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31 23:10:03秤子

消逝

必須看的書很多,但其中大半有點無聊,只有少數有極高興趣,《童年的消逝》就是其一。

講消逝,講童年的消逝,講大眾媒體將一切可暴露、不可公開的全部都沒有限制地展開在所有人的面前。

生長,從世界取得,一點一滴加在身為「我」的存在特色,同時不可忽略的還有那一點一滴消逝的種種。在這種相對裡,成為什麼的同時,就捨去了什麼,在一個空格裡圈選的時候,也在另一個空格裡打上叉。這是很公平的事,甚至沒有討論的必要。

但卻不一定是心甘情願地些受這樣的轉變及結果。

世紀末,一切都在消逝,一切也都在成形當中。

電影「駭客任務」裡有一個說法令我印象深刻,說,大自然有它的規律,在其中發展的生命會維持和諧地存在,但有一種生物則否,是以侵略性、毀滅性的方式表現存在,牠們的生命特色如此,就是病毒。而人類,卻極巧合地符合這樣的規則,所以在生物學的分類上,人類不該厚顏地把自己按在「哺乳類」動物,與其同種的,該是病毒。

當然,這種說法是,也是環境保護人士頗常執之「人類毀滅說」,悲觀的。

在消逝的當下,其實最在意、最物化世界的也是人,人們善於發明符號、產生秘密,付出的時候,也最在意究竟可回收的有多少,仗著所謂神聖的、至高無上的聰慧思考。



文章打到這裡又停下來。鼓勵我的朋友很多,說喜歡看我的文章的朋友也不少,讚美之詞如是說「你的文章令人思考」,而我所負面否定自己(或正面一點地形容「反省」)的部分在於,這些思考有何建設性?

我的確也陷入所謂「意義」的迷思裡。

朋友也說「你的文章超齡,而且太灰色」,我其實絕不願意把文字做這樣的「運用」,雖也早早承認,所謂文學,真的不過是痛苦的結晶;是的,時間是不重要的,生命才是。然而生命裡掂得出重量的,卻真的只有這般沉重才是,不可承受的真的是輕。

紫蘇沙拉在文章推薦的時候說,秤子的文字是情緒壓抑後高分貝的釋放。檢視旁人對我的形容,總有或多或少精準切中的部分,無論是不是只是按圖索驥地被定義暗示了。

成長之後,我們被教育情緒必須自行吸收,過多的表達是無益的、有傷他人,甚至幼稚的。你要選擇不表達,或者在表達的時候又想鄉愿地顧及「成熟者」的角色,即使是一種假裝,假裝逝者已逝,假裝無傷、假裝不在意。

那些聲音一點一點、小小聲地在你心裡發出稚嫩呢喃的時候,你是怎麼面對它的?

而我的確是這樣活生生地坦白,用我的文字,同時卻又故左右而言他地閃爍著。

也許這麼吧!你能藉著我的文字看到你自己,我想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