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9 17:25:06小伍很會掃廁所

疑問

 

老師您好:
 
  老師,其實從蘇洲的準備到結束,心中一直思考著一些問題。原本只是想透過這一次
 
的訓練,檢視這一年來自己的狀況。不過卻漸漸開始問自己、懷疑自己,這些文章的撰寫
 
是要表達什麼,或是要告知閱讀者什麼?如果身為知識分子,要分析世事給予大眾所瞭
 
解,但為什麼研究的內文卻是與眾人的現實生活距離相差盛大?學術真能只是在學術領域
 
中相互批判、正反合,不斷的進度,卻在生活之中只能成為圖書館中的經院之書?我承認
 
我並沒有表現很好,或許跟本算不上是個上山練功、求得知識,而只是不斷的面對,將接
 
踵而來給予的責任交代清楚,也可能跟本就不清楚。或許根本就沒有資格詢問這樣的問
 
題。但只能在去多看一些書嗎?況且這條路上已存在如此多的學術權威了。表示前人走過
 
更多艱辛歷程。
 
        我開始,越來越害怕動筆、思考,說明看到的事件。
 
人文社會科學其學術有所限制性。如果,這些分析是經過我轉達出,告訴大眾,卻是不完
 
美、有問題的,那又該如何面對我身份該有的責任?老師,您在這條路上有曾想過放棄的
 
念頭嗎?您怎麼去面對的?我並不是要放棄,而是想要給予自己再走下去的理由,支撐自
 
己的力量。老師您那兩下肩頭的鼓勵與那聲不錯的加油聲,在那時給了些許肯定,好像可
 
以開始接受踏進這圈子的一張入場券。但,到底是那裡不錯?我自己都不明白了?文章寫
 
完後呢?然後呢?下一步該是什麼?怎樣才能兼顧現實與理論?怎麼樣才能讓大眾覺得這
 
些"學術"不只是這圈子內的運轉,是貼切於生活之中,當他們看過我們所謂的"研究"
 
後,不只是點頭如搗蒜,[對、對、對你講的真的很有道理,但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
 
事、、、。]我們不是為大眾說明的菁英嗎?怎麼感覺只是把自己圈了起來、、、我們到底
 
在做什麼、、、言不及義,不過最近真有些瓶頸,不過還是感謝老師在百忙之中閱讀了這
 
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