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4 23:42:50小小掌櫃

營業員這條路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在家賦閒四個月之後,獲得了二個工作機會,一個是報社的編輯,另一個就是證券的營業員。在家父的大力鼓勵下,開始踏進證券業。
民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號子上班,如同九十年代左右在電子業上班一樣令人稱羨,有聽說在號子裏就連掃地的歐巴桑,年終獎金都可以領個十幾萬。家父過去要買一張股票,還得在人山人海的號子裏寫好單,擠到櫃檯前,拜託營業員幫他蓋章下單,逢年過節還得給營業員送禮。在那個我來不及參與的年代,進入證券公司上班,尤其是一間上櫃的證券公司,跨足投資這個領域,感覺上就像是在銀行裏工作,是一個穩定高薪的行業。
在七月份進入號子上班,在民國八十八年發生很多大事。台股從八十五年三月第一次總統直選中共在三貂角及高雄外海試射二顆飛彈之後,開始一路往上漲,漲到八十六年八月的萬點高峰,受到源於泰國的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一直到八十八年二月才止跌反彈。在Y2K千禧年危機的帶動下,電子業出現澎渤的發展,從2/5的5422開始起漲,在七月份進入證券公司時,已經到達八千多點但7/9李登輝總統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提出特殊兩國論,引發對岸激烈的批評,在7/29又發生全台五分之四區域全面性的大停電,股市跌到七千多點。八月份MSCI宣布將在89年2月將台股佔摩根相關指數的權值比重,由50%提高至100%,從八月到九月上旬,台股的行情又恢復一線生機。好景不常,九月底碰上震驚全球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導致國內生產與需求受到衝擊;11月MSCI又宣佈將原預定89年2月起調整台股權值到100%的決定,改自五月起分三梯次調高。在所有利空都出盡後,1999年12月下旬開始從7800點,直奔2000/2/18的10393。
在剛開始的這半年,事情發生的太快、太多,業績真的不好做,從七月份入行,八月底前都在受訓,直到十月中才接到生平的第一筆業績,還是透過網路下得單,做了三個月,連委託單都還沒有寫過。
民國八十六年開放網路下單以來,網路下單還沒有形成主流,我們公司看到網路交易未來的前景,在別家還在觀望該怎麼做的時候,就設置了「網路服務營業員」,專門推廣網路下單這一塊市場。也因為如此,我才能在進公司三個月後才破蛋的情況下,繼續生存下來。
證券業已經是一個完全成熟、高度競爭的艱困行業,專業、服務、交易平台都已經不是吸引客戶的主要因素,決戰的關鍵就是在「價格」!目前一線券商還堅持電子交易65折、二線券商約已經降到5折以下,一旦一線券商的價格開始鬆動,就是血淋淋的割喉戰的開始,營業員要面對的,不是淘汰就是轉型。營業員將不再是單純的營業員,是要兼具多種金融商品、甚至包括保險的全方位理財人員。這樣殺價競爭的情況,需要經過一連串的合併後,才有機會止息。
目前,大家對金融業的期待,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合併,二次金改近年來也喊得震天價響,但合併有這麼容易嗎?金融業分為三大類:銀行、證券、保險。三個都有的就叫做金控。而幾乎每一家金融業都想當老大,都想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沒有一個老闆願意屈居人下,放著當家的老大不做,跑去當人家的老二。即使有機會合併的,也得面臨企業文化的差異、內部員工的反彈、合併價格的質疑等問題,加上政策主導又被抨擊有圖利的嫌疑,金融業要整併真的是難上加難。
再來,整併到剩多少家,才能算是供需平衡?銀行獲利的主要來源,不外乎:利息及手續費。利息部分,消費性貸款原是利潤極高的收入,在雙卡風暴後,銀行對消費性貸款授信日趨緊縮,隨著景氣的復甦,從前以消費性放款為主的銀行,紛紛將目標鎖定在對企業的放款,;手續費的部分,不外是代銷基金、信託、保險、結構型商回等佣金收入,同樣一窩蜂的結果,很多商品都已經傾向不收手續費,而是透過包裝,讓費用內含在商回裏面。
這反映出來一個現象,就是銀行太多,供需失調。整併或許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但對金融從業人員來說,卻是一個更嚴苛的挑戰,沒有金融產品線的完整知識,就很難在金融產業上立足。
2005年金管會開放券商辦理財富管理的業務,到2006.4月底,已經有14家券商申請加入;在2006.1月份,又開放保險業也可以跨足財富管理的業務。原本被券商視為藍海的財富管理業務,在前有銀行後有保險的夾擊之下,早已迅速染紅。
在大環境沒有改變下,加上資訊發達,任何情報在網路上幾乎唾手可得,不管是銀行的理專、證券的營業員還是保險的業務員所面臨的挑戰只會更大,在業績導向的金融業中,有業績才領得到薪水,當盡了一切努力,用盡所有資源都無法增加業績時,不用公司趕人,強烈的挫折感,就足以讓人有不如歸去的念頭。
當然,最壞的情況不過就是這樣了,營建業經過十年的低迷,現在也開始回春。最不景氣的時候,也是決定優勝劣敗、物競天擇的關鍵時刻,能撐過寒冬的,必能綻放美麗的花蕊,黑夜總會過去,白天定會來臨,金融業不會永遠在谷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