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做幾斤包種茶
園丁訓練的第三天, 茶改場安排了試做包種茶的實習課, 12:40同學們到製茶課集合, 由陳國任課長講解製作包種茶的注意事項, 同學們分成10組, 各領一包茶菜, 我們這一組拿到的是21Kg.
(照片1 製茶程序圖Vs菁味的成長: 菁味的成長不知是線性的正成長或是指數型的正成長, 我還沒弄清楚; 另外因為沒經驗, 用我的鼻子還聞不出菁味來)
首先分成10個笳笠, 做10~15分鐘的日光萎凋, 然後室內靜放一小時, 靜放時間回教室上課.
陳課長在課堂上介紹萎凋及攪拌方法, 並說明炒菁, 揉捻和乾燥的意義; 也做台灣特色茶的介紹.
包種茶屬輕發酵, 輕烘培的茶類, 發酵程度約8~10%, 香氣清楊, 滋味甘滑; 被稱為含苞待放的" 青春少女 ".
茶菜是機採的, 並非一心二葉, 我們這一組在幾次攪拌時努力的挑掉3456等其他的葉子和粗樹株, 挑得比別組的乾淨.
經過四次或五次的攪拌與室內靜置發酵, 晚上8:00開始進行殺菁. 接著做揉捻和乾燥.
全班同學互相觀摩, 互相協助, 可以說都玩得很興奮; 9:00多開始有成品出來了.
我們這一組的成品也在10:00多完成了. 秤一下重量為3.5kg, 減掉笳笠的0.9kg得到2.6kg淨重. 扣掉上繳100公克, 每人可分833公克, 製成率12.38%很低很低. (我在現場不知怎麼算的是20% ??) 向現場的師傅請教, 他說製成率約在45%左右才對, 可能是我們挑掉太多的葉子了. 回寢室我問25號, 他說分到一斤半(900公克), 好像跟我們差不多呀 !?
分成三包後, 在辦公室試泡自製的茶葉, 好壞我也吃不出來, 張仁憲老師說我們的發酵過度, 而且泡得太苦了, 一起合照一張相片, 好像是慶功宴留個紀念照一般.
結果那天晚上喝太多新泡的茶, 很難入睡. . . . .
上一篇:185 乘物以游心 茶藝
下一篇:183 茶葉產製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