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感來自平衡的「三角關係」
在心理成長理論當中,人一定要從三角關係裡面成長。當然我們講的不是外遇。一個孩子最先是跟照顧者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通常是他和他的母親,但如果沒有第三者的出現,這孩子永遠不會成長。他會一直陷在一種跟母親共生的完美狀態,反正「媽媽只有我、我只有媽媽,我們兩個的世界融合為一。媽媽注意力都在我身上,我要什麼媽媽就會給我。」
這樣子的共生狀態對人格非常危險。你可以想像,這樣的孩子無法理解以後要跟人家競爭、他做的事情會有人不喜歡、他必須要學著跟別人妥協……他完全沒有辦法思考這些事;他會幻想自己有無窮的能力,以為自己的喜怒哀樂隨時都會被別人認同。
第三人出現,打破自我中心
但孩子通常會認知到「我家裡還有一個別人」,可能是一個爸爸、祖母、舅舅或姑姑,就算單親家庭也會有一個第三者進來。那幼小的孩子馬上會發現:「媽媽除了跟我講話,也要撥時間去跟那個人講話,而且那個人回家時,媽媽好像很開心?所以媽媽也愛他,那他也愛媽媽。」這時孩子的本能會很緊張:「那他們是不是不要我了?」於是他們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孩子開始去思考三者關係。這個三角形是成長上的必需。
要給孩子一個正常、健全的成長,必須讓他在這個三角形裡面覺得很安全,讓他覺得:「雖然那兩個人很好,但我並沒有被傷害或被排除。我可以在旁觀看那兩個人的互動,而且那兩個人都很愛我。」這樣小孩會慢慢的適應,並相信關係是可以三個人一組的。
這個三角形是組成幾何的一個基本單位,這小孩的心理結構和人際關係,可以開始堆疊很多的三角形。他可以想像:媽媽跟阿嬤是什麼關係?她們有時候吵架,可是兩個都愛我也OK;爸爸跟其他的誰又是什麼關係?有其他兄弟姊妹的話,又會是怎麼樣……
孩子從小不斷的觀察爸媽跟其他家人的關係,所以我們必須給孩子一個舒服和諧的環境,讓孩子覺得大家都一樣有機會來愛護他。所以第一要改掉的習慣是「大人競爭小孩的愛」。
大人競相去討好小孩,比方說婆媳有權力鬥爭,相互比較誰能討好小孩,就得到更多權力。比如爸爸對媽媽有一點不滿,下班時就帶玩具回來,展現自己可以比媽媽更有效率的制止小孩哭鬧,甚至在小孩子面前說:「你媽媽很笨、很囉唆,愛窮緊張。」
不在孩子面前貶低另一半
夫妻貶低另一半,會讓小孩覺得不安全,因為他馬上察覺這三角形不平衡。他會覺得他跟爸爸好,好像媽媽會被排除掉;又如果他不跟爸爸好,爸爸可能會攻擊他跟媽媽的連結。三角形不等邊,他就覺得非常危險。請大人們將自己的鬥爭擺一邊去,要記得尊重其他大人在小孩內心的地位,這樣小孩才會有安全感。同樣的,如果爸媽太好,好到讓小孩覺得永遠插不進去,小孩的「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也會很強。本性比較溫和的小孩可能OK,他以後會很期待自己也會有幸福的友誼和感情;若是本身破壞性比較強的小孩,通常會很不安,覺得「不管怎麼樣我都不夠重要」,這樣的小孩長大以後可能很容易忌妒。
天啊!太好也不行,不好也不行,到底要怎樣?
大原則是絕對不要把大人間的鬥爭轉化到小孩身上,在小孩面前父母要一致,又各自有一點單獨跟小孩相處的時間。父母根據自己的個性跟小孩做朋友,也許爸爸比較善於體能,就跟小孩一起打球;媽媽不擅長體能,但可以跟小孩談感覺。等到這個關係發展出來後,兩人要互相幫忙,例如爸爸幫媽媽跟小孩打球,媽媽幫爸爸跟小孩談情緒。最好讓孩子覺得三人是開放、互相交流的,就可以避免那種閉鎖、被排除在外的感覺,小孩也可以在人際關係裡比較安全,而不是競爭或分化。
最近剛好吹起一股北歐丈夫風,挪威爸爸被評選為最完美的爸爸,他們做家事、跟小孩相處的時間非常多。據說星期六中午到咖啡店,坐在那邊跟小孩玩、把屎把尿的是爸爸,媽媽在旁邊看報紙。如果爸爸能跟小孩更親近,這種親子交流可幫爸爸釋放內心的女性面,男人的自我束縛跟壓抑可以得到幫助。這樣子孩子不會覺得爸爸就是很沉默、剛硬,媽媽就是很囉唆、柔軟,孩子的潛力會得到最好的開發。