預存抗體以免起急性排斥。由於捐贈者嚴重不足,故捐贈者之條件已明顯放寬,年齡可高達65歲,胸部外傷或短暫使用高劑量強心劑都不排斥,捐贈者與接受者體重懸殊亦考慮使用,但有嚴重感染如愛滋病仍不接受捐贈。由於術後照顧的進步,抗排斥藥物的適當使用和感染的避免,台大醫院曾發表換心手術4年存
活率高達92%,最近10年的存活率高達75%,不輸歐美先近國家。

表1:Framingham充血性心臟衰竭標準
(甲)主要標準
端坐呼吸或陣發夜間呼吸困難
頸部靜脈怒張
肺部囉音
心臟擴大
急性肺水腫
異常之第三心音
靜脈壓 > 16cmH2O
血液循環時間 > 25 秒
肝頸回流

(乙)次要標準
腳踝水腫
夜晚咳嗽
運動時呼吸困難
肝臟腫大
胸膜滲液
最大肺活量減少1/3以上
心跳過速 ( > 120/分)
* 主要或次要標準
治療5天內體重減少 > 4.5公斤
** 至少同時要有二個主要或一個主要加二個次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