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房價問題
無殼鍋牛的問題似乎從我當兵退伍一直到現在
7~8年了吧
最近三個月來
我偶爾在思考房價的問題
---------------------------------------------------------
決定房價的原因在哪?
人的需要無非食衣住行四種
房價的高低也是決定於這四個方向
其實每次看到新聞在報導人們抗議房價的時候
我的腦中常常冒出
既然覺得台北的地價買不起
為什麼還硬要在台北買房子??
新北市市民的高福利
是取決於
稅金的高低
那換個方式來說
一個高稅金收入的地方
自然需要更多人口
當需求遠大於提供的時候
房價肯定提高
這是其一
--------------------------------------------
其二在於
炒地炒房的問題
這在很多人眼中
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但我卻看不太出問題在哪
就跟人們買賣黃金一樣
說穿了
這都是一種投資
投資不可能全贏
這是一種高度風險的
但在窮人眼中
卻認為這是造成他們買不起房子
我忘了是誰說的
當你鄙視富人的時候自然看不到他們致富的成功原因
炒房
也是一種需要高度風險判斷的能力
當然
這也是一種需要有錢才能賺錢的
錢滾錢怎麼說
也比人滾錢來得快吧
----------------------------------------------------------------
我是不建議打擊房價
那造成的問題還真的挺多的
三個月的時間
我所想到的方式如下
不過我沒觀看政府打擊房價的方式
所以可以有雷同
----------------------------------------------------------------
第一
將買房賣房的差價列入所得稅裡面
並依照臺灣人的所得
分列成幾個階段
如
價差超過200萬者
則提高成所得稅多少%
像劉太太或者之類的
當然超過50%以上都可以考慮.....
只是也必須給他們有營頭
如此一來
一來可以打擊炒房炒地的風氣
二來也可以提高政府收入所得
---------------------------------------------------
第二
要求建商將所購入的建房的材料
都一一列出
並且都需要附上發票影印本
供買房的人查核
這麼一來
一可以避免建商偷工減料
二來買房的人又不是傻瓜
讓你賺個50%還可以
但讓你賺到100~200%那才叫有鬼
當然這需要另外的審核人員
因為還需要計入房價
未來是否升值或貶值
我個人是建議是丟給政府的審核員
先確定各項材料是否購入
再丟會計所去審核
那麼建商想提高房價
或者用三流品牌去誤導民眾以為是一流品牌
都不再成立
此外
並凡是建商想用誰當品牌
如某某某設計師之類的
也必須由某某某設計師自行公告自己負責的部份
如此總總
建商自然無法提高房價
房價也自然跌落
---------------------------------------------------------
第三
很多房價那麼貴的原因
大都是跟需求有關
如帝寶等等
畢竟有錢人跟我們窮人想的不一樣
對於金錢上的觀念也是不一樣的
打擊是沒那種必要
但A一點錢倒是可以
這種其實可以用
他們的公用設施(政府有規定某些公用設施要提供給外來民眾使用)
來要求提高稅率
因為他們絕對不希望有外人侵入打擾
而窮人也不太可能會進去
所謂的公用設施絕大部份都是藉口罷了
那用所謂的隱私權去換取高稅率
對他們來說
這筆小錢肯定是還願意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