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5 17:07:46ih

360 交趾陶博物館


交趾陶博物館是嘉義文化中心的特色, 展覽場就在文化中心的B1層.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的彩釉陶, 中國的低溫鉛釉陶可上溯至漢綠釉, 唐三彩, 宋三彩等;  清末由閩粵匠師傳入台灣, 更因葉王等多位匠師的努力創作, 而成為台灣建築裝飾工藝的特色. 早期用在寺廟,宗祠與富宅的建築裝飾上, 近年則發展為賞玩工藝品.

交趾是地名, 秦代統一後, 南方四郡中象郡的一部份, 歷經朝代變異, 數度易名, 清末脫離中國版圖而獨立, 目前交趾指的是越南河內地區.

交趾陶的定名, 受日人影響甚鉅, 原為日文漢字, 泛指中國沿海窑場出品的陶器.

在日本桃山時代(約為中國明末清初)交趾航線的船隻, 攜帶一種鉛釉軟陶, 源源不斷的輸往日本, 稱為交趾三陶, 以後變沿用至今.

台灣交趾陶的發展始於葉麟趾(葉王),與後期對交趾陶有極大貢獻的林添木,兩人皆為嘉義人.







博物館裡的解說非常詳細, 覺得不虛此行.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