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1 23:04:37我思故我行
沒有品管的國民教育
沒有品管的國民教育
台灣的國民教育,歷經十年的教改,本來想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並提升學生多元的學習,反而是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的經濟負擔,也使更多的學生放棄了學習.我們一直想學國外,西方教育的愛和尊重,卻沒有學到人家的規範與自制,端出了零體罰的政策,卻慢慢侵蝕台灣的國民教育,讓公立學校失能,教育也出現了M型化.
台灣教育一直想走向多元開放學習,但我們的國民教育卻沒任何的品管,學生只要有到校,上課睡覺、吵鬧,所有科目零分,一樣可以拿到畢業證書畢業。就因為制度的不健全,零體罰政策讓更多的學生放棄學習.台灣目前的教育體制或家庭教育沒有給學生正確的規範和人生目標,所以行為上也出現問題,違反校規,上課吵鬧,說謊,睡覺,霸凌行為愈來愈嚴重。再加上社會、政治人物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更加嚴重。我們國民教育的素質一直在下降中,不管是在品德、能力和知識上都降低,只有在亂度和校園暴力上愈來愈增加。因為我們缺乏規範,要知大人都會犯錯,何況學生,我們當然容許學生犯錯,但是要教育學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做錯了要有一定處罰,否則學生以為犯錯沒關係,只要聽聽訓,告誡,裝一下可憐,說要改過就沒事了,但學生出社會後一切就照法律來走,造成台灣監獄人滿為患,最後讓社會去承擔這苦果。
台灣一直想學西方的制度,但都只學到別人的一半或表面,就如清末的自強運動,只學別人的船堅砲利,而不是別人根本的科學守法、實事求是的精神態度。因此甲午一戰而慘敗,教育不是一時可以看出成效的,要等二三十年後才知,但現在我已看到許多放棄學習的台灣之子。就如天下雜誌”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中所言:「
在美國或先進國家的中小學,每班不僅有導師,更會配置心理師或輔導師。吳忠泰強調,如果教育行政當局無法增設輔導教師的人力,就必須降低授課時數,讓老師有更多時間與耐心輔導學生。
各界都推崇北歐的做法,但他們的社會支援體系很完善,當老師遇見學生不寫作業時,老師可以立刻打電話通知家長處理,如果家長不負起督導責任,家長可能會接受處罰,最嚴重的情況,可能被剝奪親權。「我們的社會做得到嗎?」
沒有品管的國民教育是台灣國民教育很大的問題,及格不用六十分,我們可以降到四十分,或訂下一個基本學力測驗的成績,未達到不能畢業,或未達標準增加學費,強制課後補救教學,讓學生有一些壓力,也不會浪費國民教育的經費。但台灣的教育反而是畸型的,別人的課後輔導是為了補救教學,台灣的課後輔導是為好還要更好,為了考上公立學校,一流明星學校。而校外補習充斥,學生學習以補習班為主,學校課業為輔,因為補習班老師會打人,學校老師不打人,所以也很多家長把學生送到補習班打,學生才會學習,到校上課就是發呆、聊天、玩樂,卻不懂利用時間加深加廣學習,但又要學校的考試成績做為評量的結果,本末倒置。
因為零體罰政策,許多以前認真的名師,常常被家長告,所以老師還是學會明哲保身。因為只用規勸的方式,學生並不理你,學生還嫌老師煩,認真從事教育工作,反而引起家長、學生的反彈,為了不被告,為了這份工作,為了退休金,教師還是明哲保身吧!
天下雜誌在” 十二年國教衝衝衝,不利階級流動?“中寫到:「
兩千年之後,一連串教改政策推出(九年一貫、高中職與大學多元入學等),家長對教育體制充滿焦慮,然而私校卻成為最大受益者。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二○○一年到○六年,國中小學生數都出現公立驟減、私立銳增的曲線;以國中為例,公立國中生人數從八十五萬銳減為不到七十七萬,同時間,私立國中生卻由八萬三千名成長至九萬兩千名。當公立國中小學,依教改九年一貫制度,減少國語或數學的授課時數,私立學校卻很專注加強學生在四書五經、作文寫作、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 杜邦台灣區總裁陳榮二認為,「教改讓公立學校失能,父母得用更多的補習加強學生能力,真的是一種torture(折磨),」他質疑,這樣教出來的小孩能有競爭力嗎?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給學生面對未來社會的各項能力,並進一步促成階級的流動。」
我的目的不是要求體罰,而是我們實施零體罰政策要有健全的規範配套,有效的規範,讓學生不要放棄學習或行為偏差。並且多為弱勢的家庭著想,很多的父母根本無力管教自己的子女,再加上公立學校的失能,更使這些孩子自甘墮落,愈趨向社會的底層。希望我們的國民教育是有品質的,學生具有未來的競爭力。
台灣的國民教育,歷經十年的教改,本來想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並提升學生多元的學習,反而是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的經濟負擔,也使更多的學生放棄了學習.我們一直想學國外,西方教育的愛和尊重,卻沒有學到人家的規範與自制,端出了零體罰的政策,卻慢慢侵蝕台灣的國民教育,讓公立學校失能,教育也出現了M型化.
台灣教育一直想走向多元開放學習,但我們的國民教育卻沒任何的品管,學生只要有到校,上課睡覺、吵鬧,所有科目零分,一樣可以拿到畢業證書畢業。就因為制度的不健全,零體罰政策讓更多的學生放棄學習.台灣目前的教育體制或家庭教育沒有給學生正確的規範和人生目標,所以行為上也出現問題,違反校規,上課吵鬧,說謊,睡覺,霸凌行為愈來愈嚴重。再加上社會、政治人物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更加嚴重。我們國民教育的素質一直在下降中,不管是在品德、能力和知識上都降低,只有在亂度和校園暴力上愈來愈增加。因為我們缺乏規範,要知大人都會犯錯,何況學生,我們當然容許學生犯錯,但是要教育學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做錯了要有一定處罰,否則學生以為犯錯沒關係,只要聽聽訓,告誡,裝一下可憐,說要改過就沒事了,但學生出社會後一切就照法律來走,造成台灣監獄人滿為患,最後讓社會去承擔這苦果。
台灣一直想學西方的制度,但都只學到別人的一半或表面,就如清末的自強運動,只學別人的船堅砲利,而不是別人根本的科學守法、實事求是的精神態度。因此甲午一戰而慘敗,教育不是一時可以看出成效的,要等二三十年後才知,但現在我已看到許多放棄學習的台灣之子。就如天下雜誌”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中所言:「
在美國或先進國家的中小學,每班不僅有導師,更會配置心理師或輔導師。吳忠泰強調,如果教育行政當局無法增設輔導教師的人力,就必須降低授課時數,讓老師有更多時間與耐心輔導學生。
各界都推崇北歐的做法,但他們的社會支援體系很完善,當老師遇見學生不寫作業時,老師可以立刻打電話通知家長處理,如果家長不負起督導責任,家長可能會接受處罰,最嚴重的情況,可能被剝奪親權。「我們的社會做得到嗎?」
沒有品管的國民教育是台灣國民教育很大的問題,及格不用六十分,我們可以降到四十分,或訂下一個基本學力測驗的成績,未達到不能畢業,或未達標準增加學費,強制課後補救教學,讓學生有一些壓力,也不會浪費國民教育的經費。但台灣的教育反而是畸型的,別人的課後輔導是為了補救教學,台灣的課後輔導是為好還要更好,為了考上公立學校,一流明星學校。而校外補習充斥,學生學習以補習班為主,學校課業為輔,因為補習班老師會打人,學校老師不打人,所以也很多家長把學生送到補習班打,學生才會學習,到校上課就是發呆、聊天、玩樂,卻不懂利用時間加深加廣學習,但又要學校的考試成績做為評量的結果,本末倒置。
因為零體罰政策,許多以前認真的名師,常常被家長告,所以老師還是學會明哲保身。因為只用規勸的方式,學生並不理你,學生還嫌老師煩,認真從事教育工作,反而引起家長、學生的反彈,為了不被告,為了這份工作,為了退休金,教師還是明哲保身吧!
天下雜誌在” 十二年國教衝衝衝,不利階級流動?“中寫到:「
兩千年之後,一連串教改政策推出(九年一貫、高中職與大學多元入學等),家長對教育體制充滿焦慮,然而私校卻成為最大受益者。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二○○一年到○六年,國中小學生數都出現公立驟減、私立銳增的曲線;以國中為例,公立國中生人數從八十五萬銳減為不到七十七萬,同時間,私立國中生卻由八萬三千名成長至九萬兩千名。當公立國中小學,依教改九年一貫制度,減少國語或數學的授課時數,私立學校卻很專注加強學生在四書五經、作文寫作、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 杜邦台灣區總裁陳榮二認為,「教改讓公立學校失能,父母得用更多的補習加強學生能力,真的是一種torture(折磨),」他質疑,這樣教出來的小孩能有競爭力嗎?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給學生面對未來社會的各項能力,並進一步促成階級的流動。」
我的目的不是要求體罰,而是我們實施零體罰政策要有健全的規範配套,有效的規範,讓學生不要放棄學習或行為偏差。並且多為弱勢的家庭著想,很多的父母根本無力管教自己的子女,再加上公立學校的失能,更使這些孩子自甘墮落,愈趨向社會的底層。希望我們的國民教育是有品質的,學生具有未來的競爭力。
下一篇:桃園水世界泳池倒了
陳靜媚
2009-05-02 11:53:20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就是希望喚起更多人注意我們的國民教育,
能讓我們的國民教育更好. 2009-05-02 17:52:22
請問台長大名?
我是否可以在班網轉載這篇文章?
並將它影印給我的家長呢?
版主回應
歡迎傳閱,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就是希望喚起更多人注意我們的國民教育,
能讓我們的國民教育更好. 2009-05-02 17:52:22
不錯的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